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5篇“ 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文章
- 脑白质疏松被引量:13
- 2006年
- 脑白质疏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CT表现为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中心)弥漫性低密度带,在MRI T2加权像上为弥漫性高信号。小动脉病变导致的白质纤维脱髓鞘是发生白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脑白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
- 王敏曹秉振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脑缺血影像学神经病理学
- 脑白质疏松被引量:1
- 1994年
- 脑白质疏松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50012)李义召,刘爱芬,迟兆福,郭洪志,韩丹春,李大年,崔元孝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崔元孝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是一影像学诊断名词,它是由许多病因所致的在CT上显示环绕脑室的斑片状白...
- 李义召刘爱芬迟兆福郭洪志韩丹春李大年崔元孝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脑梗塞灶多发性脑梗塞多梗塞性痴呆
-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评估缺血性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评估缺血性脑白质疏松(I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重庆黔江民族医院收治的102例ILA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按照性别、年龄相匹配原则纳入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102例患者又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67例)。进行3D-ASL检查获取全脑感兴趣区域(ROI)脑血流量(CB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LA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BF对ILA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CBF值中脑室旁(13.15±3.25)ml/(100g·min)、皮质下(10.38±3.45)ml/(100g·min)和全脑(43.59±7.81)ml/(100g·min),均低于健康对照组(24.45±5.10)、(22.65±5.64)和(59.42±10.29)ml/(100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30、10.276、8.195,P<0.05)。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ILA分级较高、糖尿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1、4.965,P<0.05);年龄偏大、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脑室旁、皮质下和全脑CBF值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94、2.983、4.155、3.243、7.443、8.114、10.25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脑室旁、皮质下和全脑CBF是ILA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57、0.498、0.56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脑室旁、皮质下和全脑CBF预测ILA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0.792和0.784,三者联合预测的ROC为0.918显著高于各单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8、3.542、4.112,P<0.05)。结论:磁共振3D-ASL成像对ILA患者脑血管灌注情况有较好的评估价值,CBF值降低则显著增加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多部位ROI联合评估对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能够为临床决策和指
- 刘建康王丹罗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灌注成像脑血流量
- CT灌注成像结合血清EPA/AA预测脑白质疏松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及短期预后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结合血清二十碳五烯酸(EPA)/花生四烯酸(AA)预测脑白质疏松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及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合并脑白质疏松的AIS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及无出血转化组。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患者脑白质疏松情况。对比2组患者和出血转化组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CTP参数及EPA/A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P参数及EPA/AA对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根据患者溶栓后1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采用线性及线性组合评估变量间的线性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CTP参数及EPA/AA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出血转化组患者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CTP整合指数、EPA/AA明显低于无出血转化组(P<0.05),而相对达峰时间(rTTP)明显长于无出血转化组(P<0.05)。随着脑白质疏松程度增加,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增加(P<0.05)。在出血转化组患者中,轻度脑白质疏松患者rCBF、rCBV、CTP整合指数及EPA/AA高于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P<0.05)。轻度脑白质疏松患者中,rCBF及EPA/AA预测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720(P<0.05);对于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rCBF、rCBV、rTTP、CTP整合指数、EPA/AA预测出血转化的AUC分别为0.738、0.714、0.717、0.739、0.742(P<0.05)。98例溶栓患者中,35例患者出现预后不良。rCBF、rCBV、CTP整合指数、EPA/AA预测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42、0.732、0.704、0.738,四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68。结论 CTP参数及EPA/AA对合并脑白质疏松的AIS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CBV、rCBF、CTP整合指数、EPA/AA是影响此类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 熊建屈战利任瑜尹均明季一飞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脑白质疏松CT灌注成像
- celf4突变体斑马鱼脑白质疏松模型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elf4突变可引起脑白质病变以及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celf4突变体斑马鱼脑白质疏松模型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celf4基因突变与脑白质相关,celf4突变体具有与人脑白质疏松类...
- 邢玲燕 彭思婉 陆晓娟 蔡心怡姚雷李贵才陈罡
- 中老年人血液常见氨基酸水平与轻度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液常见氨基酸水平与早期轻度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关系及其对轻度LA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因头晕或头痛等主诉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入组21例非LA患者和31例轻度LA患者,使用串联质谱法采集患者23种血液氨基酸代谢物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氨基酸水平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研究轻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血液氨基酸水平对轻度LA的筛查诊断价值。结果年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酪氨酸和缬氨酸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232,95%CI:1.068~1.420)和缬氨酸水平(OR=1.059,95%CI:1.009~1.111)是轻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长和缬氨酸水平升高,发生轻度LA的风险增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缬氨酸筛查轻度L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是58.5岁和96.305μmol/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95%CI:0.565~0.856,P<0.05)和0.674(95%CI:0.509~0.840,P<0.05)。结论血液中常见氨基酸水平变化与早期轻度LA具有相关性,年龄增长和缬氨酸水平升高是轻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在筛查轻度LA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邢怡文巴晓红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氨基酸缬氨酸
