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8篇“ 胸膜肿瘤“的相关文章
孤立性胸膜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
2024年
原发于胸膜的孤立性肿瘤较少见。本文介绍一例起源于胸膜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分析其影像学表现,重点阐述影像特征及诊断思路,以提高影像医生的诊断水平。
朱珍梁宗辉
关键词:影像诊断胸膜肿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内科胸腔镜下光动力治疗胸膜肿瘤的专家共识被引量:3
2022年
胸膜肿瘤(pleural tumors,PT)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胸膜肿瘤,前者主要为恶性胸膜间皮瘤,后者为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所致,二者多伴有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胸膜转移瘤以肺癌、乳腺癌、淋巴瘤最常见,中位生存期通常为4~12个月,主要机制是肿瘤侵犯胸膜并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水渗出增多,可机械性堵塞淋巴管导致胸水重吸收障碍[1-3]。MPE增长速度快,可导致肺不张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压迫纵隔影响回心血量引起循环障碍。患者可表现出明显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冯起校金发光李强
关键词:内科胸腔镜胸膜肿瘤光动力
兔VX2胸膜肿瘤白介素-2治疗后的MR灌注成像研究
2020年
目的:对兔VX2胸膜肿瘤应用白介素-2治疗后的MR灌注参数进行观察,获得应用白介素-2使用后瘤体血流信息、瘤细胞活性与产生胸水量。方法:对24例兔VX2胸膜种植瘤成功模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经口给予白介素-2(20 mg/kg/d)7d,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MRI图像后处理为专用灌注软件和WORKSPACE磁共振专用高级工作站。分别测量流入率(WIR)、流出率(WOR)、最大增强率(MER)、达峰值时间(TTP),并对胸水产生时间进行测量。结果:治疗组WIR、WOR、TTP、MER分别为:(43.04±7.97)x10^-3 mL/s,(25.12±5.43)x10^-3 mL/s,(66.42±7.54)s和(640.14±50.54)%。对照组WIR、WOR、TTP、MER分别为:(49.41±14.19)x10^-3 mL/s,(30.42±9.76)x10^-3 mL/s,(66.39±18.54)s和(980.34±60.89)%。正常肌肉分别为(24.09±5.29)x10^-3 mL/s,(7.47±5.11)x10^-3 mL/s,(65.48±12.21)s,(504.76±53.73)%。对兔VX2胸膜种植瘤PWI参数分析比较,并对各参数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WIR、WOR、MAXR的t值分别为2.04、2.41、2.65,P<0.01,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TTP的t值分别为1.59,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胸水出现时间(8.0±3.0),对照组胸水出现时间(6.0±2.0)d,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白介素-2治疗后兔VX2胸膜肿瘤模型WIR、WOR、MAXR下降,产生胸水时间延长,白介素-2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PWI直观地反映兔VX2胸膜腔种植瘤在生长过程中肿瘤的血供状况,量化分析病变的血流信息。
张明敏张强
关键词:白介素-2
转移性胸膜肿瘤的特征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转移性胸膜肿瘤为位于其他部位的肿瘤原发病灶转移到胸膜上。转移性胸膜肿瘤是一种特殊部位的转移癌,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探讨其特征及诊治进展,旨在探索如何提高治疗效果。肺癌作为当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常伴随有胸膜转移,发生率约为25%。胸膜转移通常在肿瘤晚期,常引起的后果包括产生恶性胸腔积水,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转移性胸膜肿瘤的特征及发病机理转移性胸膜肿瘤发生率远远高于原发性胸膜肿瘤
刘卓刘家怡徐卓
关键词:发病机理
兔VX2胸膜肿瘤MR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兔VX2胸膜肿瘤MR灌注参数变化情况,研究肿瘤模型瘤细胞活性型及瘤体血流信息。方法对10例兔VX2胸膜种植瘤,分别测量流入率(WIR)、流出率(WOR)、最大增强率(MER)、达峰值时间(TTP)。结果壁层胸膜种植瘤WIR、WOR、TTP、MER分别为:(48.31±7.19)×10^(-3)m L/s,(31.9±7.76)×10^(-3)m L/s,(63.48±9.54)s和(997.34±50.89)%。脏层胸膜种植瘤分别为:(42.08±9.88)×10^(-3)m L/s,(24.69±7.10)×10^(-3)m L/s,(67.95±3.50)s和(928.76±60.72)%。正常肌肉分别为(25.66±5.69)×10^(-3)m L/s,(7.85±5.01)×10^(-3)m L/s,(69.48±12.01)s,(514.76±53.23)%。结论 PWI能够准确直观地反映兔VX2胸膜腔种植瘤在生长过程中肿瘤的血供状况,量化分析病变的血流信息。
