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26篇“ 脏器功能“的相关文章
- 重症监护病房内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护理策略的有效性观察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90例(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的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中显著改善了生命体征、减少了不良反应,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晁永萍权雨辰权敬宸
-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重症监护多脏器功能障碍
- 清胰Ⅱ号制剂对胡蜂毒致MODS大鼠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 2025年
- 目的观察清胰Ⅱ号制剂对胡蜂毒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及清胰Ⅱ号组,每组12只。清胰Ⅱ号组和模型组利用静脉注射胡蜂毒的方法建立MODS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清胰Ⅱ号组同时鼻饲清胰Ⅱ号制剂10 ml/kg,而模型组和对照组鼻饲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24 h、72 h后,比较3组心肝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血清肠道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X)]、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结直肠组织中p-Akt/Akt、p65、p-p65的表达。结果(1)心、肝、肾、肠道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干预24 h、72 h的血清cTnT、ALT、SCr、DAO、ETX、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胰Ⅱ号组血清干预24 h、72 h的cTnT、ALT、SCr、DAO、ETX、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0.05)。(2)结直肠组织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及直肠组织中p-Akt/Akt、p65、p-p65均上调,但清胰Ⅱ号组结肠及直肠组织中p-Akt/Akt、p65、p-p65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胰Ⅱ号制剂可降低血清cTnT、ALT、SCr、DAO水平,通过介导Akt/NF-κB信号通路对胡蜂毒致MODS大鼠的心肝肾及肠道等多器官具有良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 杨森林刘青韩梅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因子
- CRRT联合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治疗秋水仙碱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CRRT联合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治疗秋水仙碱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秋水仙碱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IL-6、CRP、PCT)、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肾功能指标(Scr、UA、BUN)、心功能指标(CK、LDH、BNP)均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处于更低水平(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秋水仙碱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予以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炎性反应,促进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恢复,增强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高淑萍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衰竭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
-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功能损伤1例的护理
- 2025年
- 该院2021年7月收治1例恙虫病并发多脏器功能损伤重症患者,入院时神志清醒,右侧腹股沟及左侧髂上皮肤各有一虫咬样结痂皮疹,右膝关节局部红肿,皮温高,诊断为肺部感染、高血压、痛风。通过早期促进损伤脏器功能恢复护理,以及规范使用特殊药物、血小板减少期间预防出血、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一系列精细化护理措施,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恙虫病感染临床少见,尽早发现及治疗尤为重要。
- 代甫路叶溪茜吕杨锦
- 关键词:恙虫病多脏器功能损伤护理
- 中西医结合防治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损伤
- 2025年
- 围术期是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防治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在此期间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对围术期管理的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策略。现代医学通过调节脏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减轻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中医药则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性治疗手段。本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围术期防治脑、心脏、肺、肾及消化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方面提供参考。
- 余剑波吴晓炀张圆
- 关键词:围术期重要脏器中西医结合治疗
- 产科联合ICU救治不明原因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孕产妇1例
- 2025年
- 1病例报告患者,35岁,因孕31+4周,皮肤瘙痒、黄染19周,腹泻3d,加重1d于2024年1月7日入重庆市人民医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3年6月10日,超声检查核算预产期2024年3月7日。孕期多家医院不规范产前检查。19周(孕12周)无诱因出现皮肤瘙痒,以四肢为主,逐渐扩散至全身,伴皮肤黄染,于外院就诊,完善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TBIL)101.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6.2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25.1μmol/L,总胆汁酸(TBA)129.2μmol/L,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提示胆囊颈折叠、腔内未见确切充盈缺损,诊断“肝功能不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 廖媛谭晓青刘奕王丹王岚陈诚
-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肝功能检查皮肤黄染直接胆红素充盈缺损
- 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水平与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中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者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24年6月—2024年10月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医学科的38例脓毒症患者,依据Sepsis 3.0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0例)及脓毒症休克组(1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FABP4、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氧合指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心率、NT-proBNP、尿素氮、AST、血小板计数、GC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清FABP4水平、Scr、ALT、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PCT及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脏器相关损伤标记物Scr、ALT及氧合指数水平与FABP4水平存在正相关,其中Scr(R^(2)=0.5549,P<0.001),ALT(R^(2)=0.3181,P<0.001),氧合指数(R^(2)=0.5021,P<0.001)。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血清FABP4水平与器官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
- 王新蕊郭喆王雪松夏玉香王仲
- 关键词:脓毒症脂肪酸结合蛋白器官功能障碍
- 乙草胺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 2024年
- 乙草胺是全球范围内应用的一种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中毒后肝损害较为常见,鲜见多脏器功能衰竭。本文报告1例口服乙草胺中毒致肝衰竭、肾衰竭伴肌红蛋白尿、胰腺损伤的患者,经血液灌流2次、人工肝血浆吸附1次、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5次及保护脏器、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患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 王晨张向星石梦迪菅向东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衰竭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胰腺损伤肌红蛋白尿肾衰竭芽前除草剂
- 急性避蚊胺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死亡1例被引量:1
- 2024年
- 急性避蚊胺中毒临床罕见。通过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急性避蚊胺中毒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急性避蚊胺中毒的救治措施。患者口服大量避蚊胺后,迅速出现昏迷,循环、呼吸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予以洗胃、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清除体内毒物,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稳定内环境及容量管理,抗休克、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后,患者循环仍难以维持,最终救治效果不佳而死亡。在避蚊胺中毒救治过程中建议多种血液净化方式联合应用,如循环仍难维持,条件允许可尝试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避免因循环衰竭加重脏器功能损伤。
- 张玲杨梅闵利
- 关键词: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
- 重症肺炎并发严重肌溶解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 2024年
- 总结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严重横纹肌溶解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困难、多脏器功能损害、活动无耐力及ICU综合征等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病因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俯卧位通气策略、早期康复、心理支持等措施。患者于第60天病情好转后转入呼吸科继续治疗,入院第78天康复出院。
- 谢派玲袁帅帅刘凤清连素冰
-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损害危重症护理
相关作者
- 张淑文

- 作品数:530被引量:3,505H指数:3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急性胰腺炎 内毒素血症
- 陆江阳

- 作品数:276被引量:1,09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鼠脾脏 MODS 酵母多糖
- 李春盛

- 作品数:888被引量:4,003H指数:3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脓毒症 复苏后 参附注射液
- 胡森

- 作品数:402被引量:1,860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卡巴胆碱 口服补液 烧伤 休克 烫伤大鼠
- 王宝恩

- 作品数:736被引量:7,536H指数:4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复方861 基因表达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