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5 篇“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的相关文章
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2023年 目的探讨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A-aDO_(2))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NRDS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4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龄和动脉 血气指标[A-aD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比较观察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动脉 血气指标,统计观察组患儿撤机后的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撤机后生存和死亡患儿的动脉 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胎龄(30.00±1.00)周小于对照组的(34.00±1.00)周,A-aDO_(2)(45.68±13.42)mm Hg(1 mm Hg=0.133 kPa)、RI(5.22±0.86)高于对照组的(18.65±1.56)mm Hg、(0.78±0.28),OI(178.63±8.47)mm Hg低于对照组的(330.64±7.56)mm Hg,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2 d后、撤机前的A-aDO_(2)、OI、RI比较,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2 d后、撤机前A-aDO_(2)、RI依次降低,OI依次升高,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撤机后生存41例,死亡5例。观察组撤机后生存患儿的A-aDO_(2)(20.58±10.45)mm Hg、RI(1.15±0.13)低于死亡患儿的(46.50±8.56)mm Hg、(4.58±0.28),OI(389.36±5.64)mm Hg高于死亡患儿的(175.44±7.56)mm Hg,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DO_(2)可评估NRDS患儿的病情,能作为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罗丹 薛凤莲 陈晓东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与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P(A-a)O2﹞与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AP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168例疑似患有AP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这些患者均进行CT肺动脉 造影(CTPA)检查,将其中确诊患有APE的91例患者设为肺栓塞组,将其中77例无APE的患者设为非肺栓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A-a)O2及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肺栓塞组患者的P(A-a)O2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非肺栓塞组患者,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8例患者中,P(A-a)O2≥50 mmHg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为86.81%,P(A-a)O2<50 mmHg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4.68%,二者相比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500μg/L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为91.21%,血浆D-二聚体水平<500μg/L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为10.39%,二者相比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患者的P(A-a)O2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会显著升高,通过检测P(A-a)O2及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APE。 张娟 王萍 周洁 吴国霞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血浆D-二聚体 分子标志物 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观察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A-aDO2)的影响。方法将105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n=5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频通气+抗生素阶梯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A-aDO2、FiO2、PaO2、PaCO2、SaO2等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A-aDO2、FiO2、PaO2、PaCO2、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aDO2、FiO2、PaO2、PaCO2、SaO2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A-aDO2,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霞 周巍玲 任晓红 刘银娜 李萍关键词:高频通气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利用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监测评估三种氧疗方式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疗效的研究 目的:目前,临床上针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需要有效的氧疗,但选择何种氧疗方式仍尚存争议。本研究通过观察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differential pressure of alveoli-arterial oxyge... 郝现伟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面罩吸氧 无创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和氧合指数动态监测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A-a DO2)和氧合指数(OI)动态监测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3例作为观察组,按照APACHE-Ⅱ评分分为观察组A(<20分)、观察组B(20分≤评分<40分)和观察C组(≥40分),另选取20例同期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以及对照组A-a DO2和OI水平。观察组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6 h、12 h、24 h和48 h A-a DO2和OI的动态变化。依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A-a DO2/体表面积和OI/体表面积水平。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和对照组A-a DO2/体表面积和OI/体表面积水平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两组间也存在显著差 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间A-a DO2/体表面积和OI/体表面积水平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两个时间点间也存在显著差 异(P<0.05);本组患儿病死率为11.11%,治疗前存活组A-a DO2/体表面积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而OI/体表面积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C病死率分别为5.00%、8.00%和22.22%。