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篇“ 肝匀浆“的相关文章
- 用于保存大鼠肝匀浆S9的储存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存大鼠肝匀浆S9的储存液及其制备方法,每1L所述储存液中,原料组分包括:200~260mL丙三醇、300~400mL聚乙二醇、0.5~2mmol氯化钙和15~25mmol Tris‑HCl,余量为水;...
- 单纯崔生辉
- 文献传递
- 含多巴二肽的合成及其抗肝匀浆降解活性测试
- 左旋多巴(L-DOPA)作为多巴胺(DA)的前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然而多巴的生物利用度极低(1-3%),若病人长期大量服食会导致一系列毒副作用。一种有希望的策略是用合适的官能团化学修饰L-DOPA以产生相...
- 何延淼
- 关键词:左旋多巴寡肽肝匀浆
- 文献传递
- 胸腺素α1及其系列结构修饰物的体外肝匀浆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考察并评价胸腺素α1(Tα1)不同位点修饰PEG聚合物的体外肝匀浆酶稳定性,为修饰物的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Tα1及其结构修饰物TC系列和PT系列在大鼠肝匀浆中的体外代谢性质,检测波长均为200 nm。结果多肽药物的浓度在4.0~800 m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绝对回收率>8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1.50%,日间RSD<2.10%。各修饰物的半衰期依次为PT系列>Tα1>TC系列。结论 Cys替换的TC系列结构修饰物的半衰期均TC系列,表明Cys位点PEG化后修饰物更加稳定。
- 孙会仙陈佳郭磊谢剑炜刘克良
- 关键词:肽类药物肝匀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半衰期
- 意识对兔肝匀浆和人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控制
- 本试验采用的是改良的赖氏法测定生成物丙酮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生成棕红色的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以丙酮酸钠标准曲线为工作曲线,求得正常组。意识使其反应快组、反应慢组各有吸光值对应的酶活力。看意识对ALT催化反...
- 关键词:谷丙转氨酶丙酮酸显色剂酶活力
- 文献传递
- 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大鼠肝匀浆及肝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肝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取雌雄各半的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0.675 g/kg),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15、10、5mL/kg)。采用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1 mL/kg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2次/周,连续8周,同时第5周开始灌胃相对应的药物。末次给药24 h后,大鼠经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经下腔静脉采血,检测肝匀浆中AST、ALT、MDA、Hyp、SOD含量,同时取少量肝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和护肝宁片组均可显著降低肝匀浆中ALT、AST、MDA水平(P<0.01),均可显著升高肝匀浆中SOD水平(P<0.01),均可显著降低肝匀浆中Hyp水平(P<0.01),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肝脏区病理损伤(P<0.01)。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郝少君马俊杰孔学军苏峰李军李文俊张正臣
- 关键词:护肝宁片
- 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小鼠肝匀浆TC、TG、MDA及SO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肝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的影响。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1 g·(kg·d)-1],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30 mL·(kg·d)^(-1)、15mL·(kg·d)^(-1)、7.5 mL·(kg·d)^(-1)],给药方式为每天灌服1次,连续10 d。于第8天给药2 h后,各给药组及模型组均灌服体积分数0.4%异硫氰酸萘酯橄榄油溶液(100 mg·kg-1),空白组给予同体积的橄榄油,48 h后取材,取材前12 h禁食不禁水。将小鼠脱颈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另取肝脏,用冷生理盐水制成匀浆,检测肝匀浆MDA、SOD、TC、TG。