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41 篇“ 胫骨开放性骨折 “的相关文章
分期手术治疗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合并长段骨缺损11例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观察分期手术治疗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合并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 分析自2015-03—2023-03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的11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合并长段骨缺损,一期急诊清创、封闭负压引流、外固定架固定,二期进行Masquelet技术第一阶段抗生素骨水泥旷置、皮瓣或皮片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三期诱导膜内植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骨折 内固定。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5个月。创面均愈合良好,未出现外固定架钉道松动、局部骨折 、深部感染。骨折 均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肢体疼痛,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骨愈合情况采用Paley标准评价: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合并长段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期彻底清创、封闭负压引流、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端,二期完成Masquelet技术第一阶段抗生素骨水泥旷置、皮瓣或皮片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三期诱导膜内植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骨折 内固定,降低了感染发生风险,骨缺损与创面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王耀宗 叶桂峰 张英关键词:胫骨开放性骨折 长段骨缺损 富血小板血浆 皮瓣移植 创面修复 胫骨 开放 性骨折 两种外固定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六轴空间外固定支架(hexapod external fixator,HEF)与单臂外固定支架(unilateral external fixator,UEF)治疗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 分析2017年6月—2019年9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胫骨 开放 性骨折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72例采用HEF,51例采用UEF。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HEF组术后支架调整次数显著少于UEF组(P<0.05),HEF组术后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UEFA组(P<0.05),但HEF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UEF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下地站立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26.5±1.3)个月。HEF组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显著早于UEF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肢膝、踝屈伸ROM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hnerWruhs评级、跛行及下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骨折 对位对线和胫骨 短缩均显著改善(P<0.05),HEF组骨折 愈合时间显著早于UEF组(P<0.05)。末次随访HEF组骨折 对位对线和胫骨 短缩均显著优于UEF组(P<0.05)。[结论]应用HEF治疗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可较好地改善骨折 复位质量和下肢力线角度,缩短骨折 愈合和带架时间。 刘钊 万春友 徐卫国 张涛 刘金伟 李宏宙 张宁宁关键词:胫骨开放性骨折 单臂外固定支架 临床疗效 LCP与AP内固定对创伤性 急诊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与解剖钢板(Anatomical plate,AP)内固定对创伤性 急诊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病人恢复情况、炎症因子外周血中性 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及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uma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开放 性 胫骨 骨折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住院编号,随机分为LCP与AP组,每组各75例。LCP组采用LCP治疗;AP组采用AP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炎性 因子水平。结果:LC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显著低于AP组;LCP组患者的负重时间、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的锻炼时间均显著低于AP组;在术后即刻、术后3 m以及6 m,LC的术后即刻、3、6 m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AP组;两组患者的NLR、hs-CRP显著降低,且LCP组患者的NLR、hs-CRP显著低于AP组。结论:LCP对创伤性 急诊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病人恢复情况较好。 戴京 王小忠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胫骨骨折 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NLRP3信号通路变化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筛选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信号通路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定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189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155例.归纳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并分析NLRP3信号通路变化.结果189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并发术后感染34例,感染率为17.99%;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为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危险因素模型:Logit(P)=-5.464+0.631×合并糖尿病+0.748×低蛋白血症+0.532×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绘制模型预测术后感染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诊断灵敏度88.42%、特异度为84.69%;感染组NLRP3、效应蛋白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mRNA相对表达量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NLRP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术后感染过程,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吴彬 张雄军 李国湘关键词:胫骨开放性骨折 术后感染 VSD联合肌皮瓣移植术对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继发感染患者细胞因子、炎性 因子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分析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肌皮瓣移植术对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继发感染患者细胞因子、炎性 因子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 分析2017年3月—2021年11月诊治126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继发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采用VSD联合肌皮瓣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瓣移植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前后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可溶性 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核因子-κB(NF-κB)]、炎性 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水平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5 d,2组ICAM-1、sVCAM-1、NF-κB、hs-CRP、TNF-α、IL-8、IL-10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骨折 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VSD联合肌皮瓣移植术治疗对胫骨 开放 性骨折 继发感染患者足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还能改善机体细胞因子及炎性 因子水平。 