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9篇“ 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相关文章
- 微创经皮钢板与专家级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进展
- 2024年
- 胫骨为小腿主要承重骨,承担约下肢体重的83.3%。胫骨骨折中3%~10%为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在下肢骨折中占比约1%[1]。根据解剖学Carr-Sobba-Bear分区,胫骨干骺端被划分为Ⅴ区(远侧中段骨干区)~Ⅵ区(踝上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原因存在显著差异。在年轻群体中,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往往与高能量创伤事件紧密相关,例如交通事故等;而在老年患者中,低能量创伤(如摔伤)是导致此类骨折的主要原因[2]。值得注意的是,大约50%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病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3]。然而,由于胫骨前内侧区域肌肉附着相对薄弱,该部位的骨折愈合常面临诸多挑战[4]。特别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风险显著上升,最高可达20.0%[5]。
- 张磊杨建成许喆李志
- 关键词:下肢骨折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胫骨干骺端骨折不愈合微创经皮钢板
- 探讨分析髓内钉与微创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分析髓内钉(IMN)与微创钢板技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6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术式不同分为IMN组、MIPO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VAS评分、AOFAS评分及末次随访时的Johner-Wruhs踝关节功能评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方面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MIPO组患者相比较,IMN组患者虽然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辅助复位、腓骨固定等方面更多或更高,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IMN组为15.15%(5/33,例)低于MIPO组的33.33%(11/33,例),存在差异(P<0.05)。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VAS评分、AOFAS评分较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VAS评分、AOFA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优良率(Johner-Wruhs踝关节功能评级)比较上,IMN组为90.91%(30/33,例)与MIPO组的87.88%(29/33,例)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IMN与MIPO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时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MIPO相比,IMN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时除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外,还具有住院时间更短、骨折愈合更快等优势。
- 王富麟郑积文林宗阳江奕
- 关键词: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MIPO
- 多轴锁定接骨板与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较短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多轴锁定接骨板固定与前外侧"L"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较短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01月在作者医院治疗的35例较短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远断端距关节面距离<4.2cm),其中20例采用"L"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L型锁定组),15例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osteosynthesis,MIPO)接骨板固定(多轴锁定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5个月。多轴锁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L型锁定组(P均<0.05);而多轴锁定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与L型锁定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多轴锁定接骨板固定在较短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治疗中,疗效较佳,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 刘新园黄继锋陈家付强
-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
- 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应用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固定手术,总结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4~18个月(平均13. 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 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并根据Joher-wruhs标准评分,优良率为96. 6%。结论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中骨折愈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 施伟业黄家基吴江华
- 关键词:胫骨髓内钉胫骨远端骨折疗效
- 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应用专家型胫骨髓内钉(ETN)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应用ETN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疗效。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完全负荷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96.97%vs 7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松动、移位、变形、断裂、愈合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应用ETN治疗,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优良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康复快,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
- 施伟业
- 关键词:髓内钉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 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析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专家型胫骨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完全负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治疗中,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可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尽快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 郭庆华杨勇李京陈志辉肖辉
- 关键词:髓内钉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 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应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15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骨折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43A2型3例,43A3型10例,43B1型2例,均合并腓骨下端骨折;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线距踝关节面1.6~4.5cm,平均2.8cm;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7例(GustiloⅠ型2例,Ⅱ型3例,ⅢA型2例)。GustiloⅢA型2例急诊行清创、腓骨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余患者术前行跟骨骨牵引。运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术中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2例切口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余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于术后16~24周(平均20周)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73~95分,平均89.5分,其中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6.7%。随访期间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术中利用微创置板技术,并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疗效。
- 周炎刘世清余铃廖琦赵奇张春黄涛张锐夏韶强杨越
- 关键词:胫骨骨折接骨板
- 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微创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胫骨骨折治疗的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例。对照组9例。观察组给予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比例、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最大背伸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施田宝张飞仇如来杜桂夏徐建达
- 关键词:内固定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疗效
- 两种方法治疗较短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比较胫骨远端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较短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2011年2月期间63例胫骨较短远端干骺端骨折(远断端距关节面的距离<3 cm)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应用"L"型锁定钢板固定,33例应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固定。对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内侧锁定钢板组高于"L"型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优良率"L"型锁定钢板组高于内侧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治疗较短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 孟庆涛张辉丁中华李海波冯苏
-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
- 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在胫骨远端距关节面5cm以内的干骺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2例胫骨远端距关节面5em以内的干骺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超远端交锁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均获随访平均9.7个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3.4周,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2周,均于术后4-6周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超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距关节面5em以内的干骺端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但应慎重选择病例。
- 康汇余斌王涛廖永华
- 关键词: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微创内固定交锁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