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0篇“ 脑显像“的相关文章
基于ComBat方法调谐^(18)F-FDG PET显像的初步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ComBat方法对同一厂家不同型号PET采集的显像数据进行影像调谐,探讨该同质化方法对数据中心效应的影响。方法用2台不同型号PET/CT仪(德国Siemens Biograph64 TruePoint与Biograph128 mCT)对三维(3D)Hoffman模型进行^(18)F-FDG PET显像;对14名健康受试者[男8名、女6名;年龄(57.7±9.5)岁]用Biograph64 TruePoint、12名健康受试者[男9名、女3名;年龄(55.8±10.5)岁]用Biograph128 mCT PET/CT仪行^(18)F-FDG PET显像(受试者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时间:2020年11月至2023年3月)。依据自动解剖标记(AAL)模板将全划分为116个区,应用ComBat同质化方法对采集的模型及健康受试者ROI内PET数据进行影像调谐。对2台PET/CT所得数据影像调谐前后的放射性计数、SUV比值(SUVR)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对健康受试者的数据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参数图(SPM)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对于3D Hoffman模型,Biograph64 TruePoint和Biograph128 mCT PET/CT的调谐前放射性计数[5590.33(4961.67,6102.95)与6116.03(5420.97,6660.66);z=-9.35,P<0.001]、SUVR[1.35(1.19,1.47)与1.37(1.21,1.49);z=-3.6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调谐后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计数:5845.95(5192.68,6378.63)与5859.17(5193.84,6380.52),SUVR:1.35(1.20,1.48)与1.36(1.20,1.49);均z=-0.68,均P=0.498]。在健康受试者中,调谐前19个区的放射性计数[12422.78(11181.60,13424.28)~18166.40(15882.80,18666.27);z值:-3.24~-2.06,均P<0.05]、40个区的SUVR[1.46(1.41,1.52)~2.28(2.16,2.36);z值:-3.65~-1.70,均P<0.05]在2台仪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谐后全部116个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计数:9243.55(8502.38,9854.87)~20419.60(19931.51,21179.43);z值:-0.72~0,均P>0.05;SUVR:1.04(1.01,1.09)~2.32(2.24,2.40);z值:-0.82~0,均P>0.05]。SPM分析显示调谐前2台PET/CT仪采集的健康受试者内葡萄糖代谢在大皮质、基底节、中及小存在差异,调谐后有差异的区明显�
焦方阳王丹朱毓华鲁佳荧琚紫昭徐蒨葛璟洁华涛吴平施匡宇管一晖左传涛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18)F-PI-2620 PET显像探究膜瘤大小与摄取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18)F-PI-2620PET显像膜瘤tau蛋白摄取、与病灶大小和钙化相关性及潜在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行^(18)F-PI-2620PET检查的311例受试者,筛查出最终MRI增强诊断为膜瘤的患者共8例。对所有纳入者的膜瘤病灶,测量其大小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以对侧正常大皮层为背景计算本底SUVmax以及病灶与本底的SUVmax比值(T/N),比较SUVmax、T/N值与病灶大小、钙化的相关性。结果8例膜瘤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65~78(69.8±4.86)岁。膜瘤与本底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瘤组的病灶与本底的摄取比值(T/N)高于本底(P<0.001)。膜瘤钙化组和非钙化组的SUVmax及T/N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体积与摄取的T/N值呈强相关关系(R=0.89,P<0.01)。结论膜瘤中^(18)F-PI-2620的Tau摄取值与病灶大小相关,但与病灶是否钙化无关。
朱胤琰辛玫张焱王悦万良荣王成黄钢黄钢
关键词:脑膜瘤TAU蛋白质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中国多巴胺能PET联合葡萄糖代谢PET显像在帕金森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年
多巴胺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是目前诊断帕金森病的重要依据,但其对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能力有限。葡萄糖代谢PET显像中不同的代谢模式为进一步鉴别诊断提供可能。文中在前期PET显像相关技术操作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开展多巴胺能联合葡萄糖代谢显像进行系统梳理,征求专家意见后形成本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多巴胺能显像及葡萄糖代谢显像的技术操作,为医生提供报告解读建议,进一步指导多巴胺能与葡萄糖代谢PET显像联合应用在帕金森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实践流程。
左传涛刘丰韬田梅管一晖张宏鲁佳荧李欣忆琚紫昭葛璟洁吴平张军罗巍豆晓锋于聪聪钟燕金晨涛周瑞侯海峰占宏伟卢洁王瑞民李彪尹雅芙李雪娜朱小华朱元凯兰晓莉姜磊何勇田蓉范岩孙夕林赵军富丽萍蒋韩马晓芬张丽霞丁正同王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分子影像分会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F-PI-2620 PET显像对不同认知障碍患者tau蛋白的辅助诊断价值及认知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讨^(18)F-PI-2620 PET/CT显像中SUV比值(SUVR)对不同认知障碍患者大内tau蛋白沉积模式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认知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纳入仁济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间67例受试者,包括54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男21例、女33例,年龄(68.6±7.8)岁]、7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男1例、女6例,年龄(63.1±11.2)岁]和6名健康对照(HC)[男4名、女2名,年龄(69.0±5.8)岁]。