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2篇“ 肿瘤样病变“的相关文章
斜坡肿瘤肿瘤病变的CT和MRI特征
2025年
目的探讨斜坡肿瘤肿瘤病变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7例经病理证实为斜坡肿瘤肿瘤病变的术前CT和MRI检查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部位、形态、大小、CT及MRI特征及强化特点等。结果27例中原发性肿瘤15例,包括脊索瘤8例,软骨肉瘤3例,淋巴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骨巨细胞瘤1例,骨软骨瘤1例;继发性肿瘤12例,包括鼻咽癌5例,侵袭性垂体腺瘤3例,脑膜瘤4例。结论CT检查对肿瘤钙化及骨质破坏的显示明显优于MRI检查,而MRI检查对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侵及范围显示的更好,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闻芳李渊灵
关键词:斜坡肿瘤肿瘤样病变磁共振成像
鞍区肿瘤肿瘤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2024年
鞍区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好发部位。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此区域内可发生各种组织起源的肿瘤肿瘤病变。MRI是鞍区首选的检查手段,不同的鞍区疾病在发病部位、累及范围及MRI信号上可具有特征性改变,但在影像学表现上也可有重叠,因此有必要在诊断时予以鉴别。该文将结合最新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对鞍区肿瘤肿瘤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阐述。
吴越杨嘉裕马增翼姚振威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鞍区影像表现
高频超声对四肢神经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四肢神经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四肢神经肿瘤占位患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50.3岁;肿块直径0.4~11.2 cm,平均直径3.4 cm。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并与术中肿块定位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肿块超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0例神经肿块中良性肿块27例,恶性肿块3例;其中神经鞘瘤19例,其余11例。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73.3%(22/30),定性诊断符合率53.3%(16/30);其中创伤性神经瘤诊断符合率100.0%(2/2),神经鞘瘤诊断符合率73.7%(14/19),良性肿块中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为76.7%(23/30)肿块呈“鼠尾征”;83.3%(25/30)肿块为低回声;8例肿块有靶征,均为神经鞘瘤;76.7%(23/30)肿块形态规则,7例形态不规则,其中1例结节性筋膜炎呈多发“筋膜尾征”;53.3%(16/30)神经肿块内见1~2级血流。2例肿块出现相连神经干肿胀,1例淋巴瘤,1例神经鞘瘤。结论四肢神经肿瘤病变中以神经鞘瘤最多见。超声对诊断四肢神经肿瘤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张剑王站业杨伟刘宏君沈德娟
关键词:四肢高频超声
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肿瘤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对小肠肿瘤肿瘤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CTE检查且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肿瘤肿瘤病变的7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病变性质分为恶性肿瘤组(54例)和非恶性肿瘤肿瘤病变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肿瘤长径、肠腔残留率及三期CT值(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肿瘤长径、平扫CT值均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肿瘤病变组(Z=-3.512、-3.214,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显著低于非恶性肿瘤肿瘤病变组(Z=-4.163、-3.475,P<0.05),肠腔残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中淋巴瘤患者的肿瘤长径和肠腔残留率显著高于腺癌患者(Z=-3.161、-4.853,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显著低于腺癌患者(Z=-2.353、-2.161,P<0.05);剔除淋巴瘤患者后,两组患者的肿瘤长径、三期CT值有显著差异(Z=-3.571~-2.611,P<0.05),肠腔残留率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E能充分显示小肠肿瘤肿瘤病变的特征,可以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刘芳贾龙威冯卫华周晓明李志明王刚
关键词:小肠肠肿瘤胃肠道间质肿瘤
能谱CT虚拟平扫与真实平扫诊断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病变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骨骼肌肿瘤/肿瘤病变患儿行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VNC)和真实平扫(true non-contrast,TNC)的影像特征以及影像质量,探讨能谱CT VNC用于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放射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能谱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43例骨骼肌肿瘤/肿瘤病变患儿影像学资料,经后处理获得动脉期VNC图像(VNCa)与静脉期VNC图像(VNCv)。分别在TNC、VNCa与VNCv图像上测得病灶最大层面及同层面正常骨骼肌及脂肪的CT值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n,CNR),比较三种图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结果三种图像中骨骼肌病灶与骨骼肌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骼肌病灶:F=2.139,P=0.122;骨骼肌:F=0.663,P=0.517)。VNCv比TNC的SNR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C图像与VNC图像中骨骼肌肿瘤/肿瘤病变的病灶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观察者对三种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好(TNC:κ=0.554;VNCa:κ=0.501;VNCv:κ=0.628)。正常骨骼肌VNCa、VNCv与TNC图像CT值一致性良好(平均差值:VNCa=1.330 HU,VNCv=0.518 HU),骨骼肌病灶VNCv与TNC图像CT值一致性好(平均差值=-3.870 HU)。结论能谱CT VNC技术对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病变的诊断具有与TNC相似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可减少一期常规平扫次数、降低辐射剂量。
李君伟庄霞梅尹燕王海魏伟安金科
关键词:虚拟平扫儿童