张明敏张强刘照信李秀凤
关键词:MR灌注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胸膜肿瘤微环境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应用自体CIK细胞进行胸腔内局部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过胸膜活检病理或胸水脱落细胞学明确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胸腔内局部注射顺铂+自体CIK细胞、单独注射顺铂,观察胸膜组织肿瘤细胞微环境内胸膜IV型胶原(Col IV)、层粘连蛋白(LM)、纤维粘连蛋白(FN)、凋亡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Col IV、LM、FN表达明显降低,凋亡指数显著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顺铂进行胸腔内局部注射,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顺铂局部化疗。
张淼孙毅张燕赵蔚然张红红
关键词:自体CIK细胞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
CIK细胞联合顺铂胸腔注射对胸膜肿瘤微环境VEGF及TGF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药物胸腔局部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经过胸膜活检或胸腔积液肿瘤脱落细胞学阳性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胸腔局部注射顺铂、顺铂+自体CIK细胞,观察胸膜组织肿瘤微环境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指标改变。结果试验组VEGF及TGF表达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CIK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
孙毅张燕张淼赵蔚然段媛媛
关键词:CIK细胞胸膜活检
WHO(2015)胸膜肿瘤组织学分类介绍
2016年
在WHO(2015)胸膜肿瘤组织学分类(新分类)中([1]),除了重点介绍胸膜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类/分型外,对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问题也有了更多的表述,而且更加强调病理诊断和临床联系的重要性,为肿瘤工作者提供了胸膜肿瘤组织学和遗传学分型全新的准则。
刘丽丽燕丽李新功
关键词:WHO胸膜肿瘤
X线结合超声诊断胸膜肿瘤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X线结合超声诊断胸膜肿瘤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X线和超声诊断胸膜肿瘤,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对24例胸膜肿瘤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胸膜肿瘤中,胸膜间皮瘤18例,转移性瘤6例,X线诊断符合率为58%(16/24),超声诊断为92%(22/24)。结论 X线胸片、电视透视、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胸膜肿瘤为最佳检查方法,但确诊仍须手术和病理证实。
李丹荣阳荣根满
关键词:胸膜肿瘤X线超声诊断影像分析
乙酰唑胺对胸膜肿瘤小鼠水通道蛋白1的影响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对胸膜肿瘤小鼠AQP1表达及胸腔积液的影响。方法建立胸膜肿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肿瘤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每日一次经口灌注乙酰唑胺(40 mg·kg-1·d-1)。比较各组小鼠胸腔积液的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水通道蛋白1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胸膜肿瘤小鼠胸腔内见血性积液及肿瘤结节生长,干预组小鼠胸水量较肿瘤组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QP1表达于胸膜壁层上皮,干预组小鼠壁层胸膜AQP1水平较肿瘤组降低。结论乙酰唑胺可以抑制胸膜肿瘤小鼠壁层胸膜AQP1及其mRNA的表达,减少恶性胸腔积液。
刘宗师张靖轩杨智
关键词:恶性胸膜肿瘤乙酰唑胺水通道蛋白1

相关作者

董雪林
作品数:15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胸膜肿瘤 TIL 间皮瘤 恶性胸膜间皮瘤 白细胞介素2
赵中苏
作品数:61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纤维支气管镜 肺损伤 前列腺素E
薛立福
作品数:65被引量:321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术 胸腔镜 胸腔积液 内科胸腔镜 胸膜肿瘤
罗素琼
作品数:57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青石棉 间皮瘤 青石棉污染区 肺癌 胸膜间皮瘤
王发平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胸膜肿瘤 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流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