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47篇“ 胺碘酮治疗“的相关文章
- 益心舒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8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就诊的共计10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胺碘酮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心舒胶囊,3次/d,3粒/次。两组的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房颤症状、心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96.08%vs 84.31%,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耳排空速度(VLAA)均升高,左房容积指数(LAVI)均降低(P<0.05);治疗组的LAEF、VLAA高于对照组,LAV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VCAM-1、HMGB-1、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盐酸胺碘酮片可提高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显著减轻心房颤动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血管内皮功能。
- 马丽珂郭卫东默瑞兴
- 关键词:益心舒胶囊盐酸胺碘酮片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房容积指数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
- 2025年
- 对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急诊治疗的40例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于抽签法下分组,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其中包括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利尿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向对照组提供硝酸异山梨酯片,将胺碘酮提供给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炎性因子值低于对照组,最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相关值差距十分明显(P<0.05)。结论 急诊治疗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利尿等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继续为患者提供药物胺碘酮,是促进患者病变部位快速复原的一种保障,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异常明显。
- 齐钰
- 关键词:危重症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
-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5年
- 房颤中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改善,本文将运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两种药物共同应用的方法来分析应用之后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方法 抽取地点为丹凤县中医医院心病科接受医治的患者,例数为80,并且这些患者均经过证实确定患有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疾病,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同时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胺碘酮片药物为对比组患者应用的药物,美托洛尔加胺碘酮共同应用为实验组应用的药物,上述操作完成之后分析对比和实验组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 在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心功能水平当中,实验组的恢复效果更为显著,治疗的最终效果显示,实验组更好,症状改善时间要比对比组的用时时间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两组无差异性,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下,可以促进患者窦性心律周期逐渐恢复正常,能够提高最终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病症的恢复速度,强化心功能质量,实现预期治疗康复目的,可予以推广使用。
- 姚艳
- 关键词:美托洛尔胺碘酮房颤心力衰竭
- 左卡尼汀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静息心率、运动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心率、运动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sST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
- 赵灿
- 关键词:左卡尼汀胺碘酮老年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
- 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诊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9.34±12.37)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3.14±9.25)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38.54±12.26)、(91.24±9.02)mm Hg,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1.36±4.05)%高于对照组的(48.26±3.8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6.21±6.34)mm小于对照组的(60.51±6.25)mm,B型脑钠肽(546.34±102.14)pg/ml低于对照组的(621.04±122.06)pg/m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接收的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采取快速应对措施,在此过程中使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洪雅静张珍
- 关键词:冠心病胺碘酮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
-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 2025年
- 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临床治疗方案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内收治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共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方案是单独胺碘酮用药,观察组治疗方案是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在病情症状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心率、左心舒张末容积及左心房收缩末容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在胺碘酮用药基础上,加以替米沙坦可以增强疗效,控制房颤病情发作,稳定血压水平,有助于心功能指标改善。
- 姜重阳
- 关键词:替米沙坦胺碘酮高血压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费县中医医院接诊的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试验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学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前,两组LVESV、LVEDD、NT-proBNP、LVEF、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SV、LVEDD、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SV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延长,试验组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延长6 min步行距离。
- 余瑞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阵发性心房颤动胺碘酮
-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评估胺碘酮在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100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被诊断为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各包含50例。其中,对照组基于常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胺碘酮。通过比较各项关键指标的结果,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利依据。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血压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方面,胺碘酮的使用效果良好,且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 吴成青冯雅琳
- 关键词:胺碘酮安全性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思考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选择“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时间是2018.1-2022.12,筛选出本院在这一时段接收的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病患80例,依照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划分成2小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是40例,其对应的治疗措施各是:胺碘酮+基础治疗、基础治疗。接下来按照数据统计法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动过缓、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心电图改善情况(静息心率、Q-T期间、左心室EP)以及治疗前后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左室射血分数等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和对照组展开比较发现,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更理想,差异突出,P<0.05,实验组左心室EP更高且P<0.05,并且,患者的静息心率偏低、Q-T期间偏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突出,P<0.05;在疗前,统计对比2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发现不存在任何统计学价值,P>0.05;在疗后,统计对比2组的以上指标都有明显地改善,前后对比差异大,而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症的应用疗效突出,它对于稳定病患血压、心律、左室射血分数等发挥着一定的主导作用,为患者稳定病情、改善预后状态等提供支持。
- 叶杨
- 关键词:胺碘酮血压心率
-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
- 2024年
-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以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以随机数表法将我院急诊科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研究A组(常规急诊科急救+普罗帕酮治疗)与B组(常规急诊科急救+胺碘酮治疗)各30例,并就治疗有效率、心电图、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等相关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A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R及Q-T间期减少明显;在心功能(HR、LVEF及LVEDD)及心律失常(短阵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相关指标上,B组改善效果更好,差异对比P<0.05。结论 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能显著提高治疗效率,缩短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改善心律失常,并对心功能有所促进。因此,在临床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时,胺碘酮的应用值得推广。
- 陈利平
- 关键词:胺碘酮普罗帕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治疗
相关作者
- 廖伟

- 作品数:223被引量:363H指数:8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 沙振球

- 作品数:47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索他洛尔 心律失常 心律平治疗 心律平 室性心律失常
- 严章林

- 作品数:59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术 胺碘酮治疗
- 王雪梅

- 作品数:25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肺心病 慢性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胺碘酮治疗 胺碘酮
- 秦俭

- 作品数:396被引量:2,657H指数:2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学院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老年 患者预后 急诊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