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23篇“ 肝癌组织“的相关文章
基于AI的肝癌组织自动化识别与诊断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AI的肝癌组织自动化识别与诊断系统,涉及医疗影响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上传端、图像处理端、肝癌组织算法识别端、肝癌自动诊断端和用户界面端;所述数据上传端负责将患者的肝脏影像数据通过安全的传输通道上传至系统...
胡小四傅强朱冠臣许建国游大朋王明廖翔朱冠兰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CDC34表达特点及对肝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卷曲螺旋结构域(CCDC)34表达特点及对肝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95例,收集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CDC34表达;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体外培养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QGY-7703,构建慢病毒稳定上调CCDC34细胞模型,并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CCDC34高表达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细胞中CCDC34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3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CDC34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CCDC34阴性表达率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DC34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CCDC34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CDC34高表达组人原发性肝癌细胞中CCDC34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载体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人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能力逐渐提升;转染第5、7天时CCDC34高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DC34高表达组人原发性肝癌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CDC34低表达,与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相关;上调人原发性肝癌细胞中CCDC34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李权王松陈大勇刘建郭宏志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
确定生物样本是否源自肝癌组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来源不明的生物样本是否源自肝癌组织的方法;和一种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包含肝癌组织特异性DNA甲基化标记物的组合物。该肝癌组织特异性DNA甲基化标记物在正常肝脏组织和其他组织中表现出低水平甲基化,且仅在肝...
金永峻金多元河静实金智元
HLA-DRB1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B1,HLA-DRB1)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3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HLA-DRB1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HLA-DRB1表达水平的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不同HLA-DRB1表达水平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HCC患者术后OS和RFS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HCC组织中HLA-DRB1蛋白的高表达率(47.2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79.59%,χ^(2)=77.415,P<0.001)。HLA-DRB1表达水平与AFP>400μg/L、伴有肝硬化、肿瘤无包膜/不完整、微血管侵犯以及BCLC B/C分期均相关(均P<0.05)。HLA-DRB1高表达的HCC患者OS率(χ^(2)=4.486,P=0.034)和RFS率(χ^(2)=15.446,P<0.001)均显著高于HLA-DRB1低表达者。HLA-DRB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OS(HR=0.727,95%CI:0.531~0.944,P=0.040)及RFS(HR=0.607,95%CI:0.454~0.811,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HLA-DRB1在HCC组织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其高表达与HCC患者预后良好显著相关。
陈琨李子涵张晓林杨慧蔡文清赵玉宝邓阳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HLA-DRB1
肝细胞肝癌组织MCM4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究肝细胞肝癌组织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2例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与切缘正常组织MCM4蛋白表达,比较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访1 a分析癌组织MCM4蛋白表达与生存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a期、低/未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甲胎蛋白(AFP)≥400μg·L^(-1)、有微血管侵犯、有肝硬化患者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HBsAg阴性、TNM分期I~Ⅱ期、高/中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AFP<400μg·L^(-1)、无微血管侵犯、无肝硬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患者生存率为78.79%,HBsAg阳性、TNM分期Ⅲa期、低/未分化、AFP≥400μg·L^(-1)、有肝硬化、MCM4蛋白阳性表达均为肝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HR=4.026、5.767、6.430、6.874、4.496、7.588,P<0.05);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患者1 a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癌组织MCM4蛋白表达与HBsAg、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AFP水平、微血管侵犯、肝硬化有关,且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可降低患者生存率。
王超王彦玲李丽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分子伴侣蛋白CCT4、CCT8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中含有TCP1复合物的伴侣蛋白4(CCT4)、CCT8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手术治疗的HCC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T4、CCT8 mRNA和蛋白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CCT4、CCT8 mRNA表达对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T4、CCT8 mRNA表达水平对HCC患者死亡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HCC患者癌组织中CCT4、CCT8阳性率分别为74.60%(94/126)、72.22%(91/126),高于癌旁组织的7.94%(10/126)、6.35%(8/126)(χ^(2)/P=115.522/<0.001,114.612/<0.001);HCC患者癌组织中CCT4、CCT8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t/P=49.089/<0.001,57.995/<0.001);肿瘤最大径≥5 cm、CNLC分期Ⅱ~Ⅲ期的HCC癌组织中CCT4、CCT8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肿瘤最大径<5 cm、CNLC分期Ⅰ期(t/P=29.970/<0.001,20.331/<0.001,29.046/<0.001,20.777/<0.001)。CCT4 mRNA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为40.00%(24/60),低于低表达组的63.64%(42/66)(Log rankχ^(2)=9.257,P=0.002);CCT8 mRNA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为35.48%(22/62),低于低表达组的68.75%(44/64)(Log rankχ^(2)=18.720,P<0.001)。肿瘤最大径≥5 cm、CNLC分期Ⅱ~Ⅲ期、CCT4 mRNA高表达、CCT8 mRNA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768(1.238~2.526),1.611(1.175~2.209),1.859(1.330~2.599),1.775(1.275~2.473)]。癌组织CCT4、CCT8 mRNA表达水平及二者联合评估HCC患者死亡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21(0.682~0.961)、0.736(0.486~0.983)及0.881(0.788~0.967),二者联合的AUC大于CCT4、CCT8 mRNA表达水平单独评估的AUC(Z=3.895、4.083,P均<0.001)。