搜索到5074篇“ 肌组织“的相关文章
受人肉训练启发的组织电-力共刺激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受人肉训练启发的组织电‑力共刺激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环形分布的多电极,产生均匀的周期性电场以刺激组织收缩,同时弹簧结构固有的弹性为工程骨骼组织提供负载,进而提供动态机械刺激,并且通过结合物理分析软件,...
张闯杨连超王瑞乾刘连庆
同一家系ALS患者和正常人骨间组织的差异蛋白分析
2025年
目的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筛选同一家系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患者与正常组骨间中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确定该家系的致病蛋白,为治疗打下基础。方法 提取同一家系所有受试者骨间组织,运用iTRAQ技术,对所有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获得患病组与正常组蛋白质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FALS发病相关蛋白质,运用基因注释(GO)分析细胞成分,对蛋白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经质谱鉴定共获得453种蛋白质,GO分析患病组与正常组共筛选出14种差异蛋白(P<0.05):与正常组相比有5种蛋白低表达(Ratio<1);有9种蛋白高表达(Ratio>1)。结论 TRIM 72、NADH脱氢酶[泛醌]1β亚基1、膜联蛋白A1、核心蛋白聚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胶原蛋白α-1(Ⅻ)链、胶原蛋白α-2(Ⅰ)的链和胶原蛋白Ⅰ型-α1-亚型CRA-a,与FALS高度相关。26 S蛋白酶体调节亚基8、层粘连蛋白亚基α2、富亮氨酸重复蛋白、原纤维蛋白1、球蛋白8和皮连蛋白,可能与FALS相关。
李玲李玲李佳潞马腾曹丽翠黄银兰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藏鸡胚胎不同发育阶段腿组织中miRNA的分析及鉴定
2025年
【目的】探索藏鸡胚胎期与骨骼生长发育相关的微小RNA(miRNA),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并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为进一步了解miRNA在鸡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藏鸡胚胎期第10(E10)、14(E14)、18(E18)天腿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在3个日龄中均差异表达的miRNA,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与肉发育相关的mRNA和miRNA构建mRNA-miRNA调控网络,并随机选择6个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共有52个miRNAs在E10和E14中差异表达,137个miRNAs在E10和E18中差异表达,33个miRNAs在E14和E18中差异表达,有8个miRNAs在3个藏鸡不同时期胚胎腿中均差异表达。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与骨骼生长发育相关的条目有动蛋白结合、原纤维的组装、动球蛋白结构组织和基于动蛋白丝的过程、纤维膜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发现,大量基因显著富集到与细胞的黏附、生存、迁移、增殖、代谢和分化、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有关的信号通路中。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显示,miRNA-210a-3p-MYO1D/PDLIM3、miRNA-1662-DMD/SYNM、miRNA-184-3p-FHOD1等相互调控可能在鸡胚胎期肉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筛选出miRNA-133c-3p、miRNA-184-3p、miRNA-1662、miRNA-210a-3p、miRNA-1a-3p等miRNAs可能参与肉生长发育的过程。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6个miRNAs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一致。【结论】本研究共测得222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有8个miRNAs在3个日龄中均差异表达,为后续miRNA在调控鸡胚胎时期肉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志毅李洁陈楚雯农意王佳燕王孜吴锦波李志雄
关键词:藏鸡胚胎期肌肉发育MIRNA转录组测序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联合背阔组织瓣乳房重建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联合背阔组织瓣(LDMF)乳房重建手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单一医疗机构自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完成的14例机器人辅助的背阔组织瓣乳房重建。其中有皮岛组5例、无皮岛组9例。统计各组病例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在全部14例手术中,8例进行了对侧乳房的整形手术,1例患者没有使用假体。有皮岛组和无皮岛组的平均手术总时间分别为(392.1±61.2)min和(351.6±67.4)min,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分别为(11.2±0.7)d和(9.0±1.1)d,住院时间分别为(18.4±1.5)d和(11.3±1.1)d。由于样本量有限及两组患者的手术因含有对侧手术和腋窝手术从而导致偏差,研究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意义。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在平均(3±1)个月的随访期间内没有发生复发或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的美学效果表示满意。结论机器人辅助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联合背阔组织瓣乳房重建手术是安全的,在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无皮岛术式更具优势,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然而,这项技术仍具有挑战性,需要术者有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
陈阔吕鹏威
关键词:乳房重建背阔肌肌瓣
缺血后处理对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心细胞凋亡和心组织线粒体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对心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心功能、心细胞凋亡和心组织线粒体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分笼喂养,每笼5只,适应性饲养7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假手术组(S组)、心IR造模组(IR组)、心IP造模+IP处理组(IP组),每组各10只。术后4 h使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心功能[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心室压变化速率最大值(±dp/dtmax)]。采用TUNEL法检测心细胞凋亡指数,采用RT-PCR法检测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3)、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yl X receptor,FXR)、小异二聚体配体(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SHP)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标志物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释放量。结果IP组及IR组LVEDP、心细胞凋亡指数、心组织BAX、CASPASE-3、FXR、SHP相对表达量及心细胞胞浆Cyt-C蛋白灰度值均高于S组、对照组(P<0.05),IR组LVEDP、心细胞凋亡指数、BAX、CASPASE-3、FXR、SHP相对表达量及Cyt-C蛋白灰度值高于IP组(P<0.05);IP组及IR组LVSP、±dp/dtmax、心组织BCL-2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组、对照组(P<0.05),IR组LVSP、±dp/dtmax、心组织BCL-2相对表达量均低于IP组(P<0.05)。结论IP处理可减轻大鼠心IR损伤,改善心功能,可能与调控BCL-2/BAX、FXR/SHP等凋亡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有关。
