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7篇“ 肝片形吸虫“的相关文章
用于检测吸虫病抗体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吸虫病抗体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试纸条按照连接顺序依次包括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及位于下方的作为组装平台使用的PVC底板,所述胶体金垫是由吸附有胶体金标记的T...
路义鑫赵冰罗继龙魏雅婷张金鹏庞紫璇王瑞彪甄晶博张玉恒宋雪微
儿童吸虫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
2024年
患儿,男,13岁,云南临沧云县人,2023年10月20日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天余”至当地市人民医院就诊,腹部CT平扫示内多发斑状稍低强化,考虑感染性病变,予头孢曲松等(剂量疗程不详)抗感染、吡喹酮驱虫治疗无好转。11月9日转至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剑下稍隆起,右上腹压痛,右侧腹直肌外缘可触及约3 cm×2.5 cm的包块,于右肋下4 cm,剑下5 cm可及。血常规检查示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1.02×10^(9)/L)、C反应蛋白升高(68.54 mg/L)。血生化检测示丙氨酸转氨酶(9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1 U/L)、γ‑谷氨酰转移酶(296 U/L)、碱性磷酸酶(794 U/L)、免疫球蛋白G(34.55 g/L)升高,血沉加快(67 mm/h),血培养阴性,粪样镜检未查见虫卵。腹部CT平扫+增强示实质内多发低密度灶,内胆管扩张并胆管炎可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示血清吸虫抗体阳性。静脉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吸虫序列5条、铜绿假单胞菌序列8条,未检出真菌、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序列。患者居住于农村,有食用凉拌水芹菜和饮生水史。结合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验结果,最终诊断为吸虫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予三氯苯达唑(500 mg/d,每天1次)口服2 d,美罗培南[60 mg/(kg•d),每天3次]抗感染治疗2周后,未再发热、腹痛,好转出院。出院后3个月随访、复查,未再触及腹部包块,血常规检测示嗜酸粒细胞计数正常,腹部CT平扫示大部分病灶较前减小。
柏厚熹杨小涛罗永涵王艳春
关键词:肝片形吸虫铜绿假单胞菌儿童
吸虫感染1例
2023年
患者,女,66岁,农民,2022年2月15日因“上腹部胀痛伴恶心不适7天”至当地县医院就诊,行腹部CT,示胆总管扩张,左叶内胆管结石并左叶胆管扩张,左叶萎缩;次日转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患者生活于广西桂林山区,长期直接饮用山泉水及食生鱼腥草。入院后查体,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无明显异常。MRI检查提示:左叶萎缩,左叶内胆管扩张,其近端内多发颗粒状T2低信号影,胆总管扩张,其内见条状T2低信号影。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征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中用取石网篮取出1条灰褐色活体成虫,予留置鼻胆管引流。虫体转送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鉴定为吸虫。术后予每12小时口服阿苯达唑0.6 g、吡喹酮0.6 g,治疗2 d。术后2个月复诊,患者无不适;复查腹部CT提示左叶萎缩,左叶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
卢水焕罗燕英曹立军周先宝黄应文贺学强
关键词:肝片形吸虫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吸虫囊蚴脱囊条件及脱囊蚴态观察
2023年
目的 观察吸虫囊蚴脱囊所需条件及脱囊蚴的态。方法 收集牛源吸虫虫卵,28℃水浴10~11 d后,将孵化出的毛蚴感染小土蜗,感染后35~40 d收集囊蚴。将囊蚴分为3组,每组30个囊蚴,分别置于50%、75%和100%胆汁中,每组囊蚴再均分为2个小组,分别于37、39℃水浴,每隔30 min观察后尾蚴逸出情况,以选择最适脱囊温度。另设15个实验组,每组取10个囊蚴,囊蚴经人工胃液处理10 min、30 min、1 h、1.5 h和2 h后,分别加至50%、75%和100%胆汁中,用最适脱囊温度孵育6 h,每隔30 min观察脱囊蚴逸出情况,并镜下观察脱囊蚴态。以蒸馏水、生理盐水、人工胃液以及50%、 75%和100%胆汁直接处理为对照组。未孵育出脱囊蚴的囊蚴继续观察至24 h。结果经不同温度孵育24 h后,39℃下脱囊蚴逸出数量最多,50%、 75%、 100%胆汁中分别逸出9、 12和4条,因此最适水浴温度为39℃。不同实验组中,最早观察到脱囊蚴的为人工胃液处理2 h+100%胆汁组,共耗时3 h (胆汁孵育1 h);逸出数量最多的为人工胃液处理1 h+100%胆汁组,胆汁孵育6 h内共逸出8条脱囊蚴。6个对照组在观察时间内均未见脱囊蚴,但不同浓度胆汁处理24 h后可见已死亡的脱囊蚴。镜下可见,脱囊蚴呈长椭圆,与尾蚴体部态相似,为成虫的雏,大小为(228.0~361.0)μm×(114.0~209.0)μm,平均291.0μm×163.9μm。口腹吸盘清晰可见;肠管呈黄褐色,自口吸盘后、咽及食管下,分两支盘曲重叠,充满虫体两侧直至尾部。结论 吸虫囊蚴不会自行脱囊,脱囊过程需要胃肠消化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脱囊蚴与尾蚴体部态、大小相似。
方文杨敬王海英陈绍荣刘榆华李天美
关键词:肝片形吸虫囊蚴
用于检测吸虫病抗体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吸虫病抗体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试纸条按照连接顺序依次包括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及位于下方的作为组装平台使用的PVC底板,所述胶体金垫是由吸附有胶体金标记的T...
