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1篇“ 股骨缺损“的相关文章
- cBMSCs-Gel-nHAP对犬股骨缺损模型修复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 股骨骨干骨折是犬骨外伤疾病发生过程中多发的类型之一。间充质干细胞应用骨缺损部位上的局限性在于细胞悬液无法固定在骨缺损部位。本研究旨在进一步验证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MSCs)与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Gel-nHAP)的...
- 马梓航李守军贾坤
- 关键词:明胶羟基磷灰石骨缺损
- PaproskyⅠ~Ⅲ型股骨缺损患者SL-PLUS MIA柄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中远期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PaproskyⅠ~Ⅲ型股骨缺损患者采用SL-PLUS MIA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12月采用SL-PLUS MIA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44例PaproskyⅠ~Ⅲ型股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31~76岁,平均57.7岁。翻修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27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17例。髋关节Harris评分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为54(48,60)分、感染患者为43(37,52)分。股骨缺损Paprosky分型:Ⅰ型32例,Ⅱ型9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定期随访,完成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X线片评估、股骨柄生存率分析,以及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感染患者手术时间95~215 min,平均125.0 min;术中输血量400~1800 mL,平均790.0 mL。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手术时间70~200 min,平均121.0 min;术中输血量400~1400 mL,平均721.7 mL。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10.0年,平均7.4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为88(85,90)分、感染患者为85(80,88)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影像学复查示,25例新植入股骨柄远端未越过原柄末端,所有股骨柄均获得骨性固定。2例出现股骨柄下沉,1例股骨柄近端外侧出现透亮线。以假体无菌性松动定义终点事件,股骨柄10年生存率为100%;以任意原因导致治疗失败为终点事件,假体生存时间为(111.70±3.66)个月,7年生存率为95.5%;感染患者7年生存率为94.1%,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为96.3%。术后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假体相关并发症2例,1例假体无菌性松动、1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复发。结论PaproskyⅠ~Ⅲ型股骨缺损患者采用SL-PLUS MIA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中远期疗效可靠。
- 努尔艾力江·玉山李亦丞郭晓斌吾湖孜·吾拉木赵旭军徐志勇张晓岗曹力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翻修股骨缺损中远期疗效
- 高性能蚕丝/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在股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骨骼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硬组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结构支撑作用,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0岁及以上人群中与骨骼有关的慢性健康问题更是日益增多。在医学领域,骨再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在严重骨折或缺损的情况下...
- 贾睿
- 关键词:平板丝聚乳酸骨组织工程成骨分化免疫调节
- 同步辐射成像比较两种不同骨修复材料修复兔股骨缺损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Bio-oss骨粉、奥邦骨修复材料均为常用的骨修复材料,但其对兔股骨缺损后修复效果的系统性评价鲜有报道。目的:利用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技术和组织病理学染色相结合,系统评价Bio-oss骨粉和奥邦骨修复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3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2)与实验组(n=20),均于一侧股骨体部外侧面建立2个大小为4 mm(洞空直径)×6 mm(洞孔深度)的洞穿型骨膜骨质缺损,对照组填充生理盐水,实验组其中一个骨缺损部位植入Bio-oss骨粉,另一骨缺损部位植入奥邦骨修复材料。