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篇“ 脐血淋巴细胞“的相关文章
孕妇产前多环芳烃水平与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孕妇产前多环芳烃暴露与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的相关性。[方法]在太原市2家医院共招募347名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产前1周内收集孕妇尿液于-80℃保存待检。在分娩时收集新生儿脐带血并提取淋巴细胞DNA。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孕妇尿中4种多环芳烃代谢物(2-羟基萘、2-羟基芴、9-羟基菲和1-羟基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Spearman相关进行相对端粒长度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探究PAHs代谢物与端粒长度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种多环芳烃代谢物与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的关系。[结果]孕妇尿中2-羟基萘、2-羟基芴、9-羟基菲和1-羟基芘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7.56、3.89、3.42、1.55μg/g(以肌酐校正)。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DNA相对端粒长度的中位数(P25~P75)为0.85(0.61~1.31)。随着孕妇尿液中2-羟基芴(P=0.022)和1-羟基芘(P=0.033)水平的升高,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有下降趋势。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孕妇尿中2-羟基芴和1-羟基芘水平每增加一个自然倍数,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平均缩短12.19%、8.61%。[结论]产前多环芳烃暴露与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关。
李金玉李艳宁邓云珺聂继盛
关键词:多环芳烃端粒新生儿生物标志
一种脐血淋巴细胞DC-CIK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属于免疫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脐血淋巴细胞DC‑CIK的培养方法。本发明以脐血为处理对象,经过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DC细胞的分离培养、CIK细胞的诱导培养、DC和CIK的共培养制备DO‑DIK细胞,...
张慧慧 王芝辉 武建明 张剑慧 谭毅
文献传递
母亲多环芳烃暴露与脐血淋巴细胞DNA端粒长度的关系
目的:  1.通过人群实验研究,以尿中2-羟基萘(2-NAP)、2-羟基芴(2-FLU)、9-羟基菲(9-PHE)和1-羟基芘(1-PYR)4种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作为内暴露生物标志物,评价某市孕妇体内多环芳烃暴露水平特征...
李艳宁
关键词:孕妇多环芳烃暴露脐血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卵裂球丢失对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及子代脐血淋巴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已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而来的卵裂球丢失...
吴琰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转录组测序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热休克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脐血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2013年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是肿瘤所处的内环境,由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微血管、组织液等与肿瘤细胞本身共同构成[1,2]。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也与肿瘤细胞自身内环境有关。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改变和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任林广赵珍谊张健徐广伟段北野
关键词:肿瘤细胞淋巴细胞活性培养上清脐血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同种异体脐血淋巴细胞的转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同种异体脐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从人脐带中分离、培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型鉴定;同时采用MTT法检测UCMSCs对同种异体脐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以验证UCMSCs在免疫调控方面的作用。结果成功培养出UCMSCs,培养至第3代的UBMSCs形态为均一梭形,细胞倍增时间为51.6 h。细胞表面表达MSCs相关抗原CD29,但不表达造血细胞相关抗原CD34,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AS(+)、NBE(+)、POX(-),表明此种自脐带中分离得到并诱导扩增的成纤维样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PHA刺激的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UCMSCs接种数量有关,当接种量为2 000个/孔时,抑制率高达60.8%。结论 UCMSCs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同种异体脐血淋巴细胞的转化,且此种抑制作用与接种的脐血淋巴细胞数量有关。
张玉琳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
低剂量溴酸钾诱导脐血淋巴细胞适应性反应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溴酸盐的体外低剂量下的适应性效应。方法以人脐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用0.1 mM溴酸钾做预处理与不做预处理,再毒性浓度处理24 h,两组比较观察微核率的变化。结果预处理组较未预处理组的淋巴细胞微核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低浓度溴酸钾预处理的脐血淋巴细胞对毒性剂量处理存在一定的适应性,认为溴酸钾在体外条件下可能存在适应性反应。
胡慧文余从年
关键词:脐血淋巴细胞微核
细胞光镊拉曼光技术检测脐血淋巴细胞EB病毒转染过程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试验将单细胞光镊拉曼光技术(LTRS)应用于了解活小细胞内部生化变化过程。方法对加入EB病毒上清液的脐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在培养后0 h、24 h、48 h、72 h进行单细胞光镊拉曼光检测,并应用数码相机拍照及记录拉曼光谱。结果 EB病毒感染0 h、24 h、48 h、72 h淋巴细胞胞内物质拉曼光谱在785~1 742 cm-1,对上述不同时间检测的4条拉曼光谱曲线比较研究表明:16种胞内物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72 h内不断增加,其中以1002 cm-1、1064 cm-1、1265 cm-1、1300 cm-1、1443 cm-1、1655 cm-1、1 742 cm-1归属为苯丙氨酸、脂类、蛋白质、酰胺I/脂类等物质增长较快,785 cm-1所代表的核酸增长的幅度不大。结论单细胞光镊拉曼光技术检测可以应用于研究活的脐血淋巴细胞EB病毒转染后的变化和观察小细胞生长变化过程中内部的生化过程。
秦岭王桂文焦伟瑶辉璐陈甲信李龄丁志敏
关键词:淋巴细胞EB病毒
妊娠晚期母体外周血与胎儿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对比研究
2009年
目的:比较妊娠晚期母体外周血与胎儿脐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探讨妊娠期母体与胎儿在免疫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ICP及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及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及脐血淋巴细胞上Fas、FasL、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妊娠组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脐血淋巴细胞上Fas、FasL的表达显著低于母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而Bcl-2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ICP组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亦明显高于外周血(P<0.05),脐血淋巴细胞上Fas、Bcl-2的表达显著低于母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FasL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晚期外周血与脐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在维持妊娠期免疫耐受的稳定性及移植物抗宿主的排斥反应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余海燕姚强王晓东刘淑芸
关键词:妊娠晚期脐血淋巴细胞调控基因
脐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检测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新生儿脐血的免疫功能。方法24例正常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脐血作为研究对象,26例健康成年献血员(男女不分)的血液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脐血和成人血液中CD3(+)、CD4(+)、CD8(+)、CD19(+)、CD16+56(+)、CD4(+)/CD8(+)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脐血中CD3(+)、CD4(+)、CD8(+)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CD4(+)/CD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19(+)、CD16+56(+)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脐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成人。
王军何艳芳陈群娥张绍美赵光高莉莉
关键词:脐血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相关作者

杨毅
作品数:256被引量:984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视黄酸受体 视黄酸 儿童 新生儿 小儿
王卫平
作品数:95被引量:543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
研究主题:视黄酸 视黄酸受体 儿童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
杨红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脐血淋巴细胞 视黄酸受体 基因表达 抗体生成 细胞因子表达
姚海丽
作品数:19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脐血淋巴细胞 维生素A 基因表达 抗体生成 视黄酸受体
刘淑芸
作品数:85被引量:746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研究主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并发症 胎盘组织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