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9篇“ 肾占位性病变“的相关文章
- 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高级别Bosniak分类囊性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 2024年
- 目的:比较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与放射科医师对囊性肾占位性病变(CRM)的诊断效能。方法:招募来自广东省中医院5家分院经病理诊断的CRM患者207例,其中4家162例(内部测试集)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训练集提取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机器学习算法建模,由2位放射科医师进行全肿瘤分割。使用单变量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及双向消除法筛选ICC>0.75的特征,以构建朴素贝叶斯、梯度提升算法(GBM)及主成分分析(PCA)的监督与非监督影像组学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进行验证集验证,在珠海分院45例(外部测试集)中完成外部测试。使用ROC曲线评估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诊断效能,并与放射科医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7例中,良性92例,恶性115例。放射科医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4.2%、91.1%和85.5%,AUC为0.87。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诊断效能相近[训练集敏感度(95.3%~100.0%)、特异度(93.4%~100.0%)、准确率(94.4%~100.0%)、AUC(0.97~1.00);验证集敏感度(83.3%~89.9%)、特异度(87.0%~95.7%)、准确率(85.4%~90.2%)、AUC(0.85~0.92)];在外部测试集中,PCA和朴素贝叶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均高于GBM。放射科医师的诊断效能与PCA及朴素贝叶斯模型相近。结论:CT平扫影像组学的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CRM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CRM患者的潜在筛查方法。
- 尚晓静钟治平林俊坤刘天柱黄乐生叶泳松
- 关键词:肾肿瘤X线计算机
- 超声造影联合增强CT在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联合增强CT在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5例78个肾脏占位患者,其中良性、恶性占位分别17个、61个,术前均接受CEUS、增强CT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点,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相对CEUS参数,比较CEUS、增强CT两者单独及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肾脏恶性肿瘤的CEUS模式多样化,呈快进快出、不均匀高增强或慢进快出、不均匀低增强,“假包膜”征,良性占位多表现为同进同出、不均匀等增强;增强CT显示肾恶性肿瘤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不均匀高增强或低增强,良性肿块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各期均匀强化。CEUS下,恶性占位的△IMAX高于良性占位,而△RT、△TTP、△m TT短于良性占位(P<0.01);CEUS联合增强CT诊断恶性占位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CEUS、增强CT(P<0.05),CEUS、增强CT诊断恶性占位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联合增强CT对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特异度、准确度较高,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占位性病变CEUS参数有一定差异,两者联合检查提供了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 柴学云霍学军李娟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肾占位性病变
- 肾占位性病变Sonazoid超声造影和增强CT增强特征的对比研究
- 目的:对比研究肾占位性病变的Sonazoid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ith Sonazoid,Sonazoid-CEUS)和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
- 张少飞
- 关键词: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
- 示卓安(Sonazoid)超声造影评估肾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特征的研究
- 第一部分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肾占位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初步探索肾占位性病变示卓安(Sonazoid)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的增强特征,并与声诺维(So...
- 梁华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肾占位透明细胞癌时间-强度曲线
- 超声造影与多层增强螺旋CT对肾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多层增强螺旋CT(CECT)对肾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经病理证实为肾占位性病变的患者48例,均行CEUS及CECT检查,CEUS应用造影剂示卓安(Sonazoid)。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成良性组(10例)及恶性组(38例),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及恶性增强征象在CEUS及CECT中显示率的差异,统计CEUS中正常肾实质增强持续时间。结果高增强、不均匀强化、快进、快出等征象对判断肾恶性肿瘤具有诊断价值。其中高增强在CEUS中的显示率优于CECT(92.11%vs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33)。CEUS对肾肿瘤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性及特异度高于CECT(95.83%vs93.75%;90.00%vs80.00%),敏感度与CECT一致(97.37%vs97.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onazoid-CEUS在正常肾实质的增强持续时间为(6.43±1.20)min,其中34例(70.83%,34/48)患者显像时间超过7 min。结论应用示卓安进行CEUS延长了肾肿瘤及肾实质的增强时间,在评估肾肿瘤良恶性方面具有与CECT相似的诊断效能。
- 董湘如初银珠黎富新张锋张玉莹吴长君
- 关键词:肾肿瘤造影剂超声造影
- MRI与增强CT在诊断肾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辨别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对比
- 2022年
