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7篇“ 脊髓麻醉“的相关文章
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研究分析运用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对其术后早期活动影响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57例,应用奇偶数形式分组,常规组128例患者手术麻醉采取插管全麻,观察组129例患者手术采取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对比患者术后肢体肌力水平、术后肢体主动活动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做手术麻醉效果分析。结果 术后肢体肌力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肌力水平略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肢体主动活动情况相比,两组以观察组较良好(P<0.05),术后恢复情况,指标数据统计后两组比对,观察组相比常规组术后恢复指标用时短(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中,采取脊髓麻醉加静脉麻醉方式对患者实施麻醉,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恢复。
吴波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活动
全身麻醉脊髓麻醉应用于日间输尿管镜碎石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脊髓麻醉应用于日间输尿管镜碎石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9月钟祥市中医院收治的256例日间输尿管镜碎石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8例。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应用脊髓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室麻醉相关时间、坐立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麻醉后40 min、术毕、术后5 min、10 min、20 min时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麻醉后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研究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疲劳、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日间输尿管镜碎石术老年患者应用脊髓麻醉苏醒时间和出院时间更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疲劳、排尿困难发生风险更低。
刘小琴
关键词:老年全身麻醉脊髓麻醉输尿管结石
剖宫产产妇麻醉相关危险因素与全脊髓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CS)中产妇和麻醉相关的危险因素与全脊髓麻醉(SA)引起的低血压发生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剖宫产麻醉产妇的临床资料,通过预先设定的表格收集数据,包含与产妇、麻醉技术及母体血压记录表相关的3个部分。推测母体因素和麻醉相关危险因素与选择性CS期间SA诱导性低血压发生相关。结果轻、中及重度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35%及40%。最终发现与低血压相关的10个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体质量增加11~20 kg,妊娠次数≥4次,低血压疾病史,母体模型中基线收缩压(SBP)<120 mm Hg,基线心率>100次/min,液体预负荷≥1000 ml,布比卡因中加入舒芬太尼,麻醉相关模型中感觉阻滞高度>T4(均P<0.05)。结论年龄、BMI、体质量增加、妊娠史、低血压疾病史、基线SBP和心率、液体预负荷、布比卡因中加入舒芬太尼及感觉阻滞高度是CS期间SA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王伟达鲁金钢赵鹏程
关键词:剖宫产全脊髓麻醉LOGISTIC回归分析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评价。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总医院收治的8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用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麻醉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和应激效应指标、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时的心率、血压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 h、12 h、24 h时,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 h、8 h、12 h,观察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刘国林林武郑洪棋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血流动力学
平衡脊髓麻醉对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
2024年
观察平衡脊髓麻醉技术在促进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行择期脊髓麻醉下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9例。随机分配为常温组和加温组,常温组(对照组)腰麻液为(22.0~25.0℃)1%罗哌卡因1.0ml(10mg)+脑脊液1.0ml;加温组(试验组)腰麻液配比:(36.0~37.5℃)1%罗哌卡因1.0ml(10mg)+脑脊液1.0ml。比较各组患者麻醉后早期主动活动相关指标。结果 加温组患者肌力恢复至V级时间短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h患侧肌力IV级及以上加温组占比高于常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温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常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温组翻身、锻炼次数多于常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在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常温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脊髓麻醉技术用于关节置换手术时,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时间缩短,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基础上,感觉和运动起效快,同时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达到促进早期主动锻炼、促进加速康复的目的。
杨利朝
关键词:关节置换罗哌卡因
可行走的脊髓麻醉技术在肛肠疾病手术的应用前景
2023年
常见的肛门直肠手术,如痔疮切除术和肛裂、肛周脓肿和瘘管的修复,通常持续时间极短。直肠肛管手术因其特殊的解剖特点,术中对麻醉效果要求极高,术后经常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可能会妨碍及时出院。由于良性直肠疾病(如痔疮或肛瘘)的高患病率,以及门诊手术的持续趋势,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来治疗这些患者。本篇将对可行走的脊髓麻醉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赵利娟张二飞
关键词:肛肠疾病脊髓麻醉小剂量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分析剖宫产手术中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目的:构建剖宫产手术中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探讨低血压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所有施行脊髓麻醉的患者,其中满足纳入标准的病例为3 100例。数据预处理后,通过...
江涛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脊髓麻醉低血压
耳穴疗法对脊髓麻醉剖宫产患者焦虑和恶心、呕吐的影响:一项临床试验研究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耳穴疗法对接受脊髓麻醉剖宫产(CS)的患者焦虑和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53名选择剖宫产患者,其中干预组27名,对照组26名。在干预组中,脊髓麻醉前1 h,在患者双侧四个点进行耳穴穴位刺激,每个点持续2-3 min。通过以下问卷进行评估: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恶心呕吐评估表。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的平均焦虑(SD)分别为47.88(8.67)和47.84(10.49),干预后4 h的平均焦虑(SD)分别为40.23(10.19)和42.88(12.18)。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8)。术前30-40 min和术后4 h,两组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均较低,两组在手术期间和恢复室中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穴疗法可减轻脊髓麻醉剖宫产患者的焦虑。耳穴疗法减轻了恶心和呕吐的严重程度,但变化不显着。
陈烨邹聪华吴晓丹
关键词:焦虑耳穴疗法脊髓麻醉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
脊髓麻醉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脊髓麻醉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松开45 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MIR),经脊髓鞘内途径缓慢注射布比卡因(1 mg/kg),记录脊髓麻醉前后的大鼠胸段T2脊髓电图变化,观察并记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超声检查大鼠心功能指标;HE和TTC染色检测心肌组织改变。结果:MIR引起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退和心肌组织学损伤,造成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引发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记录脊髓放电频率增加。脊髓注射布比卡因可显著抑制MIR诱发的心律失常;同时,布比卡因可显著改善MIR引起的脊髓神经放电活动、心肌组织学损伤和心脏功能抑制。结论:本研究表明脊髓麻醉能够消除MIR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IR心脏脊髓后角神经元电异常活动有关。
张华斌罗中旭钟民洪宗元王德国
关键词:脊髓麻醉布比卡因室性心律失常神经电活动
可行走脊髓麻醉在肛周手术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1.为了探讨可行走脊髓麻醉技术在临床上的可行性2.探讨该技术是否能够改善肛周手术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法:将拟于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肛周手术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病例共84例,1例...
赵利娟
关键词:肛周手术低剂量并发症

相关作者

于金贵
作品数:127被引量:339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异丙酚 地塞米松 麻醉 血流动力学 乌司他丁
杨博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麻醉 剖宫产患者 地塞米松 后头痛 双盲
陈庆一
作品数:24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脊麻 麻醉 脊髓麻醉 术后镇痛 地佐辛
崔健君
作品数:187被引量:1,02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吗啡 氯胺酮 硬膜外阻滞 疼痛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
高慧
作品数:60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64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血流动力学 气管内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