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2篇“ 肌酐比值“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本项目拟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析基本资料与U-mAlb/Ucr等数据。全部病例经冠脉造影(CA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75%严重狭窄组(C组)、50%-75%狭窄组(B组),<50%组为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和苦酸法分别测定尿中的微量白蛋白。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严重狭窄患者中,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的患者、HbA1c和U-mAlb/Ucr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吸烟史〔OR=2.049,95%CI(1.048,4.212)〕,糖尿病史〔OR=2.426,95%CI(1.256,5.016)〕,HbA1c〔OR=1.436,95%CI(1.034,1.707)〕,U-mAlb/Ucr〔OR=1.051,95%CI(1.032,1.086),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与其 U-mAlb/Ucr 值呈现正相关。结论 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Ucr)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在冠心病患者中,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Ucr)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呈现正相关。
韩殿伟刘辉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比值(ACR)、血浆D-二聚体水平(D-D)及24 h动态血压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HDP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ACR值、D-D水平、24 h动态血压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ACR值和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24 h收缩压、舒张压及其变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CR值、D-D水平、24 h动态血压均为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R、D-D水平、24 h动态血压是影响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预测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监测和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妊娠结局的质量。
杨松露邓洁杨敏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浆D-二聚体
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在慢性肾病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SCr)在评估慢性肾病综合征(CN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03月至2024年01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诊为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通过99mTc-DTPA 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肾动态显像技术测定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以此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GFR≥60 ml/min定义为肾功能发生肾功能轻度受损组(A组,n=40);GFR<59.9 ml/min则为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组(B组,n=4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脲酶法测定BUN水平,酶法则用于测定SCr。采用Spearman分析CysC、BUN/SCr与CNS肾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NS发生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相关因素。ROC曲线评价CysC和BUN/SCr水平诊断CNS肾功能受损程度的价值。结果B组患者CysC和BUN/SCr水平与A组比较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CysC、BUN/SCr与CNS患者受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和BUN/SCr是CNS发生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ysC、BUN/SCr联合评估CNS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灵敏度为97.50%,特异性为72.50%,两者联合检测的AUC及特异性优于CysC、BUN/SCr单独评估价值(P<0.05)。结论CysC、BUN/SCr是评估CNS肾功能受损程度的较好指标,且与CNS发生肾功能中重度受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CNS肾功能受损程度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安秉艳张巧玲郭萌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
北京市城市老年人群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心血管健康评分与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关联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城市老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心血管健康(CVH)评分与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关联。方法基于北京城乡健康老龄队列研究,对UACR处于正常范围内的1817名老年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UACR同时作为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纳入研究。使用“生命八要素”制定CVH评分。使用SPSS 26.0和R 4.2.1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非参数检验,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UACR与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非线性关系和风险关联,并按CVH评分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M(Q1,Q3)为11.28(10.84,11.36)年,随访期间共308名研究对象死亡,死亡密度为163.87/万人年。研究对象年龄为(71.4±6.6)岁;女性1070名。低CVH评分组中,随着UACR降低,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均存在下降趋势(HR=0.500,95%CI:0.341~0.734;HR=0.793,95%CI:0.647~0.971),高CVH评分组中,随着UACR降低,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存在下降趋势(HR=0.665,95%CI:0.447~0.990)。与低CVH评分组和高UACR组相比,高CVH评分组和低UACR组的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68.9%和45.6%(HR=0.311,95%CI:0.131~0.739;HR=0.544,95%CI:0.360~0.822),高CVH评分组和高UACR组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6.7%(HR=0.733,95%CI:0.542~0.993)。结论在北京市城市老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UACR降低与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低CVH评分组中,UACR降低对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均有保护作用,CVH状态与正常范围内UACR的联合效应对心脑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效应更高。
