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1篇“ 脑内移植“的相关文章
移植
英文题名:Graf into brain:介绍移植在临床研究和治疗上比较成熟的结果及不足之处,并对新治疗的十余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别提供了疗效评定指标及典型病例资料等。
吴承远主编
关键词:移植术脑神经
自体诱导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完成首例帕金森病患者移植
2023年
Parkinson's disease(PD)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affecting around 1.0%of the population over 65 years of age[1].In China,there are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3 million PD patients,with each year about 100,000 PD patients being newly diagnosed.Along with China stepping into an aging society,it was estimated that in 2030,there would be around 5 million PD patients in China alone,which would create huge socioeconomic burdens o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陈志国赵国光
关键词:脑内移植帕金森病患者前体细胞
Ⅰ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海马VEGF、BDNF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补Ⅰ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C57BL/6小鼠股骨骨髓细胞,传代培养获得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32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MSCs组、补Ⅰ号组、补Ⅰ号+BMSCs组,每组8只。同系种C57BL/6小鼠8只设为正常组。BMSCs组、补Ⅰ号+BMSCs组将第三代BMSCs移植入侧,移植2h后补Ⅰ号组、补Ⅰ号+BMSCs组予补Ⅰ号方26g/(kg·d)灌胃,BMSCs组、正常组、模型组予0.2ml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BDNF mRNA表达,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微血管形态、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突触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DNF、VEGF蛋白表达,BDNF、VEGF、bFGF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补Ⅰ号组、补Ⅰ号+BMSCs组VEGF蛋白表达,VEGF、BDNF、bFGF mRNA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补Ⅰ号+BMSCs组BDNF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BMSCs组、补Ⅰ号组比较,补Ⅰ号+BMSCs组VEGF蛋白表达,VEGF、BDNF、bFGF 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补Ⅰ号组、BMSCs组、补Ⅰ号+BMSCs组均能够改善海马受损的血管、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和突触的超微结构,以补Ⅰ号+BMSCs组更明显。结论补Ⅰ号可促进AD模型小鼠移植BMSCs后海马区血管、神经及突触结构的改善,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区BDNF、VEGF、bFGF的表达,促进神经血管再生与突触重塑有关。
杨辉钟方敏陈燕夏王艳况时祥易旭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胚胎小组织移植治疗小型共济失调症的临床研究
2020年
分析同种异体胚胎小组织移植治疗小型共济失调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两年我院小型共济失调症患者60例研究,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共济失调评分与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共济失调评分更好(P<0.05),且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小型共济失调症时,应用同种异体胚胎小组织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理生活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活质量,能够真正达到帮助患者恢复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李昕泽
关键词:脑内移植
BMSCs移植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小胶质细胞形态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首先培养及...
范冲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锰中毒模型的可行性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研究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进行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神经细胞类型的功能,而且被证明可以在移植入动物模型后成功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目的:观察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锰中毒大鼠行为学以及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通过向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水氯化锰构建锰中毒大鼠模型,将锰中毒大鼠随机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对照组,分别向锰中毒大鼠右侧纹状体移植5μL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或等量PBS。移植1个月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通过免疫荧光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用ELISA检测大鼠右侧纹状体多巴胺、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结果与结论:移植后观察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较对照组行为学评分显著下降。移植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可见人类特异性细胞核/酪氨酸羟化酶和人类特异性细胞核/胶质细胞源性酸性蛋白双标阳性细胞,而对照组未见此两类双标阳性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多巴胺、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与对照组接近。这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锰中毒大鼠的行为学,可以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郭书含宋平平陈曾曾田雨田范晓丽范晓丽
关键词: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锰中毒