蒋玉贵 杨凯钧 李文亮关键词:胫骨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肌皮瓣移植术 细胞间黏附因子-1 白细胞介素-8 锁定加压钢板外置结合下腹壁联体皮瓣治疗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合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置结合下腹壁联体皮瓣治疗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 分析2017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例胫骨 严重开放 性骨折 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25~58岁,中位年龄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6例。其中Gustilo III B型6例,III C型12例。一期急诊扩创探查、外置胫骨 LCP复位固定骨折 块及VSD处理;二期根据缺损部位及范围,制备携带足够长度血管蒂的下腹壁联体皮瓣,腹部供区均一期闭合。采用电话加微信方式随访。结果本组术后除1例皮瓣因静脉危象探查无效,腓肠肌肌皮瓣转位覆盖原位缺损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 愈合良好,无骨感染、骨不愈合等;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未出现明显色素沉着;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未出现腹壁疝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评分达优12例,良6例。结论一期外置LCP可以解放膝、踝关节及保护局部软组织,二期游离双蒂下腹壁联体皮瓣可覆盖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两者结合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手术次数及缩短住院时间。 李迦宇 周鑫 唐林 刘安铭 罗旭超 欧昌良 邹永根关键词:下腹壁 胫骨 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负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LCP内固定技术在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负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内固定技术在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开放 性骨折 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采取常规LCP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n=40),采取负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LCP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4,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 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给予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负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LCP内固定技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陈周生 周超 聂润华 牛晓健关键词:胫骨开放性骨折 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血清BMP-2、BMP-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胫骨 骨折 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 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月1月至2022年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100例胫骨 骨折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单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联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MNG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MP-2、BMP-7水平,疼痛评分,骨折 区骨密度变化与治疗后骨痂生长情况(骨痂出现时间、体积及最大直径),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MP-2、BMP-7水平及疼痛评分、骨折 区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MP-2、BMP-7水平与骨折 区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BMP-2、BMP-7水平与骨折 区骨密度、骨痂体积、骨痂最大直径分别为(235. 07±13. 48) mg/L、(140. 16±45. 27) pg/L、(0. 65±0. 05) g/cm^(2)、(7. 41±1. 69) mm、(77. 72±4. 25) mm^(2),明显高于对照组[(189. 34±12. 16) mg/L、(117. 38±47. 62) pg/L、(0. 57±0. 04) g/cm^(2)、(5. 58±1. 86) mm、(56. 93±6. 37) mm^(2)],疼痛评分为(3. 52±1. 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 83±1. 62)分],骨痂出现、住院时间为(14. 02±4. 38)、(16. 31±3. 14) d,明显短于对照组[(16. 29±4. 16)、(18. 86±3. 4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 骨折 患者治疗中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联合MNGF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BMP-2、BMP-7水平,减轻疼痛,加速骨折 愈合及康复。 李中华 张发元 王燕青 卢炎君 牛宇飞 黄永波关键词:闭合复位 髓内钉内固定 鼠神经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 外固定架在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年 研究外固定架在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80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患者,来自2018年5月-2020年5月,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均40例,对照组: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外固定架,分析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 结论:外固定架在胫骨 开放 性骨折 中效果理想,可缩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并发症概率降低,术后感染率获得一定控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应用。 李迺龙关键词:外固定架 胫骨开放性骨折 疗效 分期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期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GustiloⅢ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并骨缺损患者中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取出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进行分期治疗,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骨折 愈合时间,同时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Neer功能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变化。结果:40例患者骨折 愈合时间为(8.64±1.20)个月,其治疗后的活动度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解剖部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Neer功能评分总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85.00%,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GustiloⅢ型胫骨 开放 性骨折 并骨缺损患者,对其进行分期治疗不仅有利于促进其骨折 愈合,而且还有助于其患肢功能恢复,具有良好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石林毅 陈宝娟 杨伟奖 叶燕彬 曾日祥关键词:胫骨 开放性骨折 骨缺损 骨折愈合
相关作者
罗晓中 作品数:46 被引量:219 H指数:8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机器人导航 锁定接骨板 股骨颈骨折 皮外 组织工程骨 吴刚 作品数:51 被引量:257 H指数:10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疗效 骨折 锁定接骨板 股骨颈骨折 机器人导航 张功林 作品数:435 被引量:1,199 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阔筋膜瓣 吻合血管 股前外侧 郭勇 作品数:57 被引量:200 H指数:8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锁定接骨板 腕关节 胸腰椎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徐永清 作品数:1,854 被引量:5,180 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