路义鑫赵冰罗继龙魏雅婷张金鹏庞紫璇王瑞彪甄晶博张玉恒宋雪微
文献传递
一起牦牛吸虫病的诊治报告被引量:1
2021年
牦牛是青海地区特有的牲畜品种,具有耐严寒、抗病能力强、能在高寒环境下生长的特点,牦牛养殖是当地农牧民群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吸虫病是高海拔地区牦牛养殖中易发生流行的一类体内寄生虫病,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牦牛的胆管和脏组织中,常会引发牦牛群出现脏炎症和胆管炎症,危及牛群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还会引发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牦牛吸虫病长时间防控中很多农牧民群众存在单一的用药行为,药物使用时间相对较长,使用剂量不合理造成疾病防控效果低下。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结合养殖场的发病情况,选择3种驱虫类药物进行对症驱虫治疗,对比3种药物的驱虫效果,更好地筛选出驱虫类药物。
梅克祥
吸虫感染宿主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吸虫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是一个严重威胁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吸虫病的药物少、疗效有限。大量研究表明,吸虫受宿主免疫应答的调控,本文对吸虫病的发病机制、吸虫主要参与诱导的几种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吸虫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资料。
张宝月宋正已
关键词:肝片形吸虫发病机制细胞免疫
一起牦牛吸虫病的诊治被引量:1
2020年
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某养殖合作社草场发生牦牛犊牛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偶有腹泻,区触诊敏感,很快出现贫血,在几天内突然死亡。成年牦牛消瘦,被毛粗乱,粘膜苍白,食欲稍有不振,泌乳量减少,病情重个体下颚、胸前、腹下发生水肿,不时出现腹泻,孕畜流产,甚至极度衰弱死亡。经临床诊断为牦牛吸虫病。经苯丙硫咪唑和三氯苯唑治疗,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病情。
索郎德吉
关键词:牦牛肝片形吸虫病
1例牦牛吸虫病诊治被引量:2
2020年
牦牛吸虫是牦牛生长中极易感染的寄生虫病,此病实际传染性较强,危害范围较大,多数区域流行。吸虫病又称蛭病,为吸虫寄生在管中诱发的寄生虫病,此病发作将会导致牦牛全身产生中毒现象,产生营养障碍问题,人也具有较大的感染可能性。该文基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牦牛吸虫病发生现状,拟定综合诊断防治措施,提高养殖成效。
贾存花
关键词:牦牛肝片形吸虫诊治
吸虫病合并嗜酸性脂膜炎1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女,18岁,云南临沧人,2017年8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具体不详),病情无好转。10月27日因双下肢出现结节状红斑伴胀痛1周就诊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74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查体未见异常,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可见散在非对称性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红斑,局部皮肤无破溃,皮温不高,最大者约5 cm×2 cm,质韧,边缘不规则,压痛明显,活动性差,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其余无特殊。
黄丽华顾伟罗娇鲍振中
关键词:肝片形吸虫病皮温MMHG

相关作者

王春仁
作品数:301被引量:582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吸虫 进化分析 奶牛 寄生虫病 绵羊
陶建平
作品数:285被引量:728H指数:1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研究主题:毒害艾美耳球虫 球虫 巨型艾美耳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 克隆
路义鑫
作品数:205被引量:2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旋毛虫 隔离种 区系调查 克隆 重组蛋白
黄维义
作品数:198被引量:681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大片吸虫 罗非鱼 片形吸虫 水牛 大片形吸虫
江善祥
作品数:307被引量:755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氟苯尼考 小鼠 药动学 急性毒性 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