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篇“ 胆管探查“的相关文章
-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左肝管残端胆管探查取石治疗复杂肝左叶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左肝管残端顺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复杂肝左叶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7例复杂肝左叶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31~79岁,中位年龄58岁。12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左肝管残端顺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组);15例行传统开腹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传统组)。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等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清除胆管结石,均无死亡,仅传统组出现1例肝衰竭。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76±41)min、(1.3±0.5)分、(13±3)d、(7.7±1.1)万元,明显低于传统组的(315±49)min、(2.2±0.4)分、(19±7)d、(9.5±2.7)万元(t=-2.172,-3.950,-2.885,-2.301;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1例,传统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胆漏、结石复发分别为2、1例,传统组相应为3、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随访期间未见胆管损伤、狭窄或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复杂肝左叶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左肝管残端胆管探查取石安全有效,且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费用低等优势。
- 栾天继曹定梅洪亮付航玮杨凯王丹尚作宏凌锋李支会张振雨胡逸林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腹腔镜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术对高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术(LTCBDE)对高龄胆囊结石(GS)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高龄GS合并CB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LC+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HTD);实验组接受LC+LTCBDE,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及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LTCBDE治疗高龄GS合并CBDS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减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冯钟煦张曦付丽坤苏忠杨涛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对胆管结石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在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织金县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8月收治的98例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2组均持续随访至术后2个月。对比2组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皮质醇(cortisol,CO)、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水平分别为(348.76±32.11)nmol/L、(227.28±18.10)ng/mL,低于对照组的(640.21±36.71)nmol/L、(365.62±21.26)ng/mL(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术后自主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4.26±5.74)h、(9.24±1.22)h、(7.12±1.03)d,短于对照组的(52.26±13.36)h、(11.65±1.78)h、(8.24±1.28)d(P<0.05);2组术前生化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生化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0.41%)(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在胆管结石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改善生化指标水平,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良好。
- 冉茂新
- 关键词: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应激反应术后恢复
-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均取石成功,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中联合钬激光碎石1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率100%,肝总管探查率96%(48/50),可吸收夹直接关闭胆囊管32例,经胆囊管缝合、修补夹闭18例,术中留置鼻胆管7例。胆总管结石数目1~5枚,结石大小3~12 mm,胆总管直径5~15 mm,平均手术时间(132.0±37.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2.3)d,平均总费用(27796±6248)元。术后发生胆漏2例,术后随访半年内无残留结石及结石复发,未见胆管狭窄。结论在严格掌握相关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易杰明曾长江张梦来周新红魏征罗必超江平
- 关键词: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具体情况。方法 研究患者选择50例,在本次进行各个指标的分析与对比,主要指标内容为住院情况、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指标。结果 各个指标经对比分析,发现差异均明显,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总体效果良好,该方法能使患者治疗效果不断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马国峰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 基于Logistic模型分析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接受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胆管结石复发标准,选取术后复发的33例患者为复发组,另选取同期手术但术后未复发的患者66例为未复发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2组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丙二醛(MD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组SOD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IL-6、TNF-α、IL-8、CRP、PPARγ和MDA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头旁憩室、胆管总直径>1.5 cm和结石数量多发为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分析影响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复发的因素,对危险因素实施早期干预,有利于防止结石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 李爱华东爱华
- 关键词:老年肝外胆管结石复发
-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高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22年
-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41例高龄患者(≥80岁)的临床资料。3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6例行腹腔镜腹腔粘连松解、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前住院时间(5.4±1.5)d, 总住院时间(14.6±2.1)d, 手术时间(75±13)min,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4 d, 术中出血(54.4±21.7)ml, 胆瘘3例, 经保守治疗治愈;残留结石2例, 术后经胆道镜取石治愈。无死亡病例, 并发症发生率12%(5/41)。本研究显示在选择合适的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准的术中和术后管理下,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高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 高春辉吴蓓郭倩倩李德宇
-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粘连松解胆道镜取石残留结石临床疗效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CW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CW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试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治疗CWC患者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术后身体功能尽早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曾伟立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一种一体式胆管探查转换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体式胆管探查转换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胆管探查转换器,包括导管部、橡胶帽、橡胶垫、具有侧孔可转向的导管部软部、防进入腹腔部、三通开关、吸引器连接管。所述导管部由导管部硬部与软部构成一体结构,避免术中...
- 胡志伟马宇宏王星魏晶张志峰
- 胆管探查术后一期胆管缝合:一百三十多年的追求被引量:16
- 2021年
- 胆管探查术(CBDE)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经典手术方式,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术(TTD)和一期胆管缝合术(PDC)是胆管切开后修复胆管的两种手段。复习早期文献可知,尽管1889年实施的第一例CBDE采用了PDC术式修复胆管,随之,人们也认识到了CBDE后PDC在安全性和微创性方面均优于TTD,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直到现在,CBDE后修复胆管仍以TTD为主要手段,PDC并没有像早年预期的那样获得广泛应用,其技术规范尚未确立,PDC和TT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尚无明晰的界定。本文通过回顾PDC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应用研究状况,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孙文兵
- 关键词:胆管探查术T管引流术
相关作者
- 牛纪祥

-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结石 内支架管 手部深度烧伤 引流术
- 杜成江

-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结石 内支架管 引流术 尾巴
- 江红星

-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结石 内支架管 引流术 尾巴
- 秦军

- 作品数:17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结石 内支架管 引流术 尾巴
- 韩伟

-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结石 内支架管 引流术 门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