杨钧涵李皓炜陈仕敏李蓉蓉李怀昊石岳庭鲍颖慧杜晟岩王文畅杨姗姗王建华方向华杨鸿兵马丁王盛书刘淼何耀
关键词:老年人全因死亡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淮南阳光新康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DN患者,随机纳入同期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检测两组患者NLR及UACR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上述指标与糖尿病肾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DN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者识别DN的临床价值。结果DN组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 1c(HbA_(1c))、肌酐(Cr)、尿素氮(BUN)、NLR、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UACR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T2DM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UACR与NLR(r=0.595,P<0.001)、HbA 1c(r=0.642,P<0.01)、Cr(r=0.469,P=0.014)及IL-6(r=0.395,P=0.037)呈正相关,与eGFR(r=-0.483,P<0.01)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A_(1c)、UACR及NLR是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7、1.14、1.44、2.01,均P<0.05);ROC曲线显示,UACR诊断DN的临床价值最高,其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90(0.86~0.94),显著高于NLR及HbA 1c(均P<0.05);同时NLR诊断DN的价值高于HbA_(1c),两者AUC分别为0.83(0.78~0.88)及0.76(0.70~0.82)(P<0.05)。结论DN患者外周血中NLR及UACR显著升高,且上述指标与DN患者肾功能相关,是诊断DN的潜在标志物。
李雷何秀丽姚瑶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肌酐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肾脏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HDL ratio,MH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1日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DKD患者,依据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1期组、2期组、3期组、4期组,比较各组MHR、UACR,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MHR、UACR与DK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出院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依据是否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DK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HR、UACR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DKD不同分期患者MHR、UA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期组MHR、UACR最低(P<0.05),分别为(5.35±0.45)、(10.62±2.15),4期组MHR、UACR最高(P<0.05),分别为(9.35±1.02)、(200.50±40.58)。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R、UACR与DKD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867、0.905,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71±1.08)%比(12.95±1.17)%]、总胆固醇[(4.80±0.85)mmol/L比(8.56±1.75)mmol/L]、三酰甘油[(1.46±0.22) mmol/L比(3.46±0.52)mmol/L]、血肌酐[(89.12±10.30)μmol/L比(170.44±22.85)μmol/L]、血尿酸[(5.18±0.75)μmol/L比(7.96±1.16)μmol/L]、胱抑素C[(0.90±0.15)mg/L比(1.88±0.42)mg/L]、低密度脂蛋白[(1.89±0.46)mmol/L比(3.85±0.69)mmol/L]、MHR[(4.38±0.29)比(11.05±0.85)]、UACR[(21.69±4.10)比(170.16±2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2.344,95%CI:1.925~2.764)、总胆固醇(OR=2.208,95%CI:1.940~2.476)、三酰甘油(OR=2.234,95%CI:1.986~2.363)、血肌酐(OR=2.328,95%CI:2.025~2.631)、血尿酸(OR=2.351,95%CI:2.082~2.621)、胱抑素C(OR=2.363,95%CI:2.071~2.655)、低密度脂蛋白(OR=2.421,95%CI:2.165~2.676)、MHR(OR=2.489,95%CI:2
朱晓瑞陆明郭劝劝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预后
血尿酸/肌酐比值、OSTA对西藏地区藏族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预测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creatinine,SUA/Cr)、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对西藏地区藏族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3年12月在西藏地区进行体格检测的藏族中老年居民共1058人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其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居民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BMD测量结果及OP诊断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OP组(n=759)和非OP组(n=299)。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遴选与藏族中老年人群OP患病风险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UA/Cr、OSTA对OP的预测价值。结果①本研究藏族中老年居民OP患病率28.3%(299人),其中女性209人(69.9%)、男性90人(30.1%),两组年龄〔OP组:62(54,69)岁vs.非OP组:56(51,62)岁〕、SUA/Cr〔OP组:6.86(5.06,10.23)vs.非OP组:5.36(4.36,6.52)〕、OSTA(OP组:-1.27±3.06 vs.非OP组:1.25±2.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UA/Cr〔比值比(odds ratio,OR):1.59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69~1.726〕是OP发生的危险因素,OSTA(OR:0.706,95%CI:0.662~0.752)是O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③性别分组下,SUA/Cr+OSTA联合诊断OP效能较好,男性和女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95%CI:0.751~0.863),0.820(95%CI:0.782~0.857);年龄分组下,SUA/Cr+OSTA联合诊断OP效能最好,最佳截断值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④男性中年组和年轻老年组中,SUA/Cr+OSTA联合诊断优于SUA/Cr、OSTA单独检测(P<0.001),男性年老老年组SUA/Cr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858~1.000),灵敏度88.9%,特异度100.0%,预测效果较好;女性不同年龄段OSTA和SUA/Cr+OSTA的诊断效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SUA/Cr、OSTA对西藏地区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OP预测效果不同,SUA/Cr、OSTA均可用于西藏地区藏族中老年居民OP预