- 探讨MRI与增强CT在诊断肾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辨别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诊断,其中50例患者行增强CT诊断,40例患者行MRI诊断,20例患者行联合诊断,分析MRI与增强CT对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辨别的价值并进行对比。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增强CT诊断敏感度为80.00%,特异性为76.67%,准确度为78.00%,阳性预测值为69.57%,阴性预测值为85.16%。MRI诊断的敏感度为73.33%,特异性为76.00%,准确度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64.71%,阴性预测值为82.16%。MRI与增强CT诊断敏感度为90.91%,特异性为88.89%,准确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88.89%。结论:MRI与增强CT在诊断肾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辨别中发挥积极的临床诊断价值,两者之间诊断价值并无明显差异,但是两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 韩慧娟
- 关键词:MRI肾占位性病变
-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诊断肾占位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诊断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17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均行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病变148例,良性病变26例。比较超声造影特征中肾良恶性占位的灌注情况、强化程度以及廓清情况,分析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之间肿瘤大小、回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年龄、血流、边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良性病变中占比最高[73%(19/26)],其超声造影特征为皮质期等增强;肾透明细胞癌在恶性病变中占比最高[84%(125/148)],其超声造影特征为皮质期高增强、周边环状假包膜及内部回声不均匀;两者在灌注方式及强化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特异度为84.6%,灵敏度为97.3%,准确度95.4%。结论超声造影皮质期高增强、周边环状假包膜及内部回声不均匀是诊断肾恶性占位的重要特征,而皮质期等增强是诊断肾良性占位的主要特征。超声造影皮质期对肾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汪朝阳黄鹏飞张晴杨斌
- 关键词:肾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常规超声
- 计算机断层扫描多期扫描诊断及鉴别肾占位性病变的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期扫描在肾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东莞市中堂医院收治的73例疑似肾占位性病变患者,均给予CT平扫、多期扫描、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平扫、多期扫描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肾囊肿、肾血管平滑肌瘤、肾癌、结核性脓肾、肾盂癌)的检出率,以及特异度、灵敏度、漏诊率、误诊率、准确度;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肾占位性病变在两种检查方式中的具体图像表现。结果:73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有70例被确诊为肾占位性病变,其中肾囊肿17例、肾血管平滑肌瘤13例、肾癌13例、结核性脓肾16例、肾盂癌11例;CT多期扫描的总检出率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多期扫描肾占位性病变,可更准确地鉴别疾病类型。
- 钟文成牛浩
- 关键词:肾占位性病变
- 肾占位性病变采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20年7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肾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以病理结果片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平扫鉴别诊断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准确度为77.01%,敏感度为68.97%,特异度为81.03%,阳性预测值为64.52%,阴性预测值为83.93%;CT多期扫描的诊断准确度为94.25%,敏感度为89.66%,特异度为96.55%,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94.92%。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用于鉴别诊断肾占位性病变价值明显优于CT平扫,可更准确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 王坤李文举张岩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肾占位性病变
-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8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做参照,计算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对不同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0%(68/80)、71.25%(57/80),低于多期增强扫描100%(80/80)、97.50%(7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73、20.907,P<0.001);肾囊肿CT平扫表现为典型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平均CT值为15HU,形态多为类圆形,囊壁薄,多期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结核性脓肾CT平扫主要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直径0.5cm,多期增强扫描中呈现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瘤瘤体形态多为类圆形,最小径2.4cm,最大径10.96cm,6例患者平扫为稍低密度影,3例瘤体呈现稍高密度影,2例瘤体呈现混杂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肾盂癌病灶外形不规则,肾盂期增强扫描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6例患者累及肾实质;肾癌平均最大径(6.12±1.03)cm,多位于上级,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强化,18例患者呈现轻-中度强化,出血、囊性改变区域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显示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的图像特征,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 陈红兵罗英女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肾占位性病变
相关作者
- 杜联芳

- 作品数:500被引量:2,25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超声 肝移植
- 李凡

- 作品数:224被引量:1,864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造影剂 超声检查 骨折固定术 骨折
- 王文平

- 作品数:520被引量:3,284H指数:2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肝肿瘤 造影剂 超声
- 许小云

- 作品数:30被引量:40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造影剂 VX2 肾占位性病变
- 路光中

- 作品数:27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肾肿瘤 肾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