^(99m)Tc-MDP SPECT/CT显像在原发性骨肿瘤肿瘤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99m)Tc-MDP 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骨肿瘤肿瘤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3年5月在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的原发性骨肿瘤肿瘤病变患者75例,共128个病灶,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或活体组织检查或影像随诊获得最终诊断,对比同机SPECT、CT和SPECT/CT三种断层扫描对原发性骨肿瘤肿瘤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128个病灶最终诊断良性病变88个,恶性病变40个,其中1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2例内生软骨瘤和1例骨软骨瘤局部恶变获得早期诊断。SPECT、CT和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骨肿瘤肿瘤病变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0.6%(36/51)、87.2%(34/39)和97.4%(38/39),特异度分别为94.8%(73/77)、93.3%(83/89)和97.8%(87/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36/40)、85.0%(34/40)和98.9%(87/8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73/88)、94.3%(83/88)和95.0%(38/40),准确度分别为85.2%(109/128),91.4%(117/128)和97.7%(125/128)。SPECT/CT显像与SPECT比较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P<0.05),和CT比较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 SPECT/CT显像在原发性骨肿瘤肿瘤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侵袭性的原发性骨肿瘤以及部分良性骨肿瘤肿瘤病变局部恶变的早期诊断有很大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莉孔宁宁袁率航左书耀袁明刚
关键词:原发性骨肿瘤骨肿瘤样病变
胰腺小肿瘤肿瘤病变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1
2024年
胰腺实性病变(SPLs)包括肿瘤性和肿瘤病变。最常见的SPLs是胰腺癌,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其特点预后差,生存率低,早期精准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在SPLs的发现、肿瘤分期、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为SPLs的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应用于SPLs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是CT、MRI和超声内镜(EUS),其中检测小胰腺肿瘤(≤2 cm)最敏感的技术是EUS,而CT和MRI在临床中应用更广泛,且具有同等的诊断效能。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准确诊断小SPLs,指导临床诊疗,笔者结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丰富病例和国内外文献,对小SPLs的CT、MRI影像特征进行了总结。
徐建霞黄晓姗郑孝众余日胜
关键词:胰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MRI推进卵巢肿瘤肿瘤病变个性化精准诊疗
2023年
分析高分辨MRI诊断卵巢肿瘤肿瘤病变效能,以期推进卵巢肿瘤肿瘤病变个性化精准诊疗。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卵巢肿瘤肿瘤病变患者59例,均经手术病理,其中肿瘤病变患者28例(良性组);卵巢肿瘤患者31例(恶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常规MRI 及 DCE-MRI 参数单独或联合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恶性组厚囊壁、实质成分>30%、病灶形状不规则、存在大量盆腔积液的患者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且恶性组病灶最大直径、Ktrans、Ve、Kep大于良性组(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28例、恶性31例。常规MRI、DCE-MRI联合检查卵巢肿瘤肿瘤病变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P<0.05)。结论 常规 MRI 与 DCE-MRI联合检查对肿瘤肿瘤病变周围结构及病变情况显示更加全面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进一步推进了卵巢肿瘤肿瘤病变个性化精准诊疗。
陈庆乐田丽娟朱海香万赵伟刘丽华
关键词:高分辨MRI肿瘤样病变个性化
磁共振成像在眼眶肿瘤肿瘤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眼眶肿瘤肿瘤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自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60例眼眶肿瘤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位置、形态、信号及强化方式等特征,以提高MRI诊断眼眶肿瘤肿瘤病变的准确率。结果经MRI检查诊断3例混合瘤和5例泪腺癌,9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神经鞘瘤,4例淋巴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皮囊肿,11例脑膜瘤,8例炎性假瘤,2例静脉曲张,2例黏液囊肿,3例胶质瘤,误诊3例。MRI诊断60例眼眶肿瘤及瘤病变的准确率为95%(57/60),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能准确显示眼眶肿瘤及瘤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还能提供组织内部信号等影像学特征,有利于眼眶肿瘤及瘤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建发钱伟军
关键词:眶肿瘤磁共振成像肿瘤样病变
磁共振成像RS-EPI序列在眼眶肿瘤肿瘤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序列在诊断眼眶肿瘤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眼眶肿瘤肿瘤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3T磁共振扫描仪(MAGNETOM Trio Tim)进行扫描,分别比较RS-EPI以及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序列图像质量定性评分、图像质量定量评分的差异。分析RS-EPI序列及SS-EPI序列对于眼眶肿瘤肿瘤病变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对观察者组患者脂肪抑制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RS-EPI序列诊断方法对于观察者组患者的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伪影情况以及图像综合质量评分高于SS-EPI序列(P<0.001);两种方法对观察者组患者玻璃体表观扩散系数(ADC)、脑干ADC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EPI序列诊断方法对于观察者组患者眼球前后、眼球左右的几何变形情况及信噪比低于SS-EPI序列(P<0.001);RS-EPI序列对于眼眶肿瘤肿瘤病变的诊断敏感度高于SS-EPI序列(P<0.05);ROC曲线显示,RS-EPI序列对于眼眶肿瘤肿瘤病变的曲线下面积高于SS-EPI序列(P<0.001)。结论磁共振成像RS-EPI序列可有效提升眼眶肿瘤肿瘤病变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敏感度。
胡梅张玲刘俊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眼眶肿瘤

相关作者

吴文娟
作品数:184被引量:850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摄影术 骨折 磁共振成像 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吴纪瑞
作品数:97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X线诊断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脾亢 肝癌
杨永岩
作品数:121被引量:32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脾亢 肝癌 支气管动脉
陈雷
作品数:164被引量:64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X线平片 基本病变 X线表现 X线平片表现 磁共振成像
胡粟
作品数:134被引量:702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计算机体层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