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PMMF)修复面中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月治疗的11例面中部皮肤或累及皮肤的恶性肿瘤患者和1例面中部软硬组织感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12例全部利用PMMF进行修复与重建术后面中部软组织缺损,随访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27个月,平均随访(19.3±6.7)个月,12例患者PMMF全部成活;11例患者受区一期愈合,1例女性患者受区二期愈合(形成面部-鼻腔瘘);8例肿瘤患者经过术后放疗,局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全部患者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应用PMMF能够满足面中部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需求,是一种有效灵活的修复方式,特别适用于无法开展显微外科的基层单位。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PMMF)修复面中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面中部1/3皮肤或累及皮肤的恶性肿瘤11例,全部利用PMMF进行修复与重建术后软组织缺损,随访术后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27个月,平均随访(20.5±5.5)个月,11例患者PMMF全部成活;部分患者经过术后放疗,局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比较同一患者通过锁骨上及锁骨下通道血管蒂的长度,锁骨下通道能有效增加PMMF血管蒂的长度(P<0.01)。结论使用PMMF能够满足面中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修复软组织缺损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比较改良胸大肌肌皮瓣(modified 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mPMMF与传统胸大肌肌皮瓣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PMMF)在修复颌面部及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大型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8例原发口腔颌面部及口咽部恶性肿瘤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术后遗留口腔-咽部大型缺损,分别使用常规胸大肌皮瓣和改良胸大肌皮瓣进行术区组织缺损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改良胸大肌皮瓣及传统胸大肌皮瓣血管蒂的长度分别为18cm^(2)6cm(平均21.6cm)以及17cm^(2)3cm(平均19.3cm)。皮岛的面积分别为5×15到6×28cm^(2)(平均5.3×19.5cm^(2))以及5×7cm^(2)到5×12cm^(2)(平均5.0×8.7cm^(2))。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改良胸大肌皮瓣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评分及术后生存质量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胸大肌皮瓣组,并且颈部外观及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相比传统胸大肌肌皮瓣,改良胸大肌皮瓣的血管蒂更长,面积更大,外形更灵活可以修复多种形状的缺损,副损伤小,颈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更好,且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更大,术后功能及生存质量更好,在修复颌面部及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方面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