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74篇“ 肺保护“的相关文章
- 肺切除术中肺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肺切除术中常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或支气管封堵器实现双肺隔离通气,可保护非术侧肺不受污染,并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但因其为非生理性通气方式,常会造成双肺不同程度的损伤。术中非术侧肺持续通气,其损伤常与气道压、潮气量、吸入氧浓度(FiO_(2))等有关;术侧肺损伤与手术操作引起的炎症反应、反复萎陷复张导致的氧化应激以及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等有关。肺损伤一旦发生,会影响病人转归,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生活质量。该文主要概述目前肺切除术中肺保护策略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围术期肺保护策略提供思路。
- 刘骐毓王华娟刘倩宋俊杰王莹
- 关键词:肺切除术单肺通气炎症反应肺保护
- 肺移植领域中肺保护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肺移植手术经过20年的发展,在我国已逐渐成为一项常规的手术,心肺移植案例也逐年增加[1-2]。这一领域备受关注,尤其是对肺器官的保护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在肺移植领域中,肺保护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外肺灌注提升供肺质量;新保存液研发减少器官转运过程中的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细胞与基因治疗增强肺抗损伤能力;优化机械通气策略与术后及时拔管减轻通气相关的损伤;优化免疫调节策略降低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肺存活率;使用抗血管渗透药物减少血管渗出;缺氧预处理提升移植肺对损伤的耐受性。这些进展共同提高了移植成功率和肺功能恢复。
- 时将杨超彭桂林韦兵刘梦杨徐鑫何建行
- 关键词:肺移植移植肺肺保护排斥反应保存液
- 吸入麻醉药的肺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急性肺损伤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促使人们不断探索预防和治疗措施。肺损伤是多种机制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最严重的肺损伤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近年来,吸入麻醉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在手术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镇痛、镇静的作用,还可以对心、脑、肺、肾、肝等重要脏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为手术过程中的器官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为七氟烷、异氟烷、地氟烷。深入探索吸入麻醉药的肺保护机制,将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关露露王玲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麻醉药肺保护作用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老年急诊手术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患者肺动态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行急诊手术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所有入选病例术中均行全麻机械通气,对照组选择常规通气模式,观察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动态顺应性、氧合功能、炎症指标与并发症。结果 术中30min,两组患者的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eak,Ppeak)水平较术前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肺动态顺应性(pulmonary dynamic compliance,Cdyn)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h,两组患者的Pmean、Ppeak水平较术中30min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Cdyn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的血清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_(2))、动脉氧分压(arterial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P(A-a)DO_(2)]水平较术前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观察组患者的Sp O_(2)和Pa 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a)D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较术前显著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CRP、WBC水平较术后24h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94% vs.25.40%)(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急诊手术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动态顺应性与氧合功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发挥肺保护作用。
- 徐忠楠高巨
- 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老年急诊手术氧合功能
-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 2024年
- 单肺通气技术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通气技术,因具有分隔双肺、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胸科手术中。单肺通气时双肺长时间处于异常生理状态,单侧机械通气、肺内分流等带来的低氧血症、急性肺损伤问题不容忽视。围术期器官保护是麻醉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改善预后、保护器官功能等作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展进行阐述,以指导临床上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更好地保护围手术期患者的器官功能。
- 高思思黄泽汉
- 关键词:单肺通气
- 盐酸戊乙奎醚对单肺通气患者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 2024年
-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单肺通气患者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并择期实施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输注生理盐水,研究组输注盐酸戊乙奎醚,比较两组患者Cdyn、TNF-α、IL-8、IL-10浓度、PPC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呼吸力学指标Ppeak、Cdyn在T1、T2、T3时间点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O2、PaCO2、RI、OI在T3、T4时间点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T4时间点TNF-α浓度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T2、T3时间点IL-8浓度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T2、T3时间点IL-10浓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对于减轻单肺通气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术后肺功能效果较为显著,利于康复,推荐临床应用。
- 施静怡杨雨顺朱忠权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肺通气肺保护