王涛郝恩刚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心肌细胞凋亡心功能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在乳腺癌外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2024年
研究针对乳腺癌外科手术患者群体,采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筛选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浦北县人民医院40例乳腺癌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划分为传统组(n=20例)和保留组(n=20例),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组患者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治疗,对比两组的生命质量、乳房美观度、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 术后两组生命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术前(均P<0.05);且保留组生命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传统组(均P<0.05);保留组术后乳房美观度优良率(90.00%)高于传统组(60.00%),且P<0.05;保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传统组(20.00%),但不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保留组术后满意度(95.00%)高于传统组(70.00%),且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外科手术患者群体,采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相较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而言,在提高患者术后乳房美观度、生命质量和满意度方面表现更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吴成星
关键词: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2月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治疗),就2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术前,没有显著差异,术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癌治疗中实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组织瓣重建治疗,能够保障手术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吴成星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基于RNA-Seq分析大白猪和巴马香猪背最长组织基因表达差异
2024年
以180日龄的大白猪(n=6)与巴马香猪(n=6)为研究对象,屠宰后测定内脂肪、肉色、嫩度、pH、滴水损失等肉质性状,采集背最长组织提取总RNA,利用RNA-Seq技术鉴定大白猪和巴马香猪背最长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基因及其功能富集通路。结果发现,以大白猪为对照组,在巴马香猪和大白猪背最长组织中共鉴定到5 0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 326个上调表达基因,1 711个下调表达基因。经过KEGG富集通路分析,发现巴马香猪和大白猪一共有168条显著富集通路,其中上调DEGs有92条富集路径,下调DEGs有76条富集路径;GO功能分析中上调表达基因富集到BP有3 058条、CC有413条、MF有559条,下调表达基因富集到BP有3 050条、CC有415条、MF有557条。大白猪与巴马香猪肉色的亮度L在45min时呈极显著差异;大白猪与巴马香猪之间的内脂肪、水分均呈现显著差异。本文对大白猪与巴马香猪内脂肪含量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初步认为CAPN3、MTM1、TMOD4等基因在巴马香猪肉质中发挥重要作用。
韦茜尹雷国凤陈奎蓉黄志威蒋昱雯陈晓榕容宁陈钊徐玉培梁晶兰干球
关键词:大白猪RNA-SEQ肉质性状
眼轮匝组织瓣转移术治疗眼睑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对眼睑缺损患者给予眼轮匝复合组织瓣转移修复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医院治疗的眼睑缺损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与对照组(36)。对照组给予任意皮瓣转移修复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眼轮匝复合组织瓣转移修复术治疗。对两组术后随访半年,对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切口愈合情况方面,观察组术后6个月甲级愈合34例,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甲级愈合17例相比显著增加,愈合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术后发生率8.33%与对照组总发生率30.56%相比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88.89%与对照组总满意度66.67%相比明显增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眼睑缺损患者给予眼轮匝复合组织瓣转移修复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对切口愈合进行明显改善,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有助于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林威钢蔡潇洁胡大利杨霖琛
关键词:眼睑缺损
共同性外斜视猫的眼内直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猫内直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共同性外斜视发病的相关性。方法28只雌性猫随机分为A、B、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只。A、B和C组猫分别全天配戴15△棱镜2、4、6个月,对照组猫全天配戴平光镜6个月。麻醉各组猫后取眼内直组织,Masson染色后测算猫眼内直纤维横截面积及卫星细胞数,分别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猫眼内直BDNF mRNA和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组猫的眼内直纤维横截面积小、卫星细胞数少(P均<0.05)。A、B、C组及对照组猫的眼内直BDN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1±0.05、0.41±0.04、0.10±0.04、1.00±0.10,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5±0.11、0.66±0.05、0.14±0.05、0.97±0.09,与对照组比较,A、B、C组猫的眼内直BDN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猫的眼内直组织BDNF mRNA及蛋白表达低。BDNF mRNA及蛋白可能在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孙一帆孙一帆张伟郝瑞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斜视共同性外斜视内直肌

相关作者

王常勇
作品数:276被引量:836H指数:1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心肌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化 软骨细胞 心肌细胞 壳聚糖
祝善俊
作品数:396被引量:1,734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 冠心病 心肌肥厚
王志刚
作品数:1,255被引量:2,839H指数:2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 微泡 液态氟碳 超声
陈瑞珍
作品数:194被引量:644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炎 小鼠心肌 心肌纤维化
王江
作品数:130被引量:358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心肌组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