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4 篇“ 肝代谢 “的相关文章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疗法对肝 脓肿患者肝 代谢 功能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疗法对肝 脓肿(LA)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肝 代谢 功能的影响和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LA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康复指标、肝 功能、肝 代谢 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时,观察组肝 功能、肝 代谢 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疗法治疗LA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可缩短康复时间,降低炎症因子对患者的影响,对肝 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强,且可提高LA患者的肝 代谢 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许传塍关键词:超声引导 肝脓肿 基于肝 代谢 组和基因表达谱的异补骨脂素致大鼠肝 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异补骨脂素肝 毒性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60 mg/kg异补骨脂素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1次/d,连续7 d。给药结束后取血清检测血清生化;剖取肝 和肾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核磁共振(NMR)进行肝 代谢 组检测;用Agilent Rat 4 X 44K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表达谱检测。结果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7 d,大鼠的肝 脏系数和肾脏系数明显增高;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明显升高;显著差异代谢 物8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695个;富集分析结果主要与胆汁分泌、ABC转运体和谷胱甘肽代谢 相关。Nech1、Hmgcr1、Sqle、Lss、Cyp51、Msmo1、Tm7sf2、Cyp7a1、ABCG2和Sult2a1明显下调,GST家族成员(GSTM1、GSTM2、GSTM3、GSTA3、GSTA4、GSTA5、GSTT3)明显上调。结论60 mg/kg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7 d对大鼠具有潜在肝 损伤风险。异补骨脂素肝 毒性机制可能与扰乱胆汁酸分泌和谷胱甘肽代谢 有关。 王冬玉 宋蕾 瞿霖 毕亚男 张玥 周昆关键词:异补骨脂素 肝损伤 差异基因 基于肝 代谢 组学研究毛蕊花糖苷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1 2024年 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GA)大鼠给予毛蕊花糖苷(acteoside)后,进行肝 代谢 组学研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寻找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 通路。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3 mg·kg^(-1))组以及毛蕊花糖苷高(200 mg·kg^(-1))、中(100 mg·kg^(-1))、低(50 mg·kg^(-1))剂量组,每组7只,共计42只。连续给药7 d,每日1次。给药期间采用尿酸钠诱导大鼠GA模型。观察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和滑膜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大鼠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大鼠肝 脏进行UPLC-Q-TOF-MS数据采集,利用Progenesis QI和EZ info进行数据分析,并联合人类代谢 组学数据库(HM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找出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和代谢 通路。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可改善GA大鼠关节肿胀,减轻滑膜组织损伤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共鉴别出19个共同的生物标志物,毛蕊花糖苷可对其中17个标志物进行回调,共富集到7条代谢 通路,包括甘油磷脂代谢 、亚油酸代谢 、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 等,其中甘油磷脂代谢 发生强烈扰动。代谢 组学分析发现毛蕊花糖苷可能通过调控甘油磷脂代谢 、亚油酸代谢 、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 ,减少炎症因子表达,来改善GA大鼠症状,为日后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于承禄 卢芳 于栋华 徐晓敏 徐鹏 刘树民关键词:毛蕊花糖苷 痛风性关节炎 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在生命早期双酚A暴露致小鼠肝 代谢 紊乱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是导致全球肝 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二十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NAFLD已经成为中国最普遍的肝 脏疾病,且NAFLD发生人数快速增长,尤其在年轻人中,因此及早干预NAFLD具有... 吴帆关键词:BPA 生命早期 甲状腺激素 表观遗传 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肝 代谢 酶CYP1A2水平和临床特征与放射性皮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中肝 代谢 酶CYP1A2水平和临床特征与放射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IIA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中CYP1A2的表达水平。根据放射性皮炎程度分为重度组(n=21)、轻度组(n=81)、正常组(n=18)。采用χ2检验分析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放射治疗前后血清CYP1A2水平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皮炎程度不同组的血清CYP1A2水平的差异。结果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85%。放射治疗后重度组的血清CYP1A2水平为(5.43±0.99)ng/mL,轻度组为(3.67±1.08)ng/mL,正常组为(2.06±0.91)ng/mL。