结论:A-a DO2和OI动态监测可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对死亡风险判断也有指示作用。 张丽 郝现伟 李小亮 郭义军关键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氧合指数 重症肺炎 动态监测 标准化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与氧合指数对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A-aDO_2)和氧合指数(OI)对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儿100例,设为观察组,再依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分将其分为A组(APACHEⅢ评分<20分)、B组(20分≤APACHEⅢ评分<40分)和C组(APACHEⅢ评分≥40分)。另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重症肺炎患儿予以常规治疗措施。在对照组受试者于入组时,观察组患儿于入组时,治疗6、12、24、48 h后行动脉 血气分析,计算各组、各时点的标准化A-aDO_2和OI水平。记录患儿存活情况,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的标准化A-aDO_2和OI水平,分析APACHEⅢ评分与标准化A-aDO_2和OI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A组、B组、C组标准化A-aDO_2水平依次升高,标准化OI水平依次降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入组时及治疗后6、12、24、48h的顺序,标准化A-aDO_2水平依次降低,标准化OI水平依次升高,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PACHEⅢ评分与标准化A-aDO_2水平呈正相关性(r=0.60,P<0.05),而与标准化OI水平呈负相关性(r=-0.52,P<0.05)。结论标准化A-aDO_2和OI对于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APACHE-Ⅱ评分及标准化A-aDO_2水平越高、OI水平越低,可能反映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方瑜 金珍珍 何新霞关键词:重症肺炎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氧合指数 肺泡 血动脉 氧分压 差 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肺栓塞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肺泡 血动脉 氧分压 差 (PA-aO_2)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1例(肺栓塞组),临床表现与肺栓塞相似但排除肺栓塞者40例(非肺栓塞组)。患者入院7 d检测PA-aO_2与D-二聚体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栓塞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2 589.6±265.6)μg/L,PA-aO_2(34.3±5.6)mm Hg。非肺栓塞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435.8±12.8)μg/L,PA-aO_2(18.6±5.1)mm Hg。肺栓塞组PA-aO_2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肺栓塞组(均P<0.05)。PA-aO_2>50 mm Hg者发生肺栓塞34例,PA-aO_2<50 mm Hg者发生肺栓塞6例,二者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500μg/L者发生肺栓塞35例,D-二聚体<500μg/L者发生肺栓塞5例,二者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aO_2联合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能更好地提高诊断率,尤其对于PA-aO_2高于50 mm Hg同时D-二聚体超过500μg/L的患者,要引起重视。 袁果关键词:肺栓塞 D-二聚体 D-二聚体联合肺泡 血动脉 氧分压 差 检测在诊断全麻术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联合肺泡 血动脉 氧分压 差 检测在诊断全麻术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栓塞患者41例,并与通过肺动脉 造影排除肺栓塞者40例,比较肺栓塞组与非肺栓塞组患者PA-aO_2和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不同PA-aO_2水平和不同D-二聚体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肺栓塞组PA-aO_2显著高于非肺栓塞组(P<0.05),同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肺栓塞组(P<0.05),PA-aO_2>50mm Hg者发生肺栓塞的比率显著高于PA-aO_2<50mm Hg者(P<0.05),D-二聚体>500 ug/L者发生肺栓塞的比率显著高于D-二聚体<500 ug/L者(P<0.05),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158。结论 PA-aO_2联合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能更好的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PA-aO_2高于50mm Hg,同时D-二聚体超过500ug/L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王蕾 高秋菊 刘瑞华 李双保关键词:D-二聚体 肺栓塞 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A-a DO_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医治的92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试验组行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治疗,对照组行普通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A-a DO_2),动脉 血氧分压 (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氧浓度(FiO_2),及动脉 血氧饱和度(SaO_2)等变化情况,并对治疗效果、死亡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再上机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2%(P〈0.01);试验组患儿再上机率、死亡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7 d两组患儿PaO_2及SaO_2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FiO_2、A-a DO_2、Pa CO_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试验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在降低患儿A-a DO_2、改善肺功能、降低死亡率,及提高总体疗效方面效果均非常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郭义军 郝现伟 张丽 李小亮关键词:高频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新生儿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的影响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下不同吸入氧浓度(FiO2)对新生儿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的影响。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控制呼吸的新生儿手术100例,随机分为A组(FiO2=40%)、B组(FiO2=60%)、C组(FiO2=80%)、D组(FiO2=100%),每组25例。从给氧去氮开始,分别吸入相应的FiO2。于插管前(T0)、麻醉诱导后30min(T1)及手术结束时(T2)采集动脉 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结果各组患儿均未出现低氧血症,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随着FiO2的升高而升高,与其他组相比T1、T2时A组的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最低(P<0.05)。结论新生儿气管插管全麻时FiO2越高,则肺泡 -动脉 氧分压 差 也随之升高。 吴裕超 孙志鹏 向强 董斌关键词:新生儿 氧浓度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