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8 篇“ 肿瘤性病变 “的相关文章
肛门肿瘤性 病变 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5年 肛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易发生各种肿瘤性 和非肿瘤性 疾病。肛门的肿瘤性 病变 较为罕见,部分病变 在病理诊断上具有迷惑性 ,需要加以鉴别诊断。本文主要对肛门肿瘤性 病变 的病理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阐述,主要包括鳞状上皮及腺上皮的肿瘤性 病变 。 陈容珊 黄艳 刘秀丽关键词:肿瘤性病变 非肿瘤性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鳞状上皮 迷惑性 腺上皮 一种用于治疗胃表浅早期肿瘤性 病变 效果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胃表浅早期肿瘤性 病变 效果的预测方法,涉及治疗效果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对待治疗患者进行初始图像扫描,得到术前图像集;对术前图像集进行参数序列提取,得到初始参数序列集;根据初始参数序列集得到初始衍生参... 王楠钧 令狐恩强 柴宁莉 唐静腹膜后间隙和盆腔腹膜外间隙连通性 肿瘤性 病变 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 腹膜后间隙和盆腔腹膜外间隙连通性 肿瘤性 病变 (PTCRES)的CT和MR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 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PTCRPES病例的CT/MRI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27例病例中,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胚胎性 横纹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恶性 神经鞘瘤1例、孤立性 纤维瘤1例、侵袭性 血管黏液瘤1例、神经鞘瘤17例、神经纤维瘤2例、节神经细胞瘤2例;神经源性 肿瘤 多见(81.5%)。肿瘤 累及腹膜后间隙和盆腔腹膜外间隙者,其通路主要为锥下间隙和/或中线大血管区—沿髂血管蔓延—盆腔腹膜外间隙。其中占较大比例的神经鞘瘤影像表现为:形态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内见散在分布的囊变及钙化,增强扫描呈轻度、进行性 强化。结论熟悉腹膜后和盆腔腹膜外间隙解剖结构,有助于腹膜后间隙和盆腔腹膜外间隙连通性 肿瘤性 病变 的影像学诊断。 李玉伟 陈华成 高峻 倪广茂 张艳辉 董鹏关键词: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腹膜后间隙 小肠非肿瘤性 病变 的病理诊断 2024年 小肠非肿瘤性 病变 包括感染性 小肠炎和非感染性 小肠炎或肠病,不同原因引起的小肠病变 模式不同。本文归纳总结了小肠非肿瘤性 病变 的病变 模式以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该类病变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娄晓盈 黄艳 马长青关键词:小肠病变 病理特征 非肿瘤性 小肠炎 胆囊非肿瘤性 病变 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胆囊病变 的发现变得常见,其中非肿瘤性 病变 (如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等)常见但有时影像学表现不具特异性 ,且这类疾病种类繁多,准确的影像诊断仍颇具挑战。熟悉和了解这些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帮助将其与胆囊恶性 疾病相区分,对患者的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陈志霞 张典 陈卫霞 卢春燕关键词:胆囊炎 胆囊息肉 胆囊腺肌症 影像表现 磁共振3D-SPACE神经成像显示腰骶丛肿瘤性 病变 的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hree dimensional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SPACE)神经成像技术显示腰骶丛肿瘤性 病变 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16例累及腰骶丛神经的肿瘤性 病变 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测量病灶的最大径,统计病灶数目,观察病变 累及的腰骶丛神经位置,统计受累神经数目,描述肿瘤 与神经间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中,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6例,病灶平均最大径为(57.1±37.2) mm。累及单根神经5例,累及多根神经11例。肿瘤 与神经关系,沿神经生长5例,神经受压5例,神经受肿瘤 侵袭、包绕6例。结论:3D-SPACE神经成像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受累神经的位置、数目及肿瘤 与神经间的关系,在显示腰骶丛肿瘤性 病变 的定位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刘伟 林光武 李仕红关键词:腰骶丛 肿瘤性病变 基于多模态内镜图像的人工智能模型诊断胃肿瘤性 病变 研究(含视频) 2024年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多模态内镜图像数据的人工智能胃肿瘤性 病变 诊断模型,并将其诊断效能与基于单模态图像数据的模型及内镜医师诊断水平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463例患者的3267张白光成像和弱放大成像的胃肿瘤性 病变 及非肿瘤性 病变 图像,用于构建基于白光图像和弱放大图像的单模态模型(白光模型和弱放大模型)。将同一病变 的白光和弱放大图像组合成图像对,用于构建多模态特征融合模型(多模态模型)。使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97例患者(102个病变 )的696张图像作为图像测试集,比较单模态模型与多模态模型在图像水平和病变 水平识别胃肿瘤性 病变 的诊断效能。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80例患者(80个病变 )的视频片段,用于比较弱放大模型、多模态模型和7名内镜医师在在病变 水平对胃肿瘤性 病变 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图像测试集中,多模态模型在图像水平诊断胃肿瘤性 病变 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84.96%(576/678)、86.89%(1220/1289),优于弱放大模型的灵敏度[63.13%(113/179),χ^(2)=42.81,P<0.001]和准确率[80.59%(353/438),χ^(2)=10.33,P=0.001],同样优于白光模型的灵敏度[70.47%(74/105),χ^(2)=13.52,P<0.001]和准确率[67.82%(175/258),χ^(2)=57.27,P<0.001]。