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篇“ 肺良性疾病“的相关文章
几种术中冰冻容易误诊的良性疾病
2023年
结节术中冰冻数量日益增长的今天,病理医师了解一些容易混淆的良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利于避免因病理误诊导致的手术方式选择错误以及因此可能引发的医疗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
朱皓皞任光玉温剑峰
关键词:冰冻切片误诊肺部疾病病理诊断
简易单向式完全胸腔镜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被引量:5
2018年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已被国内、外胸外科医师普遍使用,包括亚叶切除术、叶切除术和全切除术。近年来,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术较好地解决了裂发育不全所致的中转开胸手术,使完全胸腔镜手术技术逐渐丰富。
陈洋杨春鹿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良性疾病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良性疾病患者96例,患者收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2016年1月5日,将96例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良性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8.01±2.51)d]、VAS评分[(2.75±1.20)分]、术中失血量[(125.15±30.15)m L]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良性疾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总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良性疾病患者实施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邓雄沈学远何刚
关键词:肺良性疾病
全胸腔镜与开胸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VATS)与开胸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叶切除治疗的70例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VATS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18~71(41.3±6.4)岁,行全胸腔镜叶切除术;开胸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9—72(42.4±5.6)岁,行传统开胸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开胸组与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镇痛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病变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王俊峰代雨付玉东阚强波吉红波侯波李明学赵章勇
关键词:胸腔镜开胸手术肺叶切除术肺良性疾病
单操作孔胸腔镜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叶切除术对治疗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对48例良性疾病患者施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叶切除术,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47.4岁,行右上叶切除术10例,右中叶切除术5例,右下叶切除术5例,左上叶切除术8例,左下叶切除术20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组中2例因血管鞘周围淋巴结包绕分离动脉分支出血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47.2±50.4)min,术中失血量(160.2±25.3)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4.8±2.8)d,术后住院时间(7.4±1.9)d。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持续漏气2例,部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诊断:支气管扩张症17例,炎性假瘤11例,结核9例,真菌感染4例,隔离症3例,囊肿2例,脓肿1例,错构瘤1例。48例经门诊或电话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李广斌赵军倪斌李畅徐春马海涛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良性疾病
全胸腔镜下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胸腔镜微创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对32例良性疾病患者行胸腔镜下叶切除术。右上叶切除9例,右下叶切除3例,右中叶切除2例。左上叶切除10例,左下叶切除8例。结果 32例患者31例在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患者采取经肋间辅助小切口叶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未出现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脓胸、不张等并发症。结论全胸腔镜(VATS)叶切除术能让更多良性疾病患者接受外科治疗,达到良性疾病治疗的微创化。
韩毅肖宁刘志东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良性疾病肺叶切除术
全胸腔镜叶切除治疗良性疾病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叶切除术(VATS)治疗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总结47例采用胸腔镜叶切除治疗的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气管扩张18例,多发囊肿6例,结核瘤6例,炎性假瘤10例,曲霉菌病4例,隔离症3例。结果 3例(6.38%)因为动脉血管严重粘连或术中分离出血,镜下处理困难而中转开胸行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余44例全胸腔镜下完成:切除范围包括右上叶5例,右中叶3例,右中上叶2例,右中下叶1例,右下叶10例,左上叶7例,左下叶13例,左下叶+舌段3例。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并发症7例(14.89%):不张1例,持续漏气(>10 d)3例(引流10~18 d后自愈),心律不齐3例。平均手术时间172 min(86~269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48 ml(100~1200 ml),术后平均总引流量781 ml(200~2200 ml),术后平均引流管保留时间4.25 d(3~18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91 d(6~20 d)。结论全胸腔镜叶切除治疗良性疾病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
郭永庆梁朝阳刘德若石彬田燕雏宋之乙张海涛陈京宇王在永鲍彤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良性疾病
胸腔镜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3月~2012年7月采用胸腔镜叶切除术治疗的37例良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和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全胸腔镜手术28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9例。平均手术时间178(55~275)min;术中出血平均420(30~1300)ml;术后总引流量平均1420(160~480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5(4~27)d。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持续漏气1例,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叶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有叶切除适应证的良性疾病患者,可以作为主要的手术方式。
郑轶峰姜建青杨列俞永康李卫郑秀山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良性病变
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86例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胸叶切除术组(开胸组)和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术组(胸腔镜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疼痛评分、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平均手术时间上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胸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在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叶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疾病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张亮刘永煜赵翔
关键词:肺良性疾病
切除术治疗32例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分析我院胸外科1994年6月-2006年10月因良性疾病而接受全切除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40岁以上2...
沈健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蒲强
作品数:93被引量:860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肺癌 全胸腔镜 单向式 电视胸腔镜
车国卫
作品数:293被引量:3,209H指数:3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肺癌患者 预后
王允
作品数:151被引量:1,490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肺癌 胸腔镜 食管癌 手术治疗
寇瑛琍
作品数:62被引量:448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胸腔镜 食管癌 食管肿瘤 外科
刘伦旭
作品数:378被引量:4,527H指数:3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