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篇“ 脑室积血“的相关文章
脑室积血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室积血(IVH)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合并IVH的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检查之后治疗动脉瘤,计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总量评分与IVH体积。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将60例患者按照预后水平分为预后良好组(mRS分级为0~2级,n=42)和预后较差组(mRS分级为3~6级,n=18)。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AH总量评分、IVH体积对合并IVH的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较差组的动脉瘤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的SAH总量评分与IVH体积低于预后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总量评分和IVH体积预测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676和0.702,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AUC=0.823,95%CI=0.710~0.935,P<0.001)。结论预后良好的合并IVH的aSAH患者,其SAH总量评分与IVH体积均低于预后较差的患者,临床可通过SAH总量评分与IVH体积联合检测,来提高对疾病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
梁锐张国锋唐尤佳
关键词:脑室积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后
改良微小切口骨科电钻锥颅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的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 观察改良微小切口骨科电钻锥颅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江山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31例脑室积血行侧脑室外引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取Dandy’s传统术式治疗60例,为传统组;2010年11月至2015年12月采取改良微小切口骨科电钻锥颅术式治疗71例,为改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2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采取全身麻醉的比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等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预后良好率(62.0%)明显要高于传统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微小切口骨科电钻锥颅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一般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且患者预后好,值得推广。
杨力军宋光太杨凯徐良
关键词:脑室积血侧脑室外引流锥颅微小切口
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救治急性危重自发性脑出血脑室积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侧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在救治急性危重自发性脑出血脑室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危重自发性脑出血脑室积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1~6 h予以侧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时运用侧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均有效控制生命体征,为开颅手术提供了时间、依据。手术后1周头颅CT Greab评分、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23例生存,生存率76.70%,对照组生存15例,生存率50.00%,观察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28 d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侧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在救治急性危重自发性脑出血脑室积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张靖卓健伟潘霞张发
关键词:脑室积血侧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2020年
目的研究脑室积血患者实施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具体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脑室积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脑室积血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其中常规的脑室外引流术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常规的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为实验组治疗方法,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脑室积血清除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①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0,P=0.000)。②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27)。④实验组患者的脑室积血清除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积血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次研究调查当中得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对于脑室积血这一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何绍坤
关键词:脑室积血腰大池持续外引流
脑室积血脑室外引流术后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脑室积血脑室外引流术后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脑出血后脑室积血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42例患者根据术后7 d拔管情况分为正常拔管组(n=78)和拔管困难组(n=64)。比较2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变化情况、术后平均拔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脑室积血脑室外引流术后拔管困难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拔管困难的危险因素。将其余64例脑出血后脑室积血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将拔管困难组患者作为对照,其中干预组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拔管困难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干预组和拔管困难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拔管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正常拔管组修订Graeb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均低于拔管困难组,而GCS评分高于拔管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循环障碍、CT检查存在血肿、引流不畅是脑室积血脑室外引流术后拔管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干预后,干预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拔管时间短于拔管困难组,GCS、GOS评分均高于拔管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拔管困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循环障碍、引流不畅、CT检查存在血肿是脑室积血脑室外引流术后拔管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进行针对性预防治疗可有效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颅内感染、脑积水和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李文贵肖芳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术拔管困难颅内感染
含尿激酶温盐水脑室灌洗治疗脑室积血外引流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含尿激酶温盐水脑室灌洗治疗脑室积血外引流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脑室积血并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研究组患者术后予以含尿激酶温盐水行脑室灌洗,对照组仅予以温盐水行脑室灌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中I级+Ⅱ级占有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颅内感染、迟发脑积水发生率为4.00%、8.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0%、2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含尿激酶温盐水脑室灌洗治疗脑室积血外引流患者,可有效地清除血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黎凤生袁娜刘小兰
关键词:尿激酶脑室灌洗脑室积血外引流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析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37例脑室积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单纯脑室外引流术(17例、对照组)及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20例、试验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首次脑室积血清除率、术后1周及术后2周脑室积血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脑室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自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GOS评分良好率95.0%与对照组GOS评分良好率70.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室积血患者,在常规脑室外引流术的基础上联合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效果更佳。
包陆君卢家璋陈均昌陈成贤刘海生周国南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术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脑室积血
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积血45例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分析双侧脑室微创引流方法治疗脑室积血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室积血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积血患者9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成传统手术组与脑室引流组,各45例。传统手术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脑室引流组采用微创脑室引流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创伤情况、血肿清除情况及预后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室引流组皮肤切口、骨窗大小、皮层切口小于传统手术组(均P<0.05);脑室引流组术后第7、15 d血肿完全清除率高于传统手术组(均P<0.05);脑室引流组恢复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死亡率稍低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双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积血临床疗果显著,创伤小,血肿清除快。
付战胜
关键词:脑室引流脑脊液置换脑室积血
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治疗重型脑室积血及其护理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出血致脑室积血铸型及其护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双向持续引流治疗重度脑出血脑室铸型患者10例,根据病情首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24~48小时再作腰大池外引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调整好双向引流管的引流量,保证正确体位,防止二便污染,同时积极预防其他并发症。结果本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的10例患者,未发生脑室再出血、颅内感染及引流管脱落,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在治疗脑出血脑室积血铸型的患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减少脑室再出血、颅内感染和脑积水发生。双向引流大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死亡率。
王忠丽夏成雨
关键词:侧脑室外引流护理
腰穿逆向冲洗加侧脑室引流治疗三脑室积血性阻塞5例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腰穿逆向冲洗加侧脑室引流治疗三脑室积血的疗效。方法总结5例三脑室积血性阻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三脑室积血患者,4例术后取得明显效果,病人恢复快,1例术后脑脊液循环通畅,但由于大脑组织损伤严重,意识状态无明显恢复。结论腰穿逆向冲洗加侧脑室引流治疗三脑室积血性阻塞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能尽快疏通脑脊液循环,挽救患者生命。
李春鹏王五永王芙蓉
关键词:侧脑室引流

相关作者

姚倍金
作品数:76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皮质运动区 婴儿 手术治疗
李钢
作品数:136被引量:53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张新文
作品数:42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研究主题:脑积水 文献复习 手术治疗 梗阻性脑积水 扩张性
金心
作品数:90被引量:127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脑积水 文献复习 重型脑外伤 神经外科
韩国强
作品数:268被引量:644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 皮层脑电图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