多模态模型在病变 水平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50%(28/32)、88.57%(62/70)、88.24%(90/102),特异度(χ^(2)=22.99,P<0.001)和准确率(χ^(2)=19.06,P<0.001)高于白光模型;但与弱放大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频测试中,多模态模型在病变 水平诊断胃肿瘤性 病变 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00%(19/20)、93.33%(56/60)和93.75%(75/80),分别优于内镜医师总体的77.14%(108/140)、79.29%(333/420)和78.75%(441/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P<0.001;χ^(2)=35.07,P<0.001;χ^(2)=53.12,P<0.001),且高于资深内镜医师� 陶逍 吴练练 杜泓柳 董泽华 于红刚关键词:人工智能 多模态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在鉴别颅内肿瘤性 病变 与非肿瘤性 病变 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灌注成像鉴别颅内肿瘤性 病变 与非肿瘤性 病变 的价值。方法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颅内肿瘤 患者作为肿瘤 组,患者均为星形细胞瘤,按照肿瘤 级别分为低级别组(15例)及高级别组(18例),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颅内非肿瘤性 病变 患者作为对照组。经磁共振常规序列及脑灌注成像扫描后,计算出肿瘤 的最大脑血流量(CBF)最大脑血容量(CBV)。比较各组别的CBF、CBV值,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 组中,高级别组的CBF、CBV值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 组的CBF、CB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显示,星形细胞瘤、脑炎及脱髓鞘患者的CBF、CBV值高于对侧的正常组织,可见明显高灌注表现。结论当星形细胞瘤表现不典型时,可行脑灌注成像检查,以期提高颅内肿瘤性 病变 及非肿瘤性 病变 诊断符合率。出现灌注明显升高时,应考虑肿瘤性 病变 。 孙全余 戴守平 高天贶 栗付周 吕宝涛 张玉松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颅内肿瘤 非肿瘤性病变 核磁弥散成像及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核磁弥散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性 病变 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MRI与DWI,记录图像质量、信号特征,计算ADC值,评价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70例(非肿瘤 组:肝脓肿32例、肝囊肿28例、肝炎性 假瘤10例),肝内肿瘤性 病变 50例(肿瘤 组:肝血管瘤38例,肝癌12例)。非肿瘤 组与肿瘤 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4.29%(66/70)与88.00%(44/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9,P>0.05)。非肿瘤 组的磁共振信号特征多为高信号(62.86%),肿瘤 组多为低信号(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91,P<0.05)。在b值为400 s/mm^(2)和800 s/mm^(2)条件下,非肿瘤 组的ADC值(0.84±0.17、0.77±0.14)均低于肿瘤 组(1.29±0.24、1.1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29、9.302,P<0.05)。DWI判断为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68例,DWI在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71%(67/70)和98.00%(49/50),ROC曲线显示DWI在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DWI在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中的图像显示质量高,可通过信号特征与ADC判断病灶状况,对鉴别肝内非肿瘤性 病变 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黄春嘉 刘旭俊 孙晓明 连益民 白伟力关键词:表观弥散系数 特异度 椎管肿瘤性 病变 磁共振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探究椎管肿瘤性 病变 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0例椎管肿瘤 患者,所有患者接受CT常规扫描、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脊膜瘤19例(31.66%),神经纤维瘤15例(25.00%),神经鞘瘤14例(23.33%),室管膜瘤12例(20.00%)。CT扫描检出脊膜瘤12例,检出率63.15%;神经纤维瘤10例,检出率66.66%;神经鞘瘤10例,检出率64.28%;室管膜瘤6例,检出率50.00%,总检出率65.00%。MRI检查检出脊膜瘤18例,检出率94.73%;神经纤维瘤15例,检出率100.00%;神经鞘瘤13例,检出率92.85%;室管膜瘤11例,检出率91.66%,总检出率95.00%。两种检查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且MRI检查诊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P<0.05)。结论 在诊断椎管肿瘤 中,采用MRI检查可提高诊出率,结果 准确性 ,为后续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 孟庆敏关键词:椎管肿瘤 CT扫描 磁共振
相关作者
王嵩 作品数:339 被引量:615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扩散加权成像 中医证型 闫明勤 作品数:68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MRI 全身 淋巴结病变 姜泊 作品数:638 被引量:3,256 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癌 大肠肿瘤 内镜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早期大肠癌 黄傲霜 作品数:28 被引量:131 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放大内镜 内镜 非肿瘤性病变 大肠肿瘤 NBI 殷泙 作品数:47 被引量:173 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早期胃癌 放大内镜 非肿瘤性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