- 基于驱动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驱动压(Pd)个体化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的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OLV)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胸腔镜手术婴儿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驱动压力组(DP组),每组30例。于OLV期间,比较两组婴儿人工气胸前(T0)、人工气胸后10 min(T_(1))、人工气胸后30 min(T_(2))、人工气胸后60 min(T_(3))和人工气胸结束(T4)时的MAP、HR、潮气量(Vt)、PEEP、Pd、气道峰压(Ppeak),肺静态顺应性(Cs),以及人工气胸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在各时间点上的MAP、HR和V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儿在T_(1)、T_(2)和T_(3)时的Pd和Ppeak均升高,Cs降低(P<0.05),在T_(2)时的Pa O_(2)和OI降低,Pa CO_(2)升高(P<0.05)。与C组相比,DP组在T_(1)、T_(2)和T_(3)时的Pd和Ppeak更低,PEEP和Cs更高(P<0.05),在T_(2)时Pa O_(2)和OI更高(P<0.05),Pa CO_(2)和FiO_(2)无明显差异(P>0.05)。OLV期间,DP组需要通气补救2例(6.9%)低于C组9例(32.4%)(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驱动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个体优化婴儿OLV中PEEP设置,改善通气侧肺部顺应性和氧合。
- 黄伟坚李洋王海彦刘晶罗辉胡祖荣
- 关键词:呼气末正压单肺通气婴儿胸腔镜
- 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该院行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模式,实验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模式,比较不同通气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T_(1))、单肺通气1 h(T_(2))、手术完毕时(T_(3))和术后24 h(T_(4))的p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和T_(4)时点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T_(1)、T_(2)和T_(3)时点的静态肺顺应性(Cs)、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T_(1)时点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T_(3)和T_(4)时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高于实验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气量(VT)6 mL/kg+100.00%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正压5 cmH_(2)O+肺复张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能够明显降低术中气道压力,减轻炎症反应,提高通气安全性。
- 胡春晖陈超孙振涛
- 关键词:人工气胸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肺复张炎症反应
- 肺超声指导个体化肺保护通气对老年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肺超声指导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患者术后肺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全麻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老年患者80例,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的肺保护性通气组(P1组,40例)和基于肺超声实施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组(P2组,40例)。P1组,低潮气量(VT)为6ml/Kg、持续PEEP为5cm H2O、手法膨肺(即每30min做一次维持吸气压力30cmH2O的持续肺复张15s);P2组,在P1组的基础上基于肺超声获取最佳PEEP值和肺复张膨肺压力值实施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两组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0)、全麻拔管后30min(T1)、术后1d(T2)、术后3d(T3)、术后7d(T4)监测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呼吸频率(RR)、屏气时间、C-反应蛋白(CRP)浓度、简明精神状态评估(MMSE)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与T0时点比较,P1组T4时点OI、MMSE评分、憋气时间明显降低或缩短,RI、CRP、RR明显升高或增快(P<0.05)。与P1组比较,T1至T4时点P2组OI明显升高、RI明显降低(P<0.05);T2至T4时点P2组CRP明显降低、憋气时间明显延长、RR明显减慢(P<0.05);T3、T4时点P2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天数P2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P2组[2例(5.9%)]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肺超声实施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更利于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功能保护,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 李长松陈鲁于大朋刘新法王宏刚姜琳
- 关键词:老年患者肺功能
- 术前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胸腔镜下OLV肺叶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SGB;对照组患者不做穿刺操作。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T_(0))、OLV开始前(T_(1))、OLV开始后30 min(T_(2))、OLV开始后60 min(T_(3))、术毕(T_(4))、拔管后30 min(T_(5))时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参数和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各时间点2组患者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以及pH值。分别于T_(0)、T_(3)、T_(5)时,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记录患者术后SGB相关并发症及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_(1)、T_(2)、T_(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显著低于T_(0)时(P<0.05);T_(4)和T_(5)时的MAP和HR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其他时间点间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患者的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2)、T_(3)时,观察组患者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2组患者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T_(5)各时间点2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2)、T_(3)时的气道峰压(Ppeak)、呼吸频率(RR)显著高于T_(1)和T_(4)时,潮气量(TV)显著低于T_(1)和T_(4)时(P<0.05);T_(2)、T_(3)时,观察组患者的Ppeak、T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T_(4)时,2组患者的Ppea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2组患者的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 赵月韩丽赵李红杨芬谢阳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肺保护
相关作者
- 邱海波

- 作品数:789被引量:6,945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ARDS 感染性休克
- 刘迎龙

- 作品数:590被引量:2,579H指数:2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肺动脉高压 体外循环
- 张秀和

- 作品数:102被引量:2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灌注 肺保护
- 王强

- 作品数:381被引量:1,292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肺损伤
- 张柏民

- 作品数:61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炎症反应 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