术后8周,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价2种材料修复材料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术后8周,实验组骨损伤修复区伤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化脓等症状,动物行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②影像学检查:术后8周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Bio-oss骨粉植入后骨粉周围存在大量的新生骨组织,骨缺损空腔较大,未被新生骨组织完全填充;奥邦修复材料植入后可见骨缺损腔内围绕修复材料形成了大量的新生骨组织;三维重建显示,两种骨填充材料都能与局部骨创面组织接触,促进周围成骨分化成新生骨组织和血管形成,达到骨修复效果,其中奥邦骨修复材料周围新生骨与周围骨组织连接更紧密。256 iCT扫描显示,奥邦骨修复材料侧术后8周CT值高于Bio-oss骨粉侧(P<0.05);③组织病理学:术后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Bio-oss骨粉侧骨粉周围可见新生骨组织,奥邦骨修复材料侧材料周围可见由骨基质形成的骨组织,新生骨组织完整、连贯,已有部分新生骨侵入到奥邦骨粉材料内部;④结果表明,奥邦骨修复材料能促进新生骨的生成和损伤修复;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技术与传统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相呼应,是评价骨粉修复成效的良好方法。
- 孙莲莲刘永超王志兴
- 关键词:骨修复材料BIO-OSS骨粉股骨缺损
- 载二甲双胍PLGA/HA支架复合BMSCs植入对兔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观察
- 2023年
- 目的 观察载二甲双胍(Met)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羟基磷灰石(HA)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植入对兔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自新西兰兔双侧股骨中段获取BMSCs培养传代,分别以0、0.1、1、10 mmol/L的Met处理BMSCs,检测BMSCs活力及成骨分化能力,筛选Met适宜作用浓度。采用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PLGA/HA支架和PLGA/HA/Met支架,将BMSCs分别与2种支架复合,Hochest染色观察BMSCs的黏附增殖情况。将16只新西兰兔采用钻孔法构建兔股骨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Blank组、PLGA/HA组、PLGA/HA/BMSCs组、PLGA/HA/Met/BMSCs组,每组4只;Blank组不做任何处理,PLGA/HA组植入PLGA/HA支架,PLGA/HA/BMSCs组植入复合1×10^(6)个BMSCs的PLGA/HA支架,PLGA/HA/Met/BMSCs组植入复合1×10^(6)个BMSCs载Met的PLGA/HA支架。支架植入术后4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支架植入术后8周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组织切片骨化程度,采用RT-PCR法检测缺损处骨组织中的CollagenⅠ、RUNX-2 mRNA。结果 Met可激活BMSCs并促进其成骨分化,浓度为1 mmol/L时,其促进成骨分化作用最佳。BMSCs可与PLGA/HA支架及PLGA/HA/Met支架黏附并在其内增殖。支架植入术后4周,Blank组、PLGA/HA组、PLGA/HA/BMSCs组、PLGA/HA/Met/BMSCs组血清骨钙素水平依次增高(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8周,四组股骨缺损处骨痂渐明显且骨缺损渐缩小,碱性磷酸酶染色蓝色面积依次增加且渐深,股骨缺损处CollagenⅠ、RUNX-2 mRNA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均<0.05)。结论 Met可激活BMSCs并促进其成骨分化,PLGA/HA支架可作为Met的载体和缓释体,将Met和BMSCs装载于PLGA/HA支架构建PLGA/HA/Met/BMSCs支架可更好地促进兔股骨缺损的修复。
- 韩俊柱王旭东安笑言夏启鑫
- 关键词:二甲双胍人工骨骨缺损
- 过表达miR-378a修饰rBMMSCs复合胶原蛋白海绵支架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通过观察过表达miR-378a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rBMMSCs)在胶原蛋白海绵(Collagensponge,CS)支架上的生长...
- 孙皓
- 关键词:股骨缺损微小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蛋白海绵
- 对不同Paprosky分型股骨缺损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肢体长度差异的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Paprosky I型、II型和IIIA型3种股骨骨缺损患者术前及使用一体型股骨柄翻修术后下肢不等长(LLD)的改善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使用一体型Wagner SL股骨柄行髋关节翻修获得5年及以上随访的患者58例(58髋);其中男15例,女43例;年龄29~91(68.3±8.9)岁。根据术前及术中的情况,确定骨缺损的分型。根据股骨侧缺损情况将病例分为3组,分别为PaproskyⅠ型(Ⅰ组)、PaproskyⅡ型(Ⅱ组)、PaproskyⅢA型(Ⅲ组)。患者复查随访包括临床功能评分、影像学检查、Harris评分。通过与患者术后影像学资料对比,评估假体的固定情况,测量双下肢肢体长度。结果随访时间为5~10(7.6±1.6)年。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44.5±14.0)分;术后Harris评分为(86.6±6.2)分(P<0.05)。Ⅰ组为17例;Ⅱ组为32例;Ⅲ组为9例。3组之间年龄、体质指数、术前和术后Hari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前LLD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Ⅰ组(1.38±0.78)cm;Ⅱ组为(1.84±0.81)cm;Ⅲ组为(2.68±1.19)cm。3组术后LLD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Paprosky股骨骨缺损的逐级增加,LLD也逐渐增加。Wagner SL用于处理PaproskyⅠ型、Ⅱ型及ⅢA型股骨缺损可以获得良好的中期效果,肢体长度也得到较好平衡。
