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篇“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相关文章
胆囊增生症被引量:9
1995年
胆囊增生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外科(11000)陈耀新,余云胆囊增生症(adenomvomatosis)是一种非炎性、非肿瘤性、变性增生胆囊疾患,应与“慢性胆囊炎”区分开来.根据胆囊壁不同组织的受累,1966年Jutras[1]提出增生...
陈耀新余云
关键词:胆道疾病病理学
胆囊增生症
1991年
胆襄增生症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临床罕见,我院1980~1989年曾收治10例,均经手术及病检证实,特予报道。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42~70岁,平均50.7岁。病程自3日至20年,其中1周内3例,2月1例,5~20年6例。主要状为间歇性右上腹痛10例,恶心呕吐7例,发热2例,体重减轻1例。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石史8例。查体温39.2℃1例,巩膜及皮肤黄染3例,腹部压痛、反跳痛8例,墨菲氏征阳性4例。B超示慢性胆囊炎、胆石6例。胆囊造影示慢性胆囊炎、胆石1例。X线平片见胆石2例,阴性1例。
郑裕隆赵乾元
关键词:病理
胆囊增生症的超声诊断价值
2023年
胆囊增生症也称为胆囊壁憩室胆囊,该病的临床状与胆囊结石、胆囊炎极其相似,早期时常常被漏诊、误诊,故现探讨胆囊增生症的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其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经病理证实的17例胆囊增生症患者的资料、超声经检查图片及病理诊断结果,以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报告进行比较,并对超声检查对胆囊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进行评估,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其超声表现。结果 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在17例胆囊增生症患者中,术前诊断为胆囊增生症者11例,占65%(11/17)。误诊共6例,其中2例误诊为胆囊炎,另外4例误诊为胆囊癌。误诊率:35%(6/17)。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胆囊增生症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和灵敏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
李亚红马璠王玲芳
关键词:胆囊腺肌症超声
917例胆囊增生症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胆囊增生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A),简称胆囊,是一种以罗-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RAS)存在为基础、胆囊黏膜和增生为特征的良...
刘露霖
关键词: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癌
高分辨率超声与数字化彩色超声在胆囊增生症中的诊断效能
2023年
目的 探究高分辨率超声(HRUS)与数字化彩色超声在胆囊增生症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天津市三潭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RUS、数字化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RUS、数字化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查在胆囊增生症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70例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中阳性43例,阴性27例;HRUS检查结果显示,70例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中阳性38例,阴性32例;数字化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显示,70例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中阳性37例,阴性33例;联合检查结果显示,70例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中阳性43例,阴性27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联合检查诊断胆囊增生症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HRUS、数字化超声检查,漏诊率低于HRUS、数字化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RUS、数字化彩色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胆囊增生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0、0.712、0.856(P <0.05)。结论 HRUS、数字化超声联合检查能够提升诊断胆囊增生症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降低漏诊率,建议临床选择联合检查对胆囊增生症实施评估诊断。
杜妍刘斌刘琳
关键词:高分辨率超声胆囊腺肌增生症
胆囊增生症的诊疗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胆囊增生症(adenomyomatosis,ADM)是一种以胆囊体和层慢性增生,形成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为特征的良性疾病。ADM好发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通常无状,50%以上的ADM病例并发胆囊结石,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行胆囊切除术时偶然发现。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根据ADM的大体特征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散型三型。超声是首选的诊断和随访手段,必要时行MRI进一步鉴别。无状的局限型ADM无需手术,应定期随访。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有状的所有类型的ADM。当ADM与胆囊恶性肿瘤无法鉴别时,建议手术治疗。
吴钢蔡端
关键词: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切除术胆囊癌
MRI与CT诊断胆囊增生症的效果分析
2022年
探析MRI与CT诊断胆囊增生症(GBA)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就诊的GBA患者中选取50例,时间: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其中含16例弥漫型GBA、16例节段型GBA、18例局限型GBA,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75%、93.75%、94.44%,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75.00%、72.22%。MRI组数据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诊断GBA中,CT、MRI均具备一定价值,但相较之下,MRI准确率较CT高,更值得选用。
曹蓓蓓
关键词:胆囊腺肌增生症MRI弥漫型局限型节段型
低频与高频超声诊断胆囊增生症的比较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在胆囊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低频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从2020.1-2021.1期间在我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进行低频超声检查再采取高频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低频与高频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单一低频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7%,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38.5%;单一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6.7%,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50%;低频与高频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8.3%,敏感度为98.1%,特异度为100%,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较单一检测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胆囊增生症的临床诊断中采用低频与高频联合检测效果更为显著,可提升诊断符合率,建议广泛应用。
张继生张飞宇
关键词:高频超声检查胆囊腺肌增生症符合率
高频超声检查对胆囊增生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2年
分析探究高频超声检查对胆囊增生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确诊的胆囊增生症的患者中抽取出102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并按照分组的方式进行了对比。51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采取的是常规低频超声检查的方法,而另外的51例患者则纳入到观察组中,采取的是高频超声检查的方法。对两组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在诊断符合率上,观察组的数据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数据,组间的差异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2)44例胆囊增生症患者分别为不同的类型,包括17例局限型、14例弥漫型、13例节段型,不同的类型病变位置及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局限型主要是集中在胆囊底部,弥漫型有着不同程度的弥漫型增厚,而节段型的患者则出现程度不一的节段型增厚。结论:胆囊增生症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能够收到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而且对于早期及中期胆囊癌有很好的鉴别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诊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李铮
关键词:高频超声检查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诊断价值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胆囊增生症术前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研究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胆囊增生症术前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展开研究,分别应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将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与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胆囊增生症术前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46例疑似胆囊增生症患者为胆囊增生症者33例,其中弥漫型胆囊有5例,节段型胆囊有6例,局限型胆囊有22例。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频联合低频超声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频联合低频超声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3.94%,明显高于高频超声及低频超声的69.70%、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胆囊增生症术前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良好,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可考虑将该方法作为常规诊断胆囊增生症的方法。
蒋波章小龙罗志艳
关键词:胆囊腺肌增生症低频超声高频超声

相关作者

余云
作品数:130被引量:1,21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胆结石 梗阻性黄疸 胆道镜 生长激素
宋振才
作品数:43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CDFI 声像图特征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陈德
作品数:106被引量:467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 直肠感觉功能 胆囊切除术 肝细胞癌
胡春洪
作品数:610被引量:3,005H指数:2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MRI
顾清华
作品数:2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胆囊腺肌增生症 罗-阿氏窦 CT表现 CT分型 局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