对所有纳入者行^(18)F-PI-2620 PET/CT检查,以小下部为参考区,获得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岛叶、全以及10个独立感兴趣区(杏仁核、眶额叶皮质、扣带回、枕上回、顶上回、顶下缘角回、楔前叶、颞下回、内嗅皮质和海马旁回)SUVR。检查前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学认知量表评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3组受试者SUVR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各区SUVR鉴别AD-MCI和AD-NC的最佳界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UVR与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MCI组和HC组的全SUVR分别为1.40±0.31、1.08±0.19和1.01±0.12。全和不同区分割方式获得SUVR的定量分析均可以鉴别AD与HC组、AD与MCI组,组间SU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1.76~10.09,t值:2.98~7.47,均P<0.05),但HC与MCI组间SU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17~1.53,均P>0.05)。ROC曲线分析示以下SUVR界值鉴别诊断较好:AD与HC组,全1.18(AUC=0.89)、杏仁核1.13(AUC=0.94)、海马旁回1.26(AUC=0.94);AD与MCI组,全1.06(AUC=0.82)、杏仁核1.18(AUC=0.88)、颞下回1.28(AUC=0.88)。全及额叶、枕叶、顶叶、颞叶、岛叶的SUVR与MMSE和MoCA评分呈负相关(r值:-0.64~-0.40,均P<0.05)。结论在^(18)F-PI-2620 PET显像中,SUVR定量分析可以辅助鉴别AD与HC、AD与MCI;全和五大叶的SUVR与MMSE和MoCA评分存在负相关。
黄干张焱王成辛玫邵泓达王悦万良荣邱菊徐群刘建军李霞张晨鹏
关键词:TAU蛋白质类吡啶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1)C-CFT联合^(18)F-FDG PET/CT显像在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评价帕金森综合征患者^(11)C-CFT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情况,检验双示踪剂联合显像在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11)C-CFT与^(18)FFDG PET/CT双示踪剂联合显像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73例,并分为帕金森病(PD)组40例、多系统萎缩(MSA)组20例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组13例,选取2020年9—10月招募的10例健康受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显像图像特点,并对尾状核、壳核结合率指数和相应区的放射性摄取簇值等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均存在多巴胺能系统受损情况,PD组具有显著不对称性,MSA组受损更均匀,PSP组患者多巴胺能系统受损最严重。葡萄糖代谢方面,MSA组小半球的葡萄糖代谢较其他组显著减低(P均<0.05)。MS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仅患侧丘的葡萄糖代谢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及PD组与MSA组的中葡萄糖代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额叶及前扣带回皮层方面,PSP组与正常对照组及PD组单侧或双侧大皮层葡萄糖代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示踪剂可以弥补单示踪剂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不足,可对帕金森综合征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
包惠桢宋普姣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经颅黑质超声联合11C-CFT及18F-FDG双示踪剂PET/CT显像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颅黑质超声(TCS)联合^(11)C-CFT及^(18)F-FDG双示踪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105例疑似PD患者的临床、TCS及PET/CT资料,最终纳入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TCS、PET/CT单一及联合诊断PD的诊断效能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PET/CT鉴别原发性PD及非原发性PD的效能。结果:^(11)C-CFT及^(18)F-FDG双示踪剂PET/CT诊断P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诊断效能均高于TC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S联合PET/CT诊断PD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诊断效能均高于TCS及双示踪剂PET/CT单一诊断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CS及PET/CT显像诊断PD均有较高诊断价值,双示踪剂PET/CT对PD的诊断效能优于TCS,TCS联合PET/CT能提高PD的诊断效能,PET/CT在原发性PD及非原发性PD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周紫薇赵兴燕范玉洪胡加银
关键词:PET/CT帕金森病
多模态配准及标准化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18)F-AV45 PET显像中的价值与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多种模态图像配准及标准化方法在^(18)F-AV45 PET定量分析中的差异及在阿尔茨海默病(AD)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来自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的AD神经显像计划(ADNI)公开数据库的20例AD患者[男女各10例,年龄(77.0±5.8)岁]、20名正常对照[NC;男8名、女12名,年龄(75.2±4.8)岁]进行分析。通过视觉分析评定受试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否为阳性。分别采用模板标准化法(方法1)、^(18)F-FDG PET配准后标准化法(方法2)、MRI配准后标准化法(方法3),以小为参考区,计算各区SUV比值(SUVr)和个体SUVr均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方法间的一致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和不同方法间定量指标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对比3种方法对AD与NC、Aβ沉积阳性与否的诊断效能。结果视觉分析显示,AD组和NC组中分别有15和6例Aβ沉积阳性。