-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脑白质疏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蒙特利尔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比较脑室旁(PVH)和深部白质病变(DWMH)阳性组与阴性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一般情况。分析认知功能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oCA、MMSE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VH阳性42例、阴性9例,DWMH阳性43例、阴性8例,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H阳性组及DWMH阳性组的MoCA和MMSE评分均低于阴性组(P<0.05);MoCA、MMSE认知功能与PVH和DWMH呈负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当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病变程度越严重时,其认知功能障碍也越严重。
- 孟玉聂贝贝金歌孟玉杰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疏松病变程度
- 血清UA、CysC、Lp-PLA2与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0医院收治的113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检测血清UA、CysC、Lp-PLA2水平。随访1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75例)和预后不良组(3分及以上,3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UA、CysC、Lp-PLA2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UA、CysC、Lp-PLA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脑白质病变、高入院时NIHSS评分,高血清UA、CysC、Lp-PLA2水平是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血清UA、CysC、Lp-PLA2预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高于单独预测。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血清UA、CysC、Lp-PLA2水平增高且与预后不良有关,联合血清UA、CysC、Lp-PLA2预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预后不良价值较高。
- 毛妮张蕾王晓玲朱雪敏谢垒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胱抑素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 H型高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H型高血压、血脂[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omocysteine,Hcy)与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8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轻度组(n=35)、中度组(n=47)和重度组(n=26),对比各组间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相关血清指标,分析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与H型高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结果轻度组H型高血压比例最低为14.29%(5/35),其次为中度组的27.66%(13/47),重度组比例最高为84.62%(2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的TC、HDL-C、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G水平分别为(1.11±0.19)mmol/L、(1.34±0.21)mmol/L、(1.83±0.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70;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cy水平分别为(10.26±2.71)μmol/L、(13.94±3.13)μmol/L、(18.35±3.6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937;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型高血压、TG、Hcy均为影响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均<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型高血压、TG、Hcy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疾病严重程度上升而上升(r=0.563,0.520,0.475,0.402;P均<0.001)。结论患者年龄、H型高血压、TG及Hcy水平是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且年龄、H型高血压占比、TG、Hcy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廖锋烨林枫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H型高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LOGISTIC回归分析
-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P、MBP、MCP-1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合并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血清C肽(CP)、髓鞘碱性蛋白(MB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合并LA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根据LA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9例、中度组40例和轻度组3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12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清CP、MBP、MCP-1水平。对ACI合并LA患者行6个月的随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合并LA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P、MBP和MCP-1对ACI合并L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BP、MCP-1更高,CP更低(P<0.05)。重度组血清CP显著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MBP、MCP-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血清CP显著低于轻度组,MBP、MCP-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P更低,MBP、MCP-1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升高、MBP升高、MCP-1升高是ACI合并L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P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P、MBP和MCP-1联合预测ACI合并LA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高于CP、MBP和MCP-1单独预测。结论:ACI合并LA患者血清CP较健康群体更低,血清MBP、MCP-1水平较健康群体更高,且CP、MBP和MCP-1与患者病情程度存在密切联系。血清CP、MBP和MCP-1联合检测对ACI合并LA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 杜娟周晓雨张淼张雪玲蓝文雅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CPMBPMCP-1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作者
- 张玉梅

- 作品数:299被引量:1,092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失语症 脑白质疏松 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脑白质病变
- 王春雪

- 作品数:442被引量:2,591H指数:2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缺血性卒中 抑郁 卒中后 预后
- 胡文立

- 作品数:365被引量:2,334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卒中 急性脑梗死
- 张微微

- 作品数:410被引量:2,607H指数:2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脑出血 急性脑梗死 脑缺血 脑梗死患者
- 张允岭

- 作品数:345被引量:3,050H指数:2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证候要素 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 脑卒中高危人群 脑白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