年龄、KPS、BMI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年龄≥60岁,KPS≤80分,BMI<18.5 kg/m^(2)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放射性皮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后血清CYP1A2水平较放射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后血清CYP1A2水平与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皮炎分级呈正相关(r=0.665,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年龄、KPS、BMI与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有关,放射治疗后血清CYP1A2水平升高,且与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有关。 陈梓林 罗莲 周娜 颜磊 黄嘉琪 陈勇关键词:乳腺癌 放射性皮炎 高剂量空白纳米粒作为肝 代谢 饱和剂的使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高剂量空白纳米粒作为肝 代谢 饱和剂的使用。本发明将高剂量空白纳米粒应用于肝 代谢 饱和,降低肝 脏首过效应,从而影响治疗性药物的代谢 ,提高治疗性药物的血药浓度,延长其代谢 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或者间接减... 管斐 郭欢欢 台宗光 武鑫 宫春爱 韩治敏 李鹃鹃 陈昕璐益生性大肠杆菌Nissle 1917外膜囊泡调节肥胖和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及其肠肝 代谢 的研究 背景肥胖和糖尿病的全球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已达到大流行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阐明其病理生理学背后的机制,寻找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有趣的是,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和糖尿病进展之间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饮食控制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个... 石俊关键词:肥胖 糖尿病 肠道微生物 代谢组学 一种三甲胺肝 代谢 产物在评价食品的抗衰老能力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食品和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甲胺肝 代谢 产物在评价食品的抗衰老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利用三甲胺肝 代谢 产物对HSF和HaCaT细胞进行诱导,得到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然后取抗衰老功能性食品的提取物配... 肖瀛 许豪杰 潘亮 俞苓 周一鸣红松松针多酚抗氧化性及肝 代谢 组学分析与对NAFLD修复作用 植物多酚种类繁多并且具有多种优良的生理功能,从植物中挖掘天然且高活性的多酚类物质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东北地区红松资源丰富,但其林副产品生物活性的研究尚不充足。其中,红松松针多酚的相关报道较少。目前,多组学技术兴起... 魏增衍关键词:多酚 代谢组学 非酒精性脂肪肝 黑斑原鮡肝 脏与副肝 代谢 差异比较 被引量:1 2022年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我国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江段特有鱼类,为适应雅鲁藏布江急流、低温的水域环境条件,进化出独特的组织器官——副肝 。本研究采用组织学、生物化学以及转录组学的方法开展了黑斑原鮡主肝 与副肝 代谢 差异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黑斑原鮡主、副肝 脏在结构组成、肝 细胞线粒体数量及线粒体蛋白质组成上无显著差异。转录组学结果表明,主、副肝 脏共有差异表达基因77个。经GO功能注释,筛选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Hmgcl)、血栓素合成酶(Tbxas)、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甲酰甘氨酸生成酶(Sumf1)、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1)以及甘油酸激酶(Glxk)等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富集到氨基酸代谢 、脂肪代谢 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丁酸盐代谢 通路(butanoate metabolism)、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valine,leucine and isoleucine degradation)、赖氨酸降解(lysine degradation)、色氨酸代谢 (tryptophan metabolism)以及代谢 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等信号通路。选出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果显示qRT-PCR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黑斑原鮡主、副肝 脏存在氨基酸、脂肪酸及能量代谢 差异,其代谢 差异可能与Hmgcl、Ptk2b、Gba和Dnm1l等基因在主、副肝 脏中的差异性表达有关(P<0.05)。本研究筛选出调节黑斑原鮡代谢 差异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为揭示黑斑原鮡主、副肝 脏代谢 差异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颖 马波 马波 李雷 李宝海 周建设关键词:黑斑原鮡 肝脏 代谢通路
相关作者
马双成 作品数:1,282 被引量:8,223 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药 中药材 何首乌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汪祺 作品数:176 被引量:749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何首乌 肝毒性 UGT1A1 蒽酮 大黄素 张玉杰 作品数:171 被引量:888 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肝微粒体 何首乌 代谢产物 黄连生物碱 黄连 蔡巧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43 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半夏泻心汤 不同配伍 肝代谢 CYP450 活性成分 杨建波 作品数:102 被引量:432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何首乌 肝毒性 制何首乌 化学成分 蒽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