方法1~3得到的SUV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82,P<0.001),三者个体SUVr均值分别为1.29±0.17、1.36±0.23和1.45±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78,P<0.001)。对于个体SUVr均值,AD组(1.39±0.17、1.48±0.24、1.58±0.25)与NC组(1.20±0.10、1.24±0.15、1.33±0.16)间(t值:3.55~4.33,均P<0.05)、Aβ沉积阳性组(1.39±0.16、1.50±0.21、1.59±0.23)与阴性组(1.19±0.11、1.21±0.14、1.31±0.15)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4.58、5.11、4.41,均P<0.001);方法3对应的个体SUVr均值更高(均P<0.001)。方法1~3区分Aβ沉积阳性与阴性的AUC分别为0.86、0.88和0.84,个体SUVr均值最佳阈值分别为1.29、1.37和1.52。结论3种多模态配准及标准化方法均是^(18)F-AV45 PET显像定量分析的可靠方法,但亦有所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情况谨慎选择。
冯洪波蒋袁芳解敬慧杜雪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图像处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PET显像技术操作及报告解读要素
2023年
tau蛋白PET显像技术是反映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内异常神经纤维缠结分布情况的一种无创性手段,在神经核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作者实际操作经验,以新一代tau蛋白显像剂^(18)F-florzolotau为切入点,在推荐显像技术操作要点的基础上,介绍tau蛋白PET显像在AD临床研究应用的相关内容,以期促进国内^(18)F-florzolotau PET显像的规范开展以及在临床科研中的推广应用。
葛璟洁鲁佳荧李明张慧玮张政伟鲍伟奇孙逊崔瑞雪富丽萍徐白萱金榕兵张祥松左长京王峰田蓉王振光高识兰晓莉赵倩华郁金泰管一晖左传涛
关键词:TAU蛋白阿尔茨海默病
血清CKMT1A、NFL检测联合^(11)C-β-CFT PET/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线粒体肌酸激酶(CKMT)1A、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活性的变化及^(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F-苯基)托烷(^(11)C-β-CF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显像的情况,为发现PD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PD患者39例为PD组,对照组50例来自健康体检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KMT1A、NFL浓度,使用^(11)C-β-CFT PET/CT显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摄取情况。结果PD组血清CKMT1A、NF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D组纹状体DAT结合量指数及结合不对称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KMT1A、NFL联合^(11)C-β-CFT PET/CT显像有可能成为辅助诊断PD的标志物。
常培叶薛婧婷王春梅赵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转运体
^(99m)Tc-ECD SPECT显像NeuroGam^(TM)诊断早期认知障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前瞻性评价基于NeuroGam^(TM) Brodmann分区定量技术研究^(99m)Tc-ECD SPECT显像早期诊断早期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能力。方法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过筛选的24例受试者,包括MCI组患者18例及健康志愿者(NC组)6例,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进行^(99m)Tc-ECD SPECT显像,并使用NeuroGam^(TM)技术对显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Brodmann分区的4−11、17−25、28、31−32、36−40以及44−47等共29个大皮层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5.3±8.4)岁,其中MCI组男性受试者7例,女性受试者11例,平均年龄为(67.1±7.0)岁;NC组男性受试者2例,女性受试者4例,平均年龄为(59.8±10.4)岁;MCI组与NC组受试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平均值为22.6±5.1,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平均值为25.5±3.7,MCI组受试者MoCA评分平均值为20.8±4.5,NC组受试者MoCA评分平均值为28.2±0.8;MCI组受试者MMSE评分平均值为24.3±3.6,NC组受试者MMSE评分平均值为29.0±0.6,MCI组与NC组受试者的MoCA评分与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MCI组与NC组受试者29个Brodmann分区的血流灌注值对比中17R、18R、19R、39L、39R 5个Brodmann区域的血流灌注值分别为68.0、59.3、54.2、50.0、54.0和72.7、64.8、60.6、59.7、5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dmann 17R、18R、19R、39L、39R 5个区域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5、0.856、0.866、0.764、0.759,其中17R、18R、19R区域的P<0.05。结论17R、18R、19R 3个Brodmann区域血流灌注减低对诊断早期认知障碍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欧颖晖吴寒雷哲史昕徐蒨石珂清刘学源方珉王修哲蔡小龙楼菁菁刘兴党

相关作者

刘伯里
作品数:182被引量:35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显像剂 放射性药物 TC 锝 脑显像剂
崔瑞雪
作品数:60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PET 脑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
蔡莉
作品数:68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阿尔茨海默病 PET
高硕
作品数:169被引量:701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发射型计算机 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 PET
左传涛
作品数:173被引量:829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帕金森病 PET PET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