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3篇“ 胸段硬膜外麻醉“的相关文章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TEA)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TEA。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毕的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及麻醉苏醒情况(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后苏醒时间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和不良反应(术中心动过缓、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发生率。结果麻醉后30 min和术毕时,联合组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后苏醒时间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TEA可减轻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苏醒,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刘敏剑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麻醉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应激反应
择期行上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对驱动压的影响
李璇
无阿片药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常规全麻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无阿片药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TEA)与常规全麻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舒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咪达唑仑),研究组接受无阿片药物全身麻醉(丙泊酚+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咪达唑仑+罗哌卡因)联合TEA。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和插管1 min后(T_(0))、切皮后5 min(T_(1))、伤口缝合完毕(T_(2))、拔管时(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amsay评分、Prince-Henry评分和麻醉苏醒指标、术后胃肠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_(1)、T_(2)、T_(3)时的HR和MAP与T_(0)时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T_(1)、T_(2)、T_(3)时的HR和MAP与T 0时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T_(1)、T_(2)、T_(3)时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_(1)、T_(2)、T_(3)时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rince-Hen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结论与常规全麻比较,无阿片药物全身麻醉联合TEA可稳定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提高镇静镇痛效果和麻醉苏醒质量,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安全性好。
郭培霞张朔张新科王铭周威龚青安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麻醉胃肠道功能
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手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TEA)对肺癌手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行肺癌手术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89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TEA,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输注麻醉。比较两组从非依赖性肺收集的上皮衬液(ELF)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及血浆TNF-α、IL-6、丙二醛(MDA)水平、动脉氧分压/吸入氧分数(P/F)、并发症发生率、重做手术发生率、数字评级量表(NRS)评分、住院时间,评估不同麻醉方式对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ELF中,单肺通气(OLV)终止后30 min(T2)TNF-α、IL-6、IL-10均显著高于OLV前(T1)(t=7.71、77.10、7.59、3.41、57.51、5.74,均P < 0.05);观察组T1、T2时TNF-α[(1.59±0.53)ng/L、(1.89±0.64)ng/L]、T1时IL-6[(2.96±0.82)ng/L]、IL-10[(1.99±0.53)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45、2.59、2.00、7.19,均P < 0.05),T2时IL-6[(38.91±5.84)ng/L]显著低于对照组(t=33.25,P < 0.001),IL-10[(2.51±0.67)ng/L]在T2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血浆中,T1、T2时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2时IL-6[(42.98±5.29)ng/L、(27.93±4.17)ng/L]均显著高于T1时(t=54.14、61.06,均P < 0.001);观察组T2时TNF-α[(1.60±0.56)ng/L]及T1、T2时IL-6[(0.92±0.16)、(27.93±4.17)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39、6.96、18.20,均P < 0.05)。两组血浆MDA、P/F值、NR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重做手术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TEA可以减轻肺癌患者手术期间肺局部炎性反应。
盛晨马俊杰李季冯明静宋杰
关键词:肺切除术炎症趋化因子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硬膜外麻醉对机体作用的研究
2021年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可为手术提供麻醉和镇痛。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硬膜外麻醉可提供术中和术后镇痛、减轻麻醉应激反应、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且对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影响较小。目前,硬膜外麻醉被广泛应用于心脏、大血管、部和腹部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可能对细胞因子平衡产生不同影响,引起不同程度应激反应,进一步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因此,硬膜外麻醉在临床的应用备受重视。本文对近几年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围术期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和麻醉奠定基础。
安士强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应激反应
硬膜外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常会导致心肌的凋亡和坏死,有研究表明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建立了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和硬膜外麻醉模型来探讨硬膜外麻醉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的影响。方法:SPF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I/R组及TEA组,分别采用TTC、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I/R组和TEA组有较高的心肌梗死面积。与I/R组相比,TEA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EA组上调了Akt、Hes1和Bcl-2的蛋白表达,下调了Notch 1、DTNA、BAX和HIF-1α的表达。结论:TEA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赵征赵藴李迎春赵磊刘飞杨建国宋昱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麻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麻醉作为外科手术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因肿瘤患者生理储备功能下降、肿瘤手术对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刺激大等因素的影响,对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脉麻醉作为肿瘤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麻醉方案,但因单纯静脉麻醉下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交感神经兴奋性强、麻醉并发症多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制约整体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主要原因[1]。硬膜外麻醉即神经阻滞麻醉,可通过对术区神经的阻滞而促进交感神经兴奋度的降低,进而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的稳定[2]。基于该麻醉作用机制,在静脉的基础上复合应用硬膜外麻醉为肿瘤手术麻醉开辟了新的路径。
牛悦峰常钧朱毅
关键词:麻醉并发症肺癌手术麻醉方案硬膜外麻醉静脉麻醉麻醉作用
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复合应用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与血电解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复合应用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与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7月于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暨聊城市中心医院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行全麻下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45例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下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前与完成手术时的血电解质水平,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情况。结果完成手术时,研究组血电解钠离子(142.6±3.5)mmol/L、钾离子(3.9±0.5)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35.6±2.8)、(3.5±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6、4.983,P<0.001),氯离子水平(103.5±4.6)mmol/L低于对照组(110.5±5.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4,P<0.001)。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5.2±5.3)h、首次进食时间(5.4±0.8)d与首次排便时间(45.2±5.3)h均低于对照组(55.6±6.0)h、(7.3±0.6)d、(60.5±4.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5、12.746、14.219,P<0.001)。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复合应用于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保障血电解质稳定性。
戚建伟李凯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麻醉全麻胃肠功能血电解质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第一阶纳入15例患者,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是患者在双肺通气(TLV)15min、单肺通气(OLV...
王志瑶
关键词:血管活性药物胸段硬膜外麻醉单肺通气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内分流
文献传递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电解质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电解质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电解质水平,入室后、麻醉后、手术开始30 min与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术后开始排气、排便与进食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血钠(130.52±5.28)mmol/L与血氯(105.58±5.21)mmol/L低于对照组的(135.60±7.15)、(111.36±6.32)mmol/L,血钾(4.08±0.22)mmol/L高于对照组的(3.81±0.2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室后、麻醉后、手术开始30 min与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开始排气时间为(44.25±5.10)h、开始排便时间为(48.63±4.18)h、开始进食时间为(5.30±0.45)d,均短于对照组的(53.72±4.51)h、(61.50±5.84)h、(7.16±0.58)d,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提升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电解质稳定度,加快患者机体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罗绍君
关键词:食管癌胸段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血电解质胃肠道功能

相关作者

潘熊熊
作品数:22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镇痛 开胸手术患者 胸段硬膜外麻醉 T细胞亚群 硬膜外阻滞
钱燕宁
作品数:386被引量:2,371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围术期 麻醉 术后镇痛 氯诺昔康 应激反应
毛琛璐
作品数:8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辅助性T淋巴细胞 胸段硬膜外麻醉 镇痛 麻醉方法 成人静脉血
黄冰
作品数:201被引量:828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单肺通气 麻醉 全麻 布托啡诺 吗啡
简文亭
作品数:13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氢吗啡酮 胸段硬膜外麻醉 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