丁康致王鹏张静张静熊海
关键词: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症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系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肝比值(microalbuminuria,uACR)30~300 mg/g纵向变化轨迹与随访发生MACE风险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672例患有微量白蛋白尿的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潜在混合模型来确定暴露期间(2016年至2020年)uACR的纵向变化轨迹。随访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1日,主要结局为MACEs。结果:确定五组不同的uACR轨迹:低度稳定组(uACR 33.2~52.7mg/g,n=107)、中度稳定组(uACR 55.4~96.6 mg/g,n=202)、高度稳定组(uACR 99.1~173.2 mg/g,n=184)、中高度-降低组(uACR 37.1~111.6 mg/g,n=82)和中高度-增加组(uACR 64.3~298.1 mg/g,n=97)。中位随访31(16,47)个月,149例(22.2%)发生MACEs。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与低度稳定组相比,其余四组的MACEs发生风险均明显增加,发生风险最高的是中高度-增加组(HR=1.648,95%CI:1.139~2.387,P=0.009)。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NT-proBNP、SGLT2i、uACR(2019)、uACR(2020)、uACR中高度-增加轨迹、高度稳定轨迹、中度稳定轨迹是MACEs风险的相关因素。结论:长期升高的uACR会显著增加患有微量白蛋白尿人群的MACEs风险,而uACR的降低提示预后改善。
王艳马素霞马海燕王勇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不良心脏事件
血尿酸/肌酐比值水平与正常体质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尿酸/肌酐比值(uric acid/creatinine,UA/Cr)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大型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的正常体质量(BMI:18.5~24.9kg/m2)人群2863名,平均年龄为(62.7±9.9)岁。根据UA/Cr四分位进行分组(组1:≤3.4,组2:3.4~4.3,组3:4.3~5.2;组4:>5.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UA/Cr水平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并按年龄、性别、糖尿病及估算eGFR进行亚组分析。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函数模型评估UA/Cr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本研究中高血压组人群共373例,非高血压组人群共249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UA/Cr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组4 vs.组1:OR=2.08,95%CI:1.32~3.29,P=0.002)。亚组分析显示,在eGFR≥60 mL·min·^(-1)1.73m^(-2)亚组中,随UA/Cr比值增加,高血压风险显著增加,而在eGFR<60 mL·min·^(-1)1.73m^(-2)亚组中,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交互作用P=0.002)。RCS曲线表明UA/Cr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呈单调递增关系(非线性P=0.951)。结论:在正常体质量人群中,UA/Cr比值升高与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显著相关,且在高eGFR水平的人群中相关性更强。
刘伣曲乐张立娟马作新
关键词:高血压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肌酐(Scr)比值(SUA/Sc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眼科门诊和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434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231例)和DR组(203例),DR组又进一步分为非增殖型DR(NPDR)组(122例)和增殖型DR(PDR)组(81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SUA和Scr,计算SUA/Scr。根据T2DM患者的SUA/Scr三分位数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低SUA/Scr组(SUA/Scr<4.37,146例)、中SUA/Scr组(SUA/Scr 4.37~5.46,146例)和高SUA/Scr组(SUA/Scr>5.46,14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SUA/Scr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UA/Scr和SUA预测DR发生的价值。结果PDR组SUA/Scr水平显著高于NPDR组和单纯T2DM组(分别为6.54±1.55、5.54±1.32和4.36±0.98,P<0.01),并且NPDR组SUA/Scr水平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Scr是NPDR和PDR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4.046(95%CI 2.450~6.680)和4.253(95%CI 1.429~7.363)。随着SUA/Scr水平的升高,NPDR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8.5%(27/146)、22.6%(33/146)和43.7%(62/142),PDR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分别为1.4%(2/146)、13.7%(20/146)和41.5%(59/142)。ROC曲线分析显示,SUA/Sc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SUA,当SUA/Scr截断值取5.01时,诊断DR的灵敏度为74.9%,特异度为76.6%。结论SUA/Scr是DR发生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可能作为识别T2DM患者发生DR风险的有效工具。
江雨璐黄宏张宁吕吉莉许梦菲刘丽丽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关作者

周宏艳
作品数:79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青少年 骨折 治疗儿童 内固定
焦莉莉
作品数:28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尿蛋白 患者血浆 肉毒碱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肝病
王永钧
作品数:334被引量:1,830H指数:22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复方积雪草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疗法
朱晓玲
作品数:227被引量:626H指数:14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肾小管上皮细胞 复方积雪草 足细胞 白藜芦醇 大鼠肾组织
徐国宾
作品数:211被引量:2,692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人血清 肌酐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