结果:复方黄栌口服液各剂量组和护肝宁片组TC、TG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复方黄栌口服液各剂量组和护肝宁片组MDA均低于模型组,SOD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肝小叶分界不清晰,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出现局灶性坏死、嗜酸性变和点状坏死,有胆栓的形成;护肝宁片组小鼠肝组织中肝小叶分界不清晰,肝细胞出现局灶性坏死及点状坏死,汇管区可见炎细胞侵润,有少量胆栓形成;大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小鼠肝组织中肝小叶分界较清晰,可见部分肝细胞索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部分排列紊乱;肝细胞出现局灶性坏死和点状坏死,同时可见部分再生的肝细胞,胆栓明显减少。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可显著改善异硫氰酸-萘酯致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症状,显著降低肝匀浆TC、TG、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可显著减轻肝脏的损伤。
- 李文俊牛军郝少君马俊杰毛利宾苏峰范莉莉张正臣
- 关键词:小鼠肝炎模型护肝宁片
- 龙眼多糖通过降低肝匀浆氧自由基水平的抗疲劳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龙眼多糖对小鼠负重游泳实验中肝匀浆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龙眼多糖低、高剂量组(13、26mg/kg),连续灌胃给药7d后,经3min负重游泳试验,观察龙眼多糖对小鼠肝组织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龙眼多糖能显著提高肝组织匀浆中SOD、NOS活性,降低MDA含量(P均<0.05)。结论龙眼多糖可能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达到抗疲劳的作用。
- 周嘉华刘雅琦卢慧玲陈健
- 关键词:小鼠氧自由基
- 用于保存大鼠肝匀浆S9的储存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存大鼠肝匀浆S9的储存液及其制备方法,每1L所述储存液中,原料组分包括:200~260mL丙三醇、300~400mL聚乙二醇、0.5~2mmol氯化钙和15~25mmol Tris‑HCl,余量为水;...
- 单纯崔生辉
- 大鼠肝匀浆诱导及冻储方式的比较研究
- 目的:研究7 种不同诱导方式制备的大鼠肝匀浆的代谢酶活性,并探讨用低温液体法保存肝匀浆的可行性。方法:SD 种雄性大鼠,每组6 只,用苯巴比妥(PB)、β-萘黄酮(βNF)和多氯联苯(PCB)3 种诱导剂,在不同给药途径...
- 单纯林飞
- 关键词:肝匀浆AMES试验
- 不同诱导方式制备的大鼠肝匀浆代谢酶活性及冻储方式的比较
- 2016年
- 目的:研究7种不同诱导方式制备的大鼠肝匀浆的代谢酶活性,并探讨用低温液体法保存肝匀浆的可行性。方法:SD雄性大鼠,每组6只,分别用苯巴比妥(PB)、β-萘黄酮(βNF)和多氯联苯(PCB)3种诱导剂,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单一诱导或联合诱导等7种不同诱导方式下,制备肝匀浆,并在0、-20和-40℃贮存。选择2-氨基芴(2AF)、吖啶橙(AO)和环磷酰胺(CP)3种间接致突变剂在Ames试验中应用TA100、TA98或TA97,对上述诱导方式和贮存方式、贮存时间下获得的肝匀浆进行肝代谢酶活性的考察。结果:各组肝匀浆对间接致突变剂2AF、AO和CP均呈代谢活酶性阳性;加诱导剂的肝匀浆代谢酶活性比不加诱导剂的更强;联合诱导组的肝匀浆代谢酶活性比单独诱导组的更高;不同给药途径,不同诱导时间、不同诱导剂量、联合诱导与多氯联苯(PCB)诱导等,其肝匀浆代谢酶活性基本一致。加入冰冻保护剂的肝匀浆低温贮存液在4℃可贮存4周;在-20和-40℃下贮存24周代谢酶活性未明显降低。结论:PCB诱导组肝匀浆代谢酶活性与联合诱导组基本一致,均大于单独诱导组,且后者大于未诱导组;给药途径、诱导时间和剂量对肝匀浆代谢酶活性影响不大;肝匀浆低温贮存液保存于-20和-40℃环境下24周内能够保证代谢酶的活性。
- 单纯胡培丽张露勇刘婷林飞
- 关键词:肝匀浆AMES试验
相关作者
- 陈怀侠

- 作品数:106被引量:5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代谢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分析化学 显色反应 教学改革
- 陈勇

- 作品数:389被引量:2,201H指数:22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
- 研究主题:代谢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中药 人血清白蛋白 药动学
- 孔亮

- 作品数:135被引量:64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 中药 相互作用 中药活性成分 整体柱
- 李俊

- 作品数:1,329被引量:7,355H指数:3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佐剂性关节炎 肝纤维化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橙皮素
- 杜鹏

- 作品数:41被引量:30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
- 研究主题:代谢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药动学研究 药动学 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