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36篇“ 脑梗死恢复期“的相关文章
中风回春片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将中风回春片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CI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常规西药治疗)和试验组(n=43,采用中风回春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营养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损伤指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GF、BDNF、IGF-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损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FABP、S100B、NS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回春片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提高A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佳。
郭东玲金鑫董艳丽
关键词:神经营养神经损伤
电针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和电针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1月至2024年6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5例分为对照组(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n=52)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电针治疗,n=53)。对比两组相关功能量表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凝血功能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8 d后临床总有效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纤维蛋白原(FIB)、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和电针联合治疗,可改善凝血和神经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安全有效。
高志霞王鹏韩菲匪温家鑫
关键词:电针血塞通注射液脑梗死恢复期凝血功能
针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探索中,针灸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为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对于针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微观层面的细胞分子变化,到宏观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针灸的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潘海燕张凯鑫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针灸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相关研究
2025年
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卢柳花
关键词: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脑梗死恢复期
银杏内酯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上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银杏内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成本-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成本-效果分析法分析,观察组成本(C)/效果(E)低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内酯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较好,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治疗成本低,占据经济优势。
樊赛君胡莹付瑶张传林俞琪
关键词:脑梗死银杏内酯高压氧神经功能
标准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对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2025年
探讨标准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院内68例脑梗死恢复期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标准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包括组建专业小组、心理护理、便秘护理、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等,分析结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血压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可降低血压指标,改善病症表现、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郭镜刘静
关键词:康复效果血压指标日常生活能力
通脉汤加味辅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清通脉汤加味辅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结合向心和离心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通脉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蛋白、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评分、Ashworth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35/36),高于对照组77.78%(28/36)(P<0.05)。治疗后,2组神志昏蒙、偏身麻木、头痛眩晕、舌苔白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BDNF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Ashworth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通脉汤加味辅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能明显提升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
潘林花吕甜甜方蓉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积分
银杏内酯注射液与阿司匹林联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机体炎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莆田市涵江区平民医院诊治的满足研究筛选条件的4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以神经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QOLI-74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郑武洪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炎症反应
中医康复理疗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脑梗死恢复期的影响
2025年
观察分析在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康复理疗联合足底穴位按摩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间,本医院接收了56名脑梗死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人,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了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了中医康复理疗配合足底穴位按摩的治疗。护理结束后,我们发现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康复理疗结合足底穴位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失,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潜力。
王坚
关键词:脑梗死
预见性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究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采用常规护理的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能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负面情绪,且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整体的护理满意度提升。
陈静
关键词:脑梗死预见性护理满意度

相关作者

张继伟
作品数:33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脑梗死恢复期 体质 头痛 关联规则 脑梗死
杨志新
作品数:141被引量:779H指数:1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
研究主题:相对穴 针灸 相对穴位 针灸疗法 针刺
郭蓉娟
作品数:288被引量:2,414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证候要素 中医 失眠 肝气郁结证
贺立娟
作品数:53被引量:40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肝气郁结证 柴胡疏肝散 证候要素 脑梗死 脑梗死恢复期
邢佳
作品数:69被引量:645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失眠 证候要素 抑郁症 失眠症 中医证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