神经干细胞出血大鼠移植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出血大鼠模型后,观察组织和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模型动物,采用Ⅳ型胶原酶诱导法建立出血模型,出血后3h移植神经干细胞,3天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组织与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组织与血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通过组织免疫荧光了解T淋巴细胞与NSCs在出血大鼠的分布情况。结果在血液中,与对照组相比较,NSCs移植组能够增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与CD4+T细胞表达,减少γδT与CD8+T细胞表达。在组织中,NSCs移植组能够增加Treg细胞表达,减少γδT、CD4+T和CD8+T细胞表达。与对照组比较,NSCs移植组增加血液与组织中IL-4(interleukin-4)、IL-10(interleukin-10)和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的表达,并且减少IL-6(interleukin-6)与IFN-γ(interferon-γ)的表达。结论出血早期NSCs移植促进保护性的T细胞亚群和抑制破坏性的T细胞亚群表达,提示移植的NSCs可能通过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高鲁叶雷李仲颖单明程宏伟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干细胞移植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
移植RMNE6细胞治疗缺血性损伤的效果
2017年
目的为细胞替代治疗缺血性损伤选择合适的干细胞。方法将RMNE6细胞植入正常和缺血模型大鼠(8只),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行为学实验、影像学等方法观察其在的状况,与安慰剂组(8只)及成纤维细胞移植组(8只)比较,观察其对模型动物梗塞体积的影响和模型动物行为学的改善。结果细胞移植后,RMNE6细胞在正常和缺血可以存活,但移植有RMNE6细胞的缺血出现肿瘤。细胞移植与否对梗死体积没有影响。细胞移植后,模型动物的行为学也未见明显改善。结论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RMNE6细胞不适合通过移植治疗缺血性损伤,RMNE6细胞还需要改造。
武赟武赟杨李旺徐群渊
关键词:细胞移植免疫荧光
BMSCs移植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改变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C57/BL6 APP/PS1转基因(Tg)小鼠随机分为4组:WT/PBS组、WT/BMSCs组、Tg/PBS组及Tg/BMSCs组,侧室注射法将PBS或BMSCs注入小鼠。术后第3天起进行持续8 d的Morris水迷宫实验以检测小鼠认知能力。术后第10天取材,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real-time PCR检测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IL-1β、TNF-α、Nurr1、YM1、胰岛素降解酶(ID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组织匀浆CX3CL1和Aβ42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小泡蛋白(SYP)、p85和p110蛋白表达以及Akt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0天,在APP/PS1小鼠海马区附近观察到移植的BMSC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WT/PBS组小鼠相比,Tg/PBS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BMSCs移植治疗后APP/PS1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与Tg/PBS组相比,Tg/BMSCs组CX3CL1在海马区的mRNA水平(P<0.01)及皮质区的蛋白水平(P<0.05)明显增加;BMSCs移植可以促进WT和Tg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同时M2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YM1的mRNA表达上调(P<0.05)。Tg/PBS组与WT/PBS组相比,皮质区和海马区TNF-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皮质区Nurr1的mRNA表达降低(P<0.01);而与Tg/PBS组相比,Tg/BMSCs组皮质区的TNF-α(P<0.01)mRNA表达降低,CX3CR1和Nurr1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海马区TNF-α和IL-1β的mRNA明显下调(P<0.05),CX3CR1和Nurr1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此外,Tg/BMSCs组的PSD95、p85和p110蛋白表达及Akt的磷酸化水平均较Tg/PBS组明显增加(P<0.05)。与Tg/PBS组比,BMSCs移植降低了APP/PS1小鼠Aβ42蛋白的水平(P<0.05),增加了海马区Aβ清除相关酶IDE和MMP9的表达(P<0.05)。结论:BMSCs�
范冲竹李安黄翠芹甘丹卉李勤赵佳仪王珍朱丽红陆大祥
关键词:神经炎症
NT-3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 3,NT-3)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作用及其对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影响。方法将构建成功的LV-GFP-NT-3转染大鼠骨髓MSCs,检测转染后MSCsNT-3的表达;建立海人酸(Kainic acid,KA)TLE大鼠模型;将NT-3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至海人酸TLE大鼠侧室模型后,观察其对TLE大鼠行为学、电图的影响,并用Timm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结构MFS;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移植后大鼠海马组织中NT-3的表达。结果 LV-GFP-NT-3转染细胞后,MSCs中能够正确过表达NT-3;细胞移植后NT-3-MSCs组TLE大鼠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级别减低;电图结果表明TLE发作痫波减少;NT-3-MSCs组大鼠海马CA3区分子层及始层未见到或极少见到Timm染色颗粒,Timm染色颗粒较对照组和LV-MSCs组显著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T-3-MSC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T-3含量明显增高。结论 NT-3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王林杰谢柳马猛何嫣杜展鑫潘晓佳朱晓琴雷水生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颞叶癫痫慢病毒载体

相关作者

吴承远
作品数:307被引量:1,475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射频热凝治疗 卵圆孔
曾水林
作品数:87被引量:293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脑内移植 酪氨酸羟化酶 帕金森病大鼠
徐群渊
作品数:396被引量:869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基因治疗 多巴胺能神经元 酪氨酸羟化酶 黑质
杨辉
作品数:446被引量:1,24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神经干细胞 癫痫 难治性癫痫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张可成
作品数:197被引量:622H指数:12
供职机构:射洪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损伤 颅脑损伤 帕金森病 X-刀 星形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