结论HCC中CCT4、CCT8表达上调,与CNLC分期、肿瘤最大径相关,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对HC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高旭彤陈丹李琳郭晶孙慧张峰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肝移植术前免疫治疗与肝癌组织三级淋巴结构丰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明确肝移植术前免疫治疗与肝癌组织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丰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肝脏移植中心149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对每例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TLS评分。依据降期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初始符合米兰标准组(35例),超出米兰标准无降期治疗组(38例),降期成功组(33例),降期未成功组(43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验证免疫治疗与TL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整体队列进行生存分析后发现,瘤内TLS丰度高的患者,其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显著高于瘤内TLS丰度低的患者(P<0.05),对所有接受降期治疗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后发现,降期成功组复发风险明显低于降期未成功组(P<0.05)。对降期成功组进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后发现,术前免疫治疗会显著影响瘤内TLS丰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所有接受免疫治疗患者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后发现,降期成功组瘤内TLS丰度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免疫治疗降期成功可改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预后,其机制可能是术前免疫治疗能增加肝癌患者瘤内TLS丰度。
何玮乔张全保顾言阁陶一峰沈丛欢李瑞东李建华王正昕
关键词:肝癌肝移植免疫治疗
肝癌组织中KDM2A、AGR2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赖氨酸脱甲基酶2A(KDM2A)、前梯度蛋白2(AGR2)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治疗的147例肝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KDM2A、AGR2表达;采用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经过门诊复诊或电话对患者进行为其3年的术后随访;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肝癌组织中KDM2A、ACR2表达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KDM2A、ACR2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昊KDM2A与AGR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占比高于二者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占比(P<0.05),二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正相关趋势(P<0.05);KDM2A、ACR2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患者在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AFP水平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共有5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9.46%,其中KDM2A阴性表达生存率(44/53,83.02%)高于其阳性表达生存率(45/94,47.87%),ACR2阴性表达生存率(36/41,87.81%)高于其阳性表达生存率(53/106,50.00%)(P<0.001);肿瘤直径≥5cm、肿瘤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KDM2A与AGR2阳性表达均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KDM2A、AGR2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占比更高,其表达情况与肝癌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AFP水平有关,其中KDM2A阴性表达生存率为83.02%,ACGR2阴性表达生存率为87.81%,均高于二者阳性表达生存率。
李怀阳李永波陈茂慧
关键词: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胆碱激酶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
2025年
目的:分析胆碱激酶α(CHK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干扰CHKA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mRNA水平,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CHKA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翻译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HK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探究肝癌组织中CHKA的表达与常见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细胞实验部分,构建CHKA短发夹RNA(shCHKA)慢病毒及其对照慢病毒(shNC)并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分为shCHKA组、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CCK-8试剂盒用于检测干扰CHKA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HKA在肝癌组织中mRNA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显著上调;此外,CHK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P=0.016)以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0.038)等相关;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证实,沉默CHKA的表达能够明显下调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侵袭能力。分子机制实验结果提示,干扰CHKA能够影响肝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而调控其生物活性。结论:CHKA参与了肝癌的进展过程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预后检测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用于临床诊疗。
吕永亮王凯
关键词:肝癌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
circ_0044516与miR-338-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转移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circ_0044516与miR-338-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转移的关系。方法:取58例肝癌患者术中切除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肝组织,qRT-PCR法检测circ_0044516、miR-338-3p的相对表达量;分析circ_0044516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rc_0044516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44516与miR-338-3p的靶向调控作用。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分为小干扰circ_0044516(si-circ_0044516)组及其阴性对照(si-NC)组2组,si-circ_0044516+miR-338-3p抑制剂组、si-circ_0044516+抑制剂阴性对照(I-NC)组2组;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结果:与癌旁正常肝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circ_0044516的相对表达量升高,miR-338-3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circ_0044516高表达肝癌患者门静脉侵犯占比高、Edmondson分级增加、TNM分期升高(P<0.05)。circ_0044516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好(P=0.021)。circ_0044516可靶向调控miR-338-3p的表达。干扰circ_0044516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率,减少迁移及侵袭细胞数;与si-circ_0044516+I-NC组比较,si-circ_0044516+miR-338-3p抑制剂组细胞增殖率升高,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增多(P<0.05)。结论:干扰circ_0044516表达可通过促进miR-338-3p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翟渊鹏王谦
关键词:肝癌细胞增殖迁移

相关作者

姚登福
作品数:609被引量:1,32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肝癌组织 肝细胞性肝癌
窦科峰
作品数:911被引量:4,246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癌 肝细胞
陈孝平
作品数:770被引量:5,350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邱历伟
作品数:183被引量:41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 肝癌组织 癌变过程 IGF
吴信华
作品数:157被引量:35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癌变过程 肝细胞 肝癌组织 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