- 徐海军胡家朗熊文陈明勘武生
- 关键词:假体和植入物
-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合并Paprosky Ⅳ型股骨缺损的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一例
- 2023年
- 本文作者来自俄罗斯库尔干Ilizarov国家创伤和矫形医学研究中心,其骨关节感染科建科50多年,分脊柱感染、关节感染和肢体感染3科,位于独立的感染楼内。由于病房、手术室、换药室都和普通骨科分开,最大程度避免了患者交叉感染。作者分享1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传统柄翻修成功,有一定借鉴意义,供中国同行参考。
- Artem M.ErmakovNikita I.RozhkovAleksandr S.TriapichnikovAndrei N.Koiushkov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假体感染
- 过表达miR-378a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对大鼠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究过表达miR-378a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复合胶原蛋白海绵(CS)支架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BM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使用过表达miR-378a的慢病毒及阴性空载慢病毒转染BMMSCs,将转染细胞分为3组:过表达miR-378a转染BMMSCs组(LV-miR-378a组)、阴性对照慢病毒转染BMMSCs组(LV-miR-NC组)、未转染BMMSCs组(对照组),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制备转染细胞与CS支架的复合物,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支架的相容性。建立SD大鼠股骨缺损回植模型,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5):LV-miR-378a+CS组(植入过表达miR-378a慢病毒的BMMSCs复合CS支架)、LV-miR-NC+CS组(植入阴性空载慢病毒转染的BMMSCs复合CS支架)、CS组(只植入CS支架)。术后第8周,使用CO_(2)吸入法处死SD大鼠,取手术侧股骨样本进行大体观察、微型CT扫描重建,定量分析骨密度(BMD)及骨体积分数(BV/TV),并采用HE、Masson及骨桥蛋白(OP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修复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BMMSCs细胞表型显示,细胞表面抗原CD44阳性表达率95.5%,CD29阳性表达率94.7%,而CD45阳性表达率0.8%,CD34阳性表达率0.7%。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效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V-miR-378a组和LV-miR-NC组转染效率明显增高(P<0.05),而LV-miR-378a组与LV-miR-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S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空洞结构,两组细胞与CS支架共培养7 d后,LV-miR-378a组较LV-miR-NC组细胞在支架材料表面铺展区域更大,细胞呈团簇状生长,伸出的伪足更多。大体观察结果显示,术后8周,LV-miR-378a+CS组骨缺损区修复较为完全,LV-miR-NC+CS组及CS组骨缺损中心均可观察到未完全矿化的新生骨质,且CS组仍可见缺损区大致轮廓。微型CT三维重建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术后8周,LV-miR-378a+CS组骨缺损区修复效果优于其余两组,新骨沉积量较多,
- 孙皓蒲胤瑄刘佳林吾凡别克・巴合提都曼别克・阿曼台韩祥祯何惠宇
- 关键词:微小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 功能化仿生骨膜的构建及其在大鼠股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背景:因创伤、感染、肿瘤等因素导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约600万人。虽然骨组织具有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但无法实现大段骨缺损的自我修复,传统修复方法因各种原因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前,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多聚焦于...
- 李晓明
- 关键词:骨膜骨缺损巨噬细胞
相关作者
- 裴国献

- 作品数:813被引量:5,387H指数:3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三维重建
- 王臻

- 作品数:546被引量:2,369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骨肿瘤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骨缺损 骨移植
- 江汕

- 作品数:96被引量:3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骨 骨修复 血管化 骨缺损 大段骨缺损
- 王簕

- 作品数:120被引量:66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队列研究 骨缺损 骨修复 组织工程骨 手术治疗
- 赵培冉

- 作品数:53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骨 骨修复 富血小板血浆 骨缺损 血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