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4篇“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相关文章
肾囊性淋巴管瘤伴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2年
肾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良性肿瘤。本文报道2020年11月23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肾囊性淋巴管瘤伴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患者,探讨肾淋巴管瘤的病因、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式。该患者术前诊断为左肾囊肿伴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行后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囊壁为扁平内皮细胞,囊腔之间见纤维间隔,间隔内可见少许平滑肌组织及淋巴细胞,病理诊断为肾淋巴管瘤。术后复查左肾积水缓解。肾淋巴管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马金鹏和术臣邓姣何康叶春伟邱学德
关键词:肾肿瘤淋巴管瘤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
小儿间歇发作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诊治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间歇发作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统计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诊断为间歇发作性UPJO的患儿,定义间歇发作性UPJO为腹痛发作时检查证实存在急性肾盂肾盏扩张,而缓解期肾盂肾盏扩张减轻。排除手术导致的UPJO,排除UPJO合并肾发育不全及输尿管狭窄,排除UPJO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及泌尿系统结石。对间歇发作性UPJO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分析临床特点、发作预防及治疗方法。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共79例,男58例,女21例,年龄2.5~16.0岁,平均年龄5.4岁。内源性狭窄30例、迷走血管压迫29例、马蹄肾13例、息肉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66例(83.5%)、腹部包块8例(10.1%)、血尿5例(6.3%)。腹痛性UPJO的临床特点是发作频率半年1次至每个月3次,发作时间0.5~3.0 d。腹痛主要发作部位分别为肾周53例(67.1%)、脐周15例(19.0%),无法描述具体位置11例(13.9%)。存在腹痛诱因的34例(43.0%)、无明显诱因45例(57.0%)。术前SFUⅠ~Ⅱ级缓解期31例(39.2%),发作期0例;Ⅲ~Ⅳ级缓解期48例(60.8%),发作期79例(100%)。缓解期与发作期肾盂前后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实质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1/2>20 min病例数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开放手术19例,腹腔镜60例。随访6~18个月,手术成功率94.9%(75/79)。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管腔内狭窄44例(55.7%)、无狭窄35例(44.3%)。结论:间歇发作性UPJO需结合病史进行诊断,超声检查在整个病程中具有诊断价值。在缓解期诊断困难,在发作期辅助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利尿性核素扫描更具诊断价值。
杨艳芳杨艳芳韩文文张潍平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腹痛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致肾积水患儿术后肾形态及功能恢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肾积水患儿术后肾形态及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30日至2016年6月30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二科收治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致肾积水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及B超检测肾盂长径和前后径、肾体积、肾皮质厚度,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果患儿患侧肾皮质厚度术后2周明显增加,术后24周趋于稳定,肾皮质厚度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肾体积术后2周明显缩小,术后8周趋于稳定,术后32周患侧肾体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长径术后4周明显缩短,术后8周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前后径术后逐渐缩短,术后32周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积水患儿术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儿肾积水术后肾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6.47%(82/85),恢复良好。结论肾积水患儿术后肾体积无变化,患肾皮质厚度、肾盂长径、肾盂前后径形态明显改善,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趋于稳定,术后6~8个月各项指标趋于稳定。术后患肾功能及形态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显著。
彭潜龙赵夭望刘小青殷波
关键词:肾积水术后肾形态肾功能恢复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技术探讨(附光盘)被引量:5
2015年
在过去的20余年,用微创手段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多个研究报告认为,无论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在儿童和成人患者中均获得高成功率,且围手术期并发症低。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最大的技术难点是腔内缝合,机器人辅助腔镜具有精细而灵活的机械臂、高放大倍数、三维视野及对手术器械抖动的控制等优点,使腔镜下缝合难题得到解决。腔镜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最常采用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其他术式如Fenger肾盂成形术,Y-V肾盂成形术和"血管系住"技术在特定的群体可考虑选择。
汪朔王平
关键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肾盂成形机器人辅助
婴幼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狭窄是小儿肾盂积水的常见原因,占小儿肾积水的85%~90%。我院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6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致肾积水的患儿在全麻下实施了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吻合成形术,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3个月零13d-2.5岁,平均7个月;左侧肾积水5例,双侧肾积水1例。6例患几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检查、MRU均提示肾盂扩张,肾实质变薄,不同程度的肾体积增大、积水。术后无明显发热,伤口对合愈合好,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顺利出院。
王芸陆亚玲高磊
关键词:婴幼儿肾盂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护理
内切开+气囊扩张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附14例报告)
2013年
目的 总结内切开术+气囊扩张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4例确诊为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患者,通过顺行或逆行的方法到达狭窄部位,在导丝的引导下应用钬激光将狭窄段纵行切开,沿导丝将气囊在直视下置入狭窄段,注入生理盐水3~5ml,保持3~5min.扩张后留置双J 管4~6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分别复查积水改善情况及肾功能.结果 1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2例积水明显缓解,5例有所缓解,6例无变化,1例积水加重.肾小球滤过率(GFR)除1例降低外,其他13例均有所改善.6个月和12个月后复查积水情况与3个月时基本相同,GFR示10例较3个月时进一步改善,其他3例无变化.结论 内切开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安全有效,创伤小,但要选择好适应证.
臧桐杨同君孙凤岭郑清友张水文
关键词:内切开气囊扩张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
Gli3Teashirt3在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段表达的研究
前言:   先天性肾积水(Congenital hydronephrosis)是常见的危害儿童健康的小儿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病因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elvi-ureteric junc...
吉红英
关键词: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儿童患者
文献传递
影像学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影像学改变。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患者,分别行B超、泌尿系统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及患侧逆行肾盂造影、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肾盂输尿管交界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导致不同程度的梗阻及巨大肾盂积水,肾皮质变薄,肾盂扩大。结论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运用程序,可采取先简后繁的原则,首选行B超检查,后行IVP检查及患侧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有条件可以运用螺旋CT三维重建和MRI,均可达到目的。
唐懿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影像学
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介入治疗
2010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患儿肾盂穿刺成功后,用球囊扩张狭窄段置入8F胆管内外引流管,保留4周拔管。结果随访3~24个月,治愈12例,占75%;好转4例,占25%。结论对治疗的16例患儿临床研究表明,球囊扩张置管术疗效可靠、创伤小,为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重要方法。
周国防贾宝新焦彦林
关键词:小儿放射学介入
腔内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
2009年
杜浩于广海李天明江彬高海峰钱庆鹏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腔内激光内切开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切开成形术输尿管肾镜

相关作者

韩文文
作品数:48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输尿管反流 尿道下裂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诊治分析 儿童
李慎勤
作品数:154被引量:382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膀胱肿瘤 中医药疗法 肾移植术
张潍平
作品数:288被引量:1,263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尿道下裂 小儿 诊治分析 肾积水
汪朔
作品数:313被引量:707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
王平
作品数:114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机器人辅助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机器人 肾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