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6篇“ 胶质母细胞“的相关文章
胶质母细胞瘤瘤周肿瘤浸润分割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胶质母细胞瘤瘤周肿瘤浸润分割模型,包括临床病例采集、影像信息采集、病理信息采集、影像数据预处理、基于CPC的方式对Gb瘤周水肿区域进行自学习的影像特征学习、使用3DUX‑Net分割模型进行迁移学习,构建瘤周浸...
赵国桦和孟佯程敬亮张勇马潇越
一种靶向胶质母细胞瘤的siRNA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胶质母细胞瘤的siRNA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胶质母细胞瘤的siRNA,此siRNA的反义链能够与靶标核酸特异性结合,以引发靶标核酸的降解,其中,靶标核酸包括胶质母细胞瘤的致病...
张辰宇李菁陈梦寒方静雯
一种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组合物,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证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埃氏巨型球菌、单形拟杆菌、产酸拟杆菌和脆弱拟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均有效地发挥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辅助治疗作用。
陈安静王甲正李卓曹群李新钢
一种构建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的方法,实现了对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的成功构建,克服了当下脑胶质瘤类器官模型无法培养出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的短板,为人脑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接近胶质瘤原始状态的...
保肇实江涛郑成君张莹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抑制效果分析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抑制效果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医疗保健系统领域,本申请基于提取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特征对生长抑制效果进行分析,基于患者体质变化数据对抑制过程中的患者体质异常进行分析,基于生长抑制效果分析...
陈凡周锦鹏田杨祝刚孙芳
安罗替尼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起源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是成人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肿瘤。目前,对于新发GBM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包括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手术、术后联合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复发,对于复发性GBM(recurrent GBM,rGBM),可选择再次手术、再放疗、肿瘤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等,但治疗结果仍不太理想。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已在一些肿瘤的治疗上被证实安全且有效,但在GBM中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安罗替尼在GBM治疗上的研究进展,旨在为GBM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王春燕余胜男任庆兰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复发抗血管生成药物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抑制效果分析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抑制效果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医疗保健系统领域,本申请基于提取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特征对生长抑制效果进行分析,基于患者体质变化数据对抑制过程中的患者体质异常进行分析,基于生长抑制效果分析...
陈凡周锦鹏田杨祝刚孙芳
SERPINE1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025年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E成员1(SERPINE1)被认为是与GB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之一。SERPINE1主要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糖酵解和免疫逃逸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已成为癌症较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预后指标之一。SERPINE1不仅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自身促进GBM发生发展,也可介导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中非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加速GBM恶性进展。了解SERPINE1如何调控GBM恶性进展对认识GBM的发生发展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SERPINE1促GBM发生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SERPINE1在GBM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郭肖肖曹雨露徐淑欣张琳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发生发展肿瘤微环境
MR-PWI及DTI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01—2023-01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PWI和DTI扫描,根据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的MR-PWI扫描参数[脑血容量(CBV)比值、脑血流量(CBF)比值、平均通过时间(MTT)比值、达峰时间(TTP)比值]、DTI扫描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最大值、FA平均值、FA最小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PWI及DTI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复发组CBV、CBF比值高于未复发组(t=5.454、4.404,P<0.05)。2组MTT、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BV联合CBF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的AUC为0.888,高于CBV的0.818、CBF的0.778(Z=2.255、2.484,P<0.05)。复发组FA最大值、FA平均值低于未复发组(t=5.033、3.894,P<0.05)。2组FA最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FA最大值联合FA平均值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的AUC为0.831,高于FA最大值的0.793及FA平均值的0.737。结论MR-PWI、DTI扫描有助于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
龙丹丹汤敏吴浛嘉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复发
CLDN7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内封闭蛋白7(CLDN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分别获得GBM与正常脑组织相关的基因表达数据,借助R软件比较两组内CLDN7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CLDN7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列线图评估CLDN7在GBM患者的预后。使用STRING数据库评估CLDN7的相互作用基因及信号通路。结果共收集689份正常样本和1157例胶质瘤样本。GBM组织内CLDN7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1.029(0.642,1.546)]比[0.475(0.2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04,P<0.001)。年龄>60岁、WHO病理学分级高、1p/19q非共缺失患者的CLDN7表达量高于年龄≤60岁、WHO病理学分级低、1p/19q共缺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H=-20.683、154.210、-2.699,均P<0.001)。生存分析显示,CLDN7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生存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LDN7诊断GBM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分析结果显示,CLDN7相关联的蛋白质主要参与紧密连接、黏附链接、细胞黏附分子及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等信号通路。结论CLDN7在GBM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诊断GBM的指标,是预后不良的相关指标。
李允毛轶青钟宗烨刘光华刘邦忠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基因表达预后生物信息学

相关作者

王汉东
作品数:497被引量:1,704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NRF2 显微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章翔
作品数:1,138被引量:5,426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脑肿瘤 颅脑损伤 脑胶质瘤 脑损伤
浦佩玉
作品数:392被引量:1,438H指数:1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人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
楼美清
作品数:233被引量:75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胶质瘤 显微手术治疗
康春生
作品数:234被引量:683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 人脑胶质瘤 胶质瘤细胞 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