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篇“ 脑结核瘤“的相关文章
- 脑结核瘤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
- 2023年
- 分析脑结核瘤的临床及磁共振(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随访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结核瘤患者的MRI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3例脑结核瘤患者,其中4例非干酪性肉芽肿,呈弥漫性小结节,多呈等或稍长T1WI等或稍长T2WI信号,增强后呈小结节强化,强化病灶数目较平扫增加;6例干酪性实性肉芽肿多为簇集成团,呈混杂信号,增强后呈环状强化;3例中央液化的干酪性肉芽肿且为多发,病灶中心呈长T1WI长T2WI液体信号,边缘可见环形短T1WI短T2WI信号,增强后呈环状强化。结论 脑结核瘤很罕见且临床无特异性,MRI为首选检查,影像学表现可以反映疾病的不同病理时期,并为最终确诊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张建兵王程阳赵超超
- 关键词:结核瘤磁共振成像
- 早期脑结核瘤误诊为肺炎1例
- 2023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因“发热、头晕15 d”于2019年6月10日收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患者体温波动在36.5~39℃,呈不规则发热,CT平扫可见双侧肺炎表现,颅脑CT未见异常(图1A,图1B)。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显示链球菌阳性,抗酸杆菌阴性,血液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为阴性。遂予头孢菌素抗菌治疗2周,发热症状部分缓解,体温波动在36.5~38℃,发热频率降低,但肺部CT扫描无明显改善(图1C),患者要求出院。
- 邓利文刁首文张原雪王斌杨福兵陈礼刚李祥龙
- 关键词:脑结核结核瘤误诊学颅内高压
- 西藏自治区脑结核瘤手术治疗分析(附1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总结西藏自治区脑结核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手术治疗的16例脑结核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为脑内单发病灶行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病灶;1例多发病灶,手术切除小脑蚓部较大病灶以及左侧丘脑较小病灶。术后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2个月,停用吡嗪酰胺,其它3联化疗3个月~1年。16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脑结核瘤。1例小脑半球较大病灶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最终死亡;其余15例术后随访1年,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未见复发。结论西藏地区结核病高发,对颅内占位性病变,需重视与脑结核瘤鉴别。部分具有手术指征的脑结核瘤,积极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规范抗结核治疗,疗效满意。
- 多吉玉杰扎多刘焕东曹旭东王洪国罗含欢仁增
- 关键词:脑结核瘤手术治疗
- 基于高场磁共振ADC定量分析联合多技术成像鉴别实性肿块型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的诊断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究高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DC)测值联合多技术成像在实性肿块型脑泡型包虫病(CAE)和脑结核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例实性肿块型CAE患者(CAE组)和17例脑结核瘤患者(脑结核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常规磁共振、增强和DWI扫描。评估两组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征象及ADC值。结果两组患者磁共振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影像表现类似,CAE组病灶实性区平均ADC值明显大于脑结核瘤组(t=-4.114,P<0.05)。结论DWI联合磁共振多技术成像有助于实性肿块型CAE与脑结核瘤的鉴别。
- 王国俊蒲鹏刘丽苟代文
-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脑结核瘤
-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结核瘤MRI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结核瘤在增强MRI上的表征及其诊断意义,进而提升对该疾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20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结核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E T1WI、FSE T2WI、FLAIR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本研究特此以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的MRI图像展开检测与研究,直观看出,其发病位置基本位于环池、鞍上池、四叠体池、丘脑、基底节以及额颞叶区域,病灶多呈圆形、类圆形或花环状,表现为等长T1WI长T2WI信号改变,增强后病灶呈结节状、环状、斑片状、团块状强化。结论:MRI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结核瘤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尤其是增强扫描能为本病的定性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临床显示的治疗情况,结合实验室的测试结果,最终展开全面的讨论,能够尽可能增加正确的诊断率。
- 徐朝霞毛丽张小锐张夏萌高瑾
- 关键词:MRI
- DKI技术对脑转移瘤与脑结核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定量分析
- 目的:探讨DKI技术定量参数在脑结核瘤与脑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脑结核瘤患者(选取有效病灶20个),22例...
- 方媛媛
- 关键词:脑结核瘤脑转移瘤
- 文献传递
-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脑泡型包虫、脑转移瘤及脑结核瘤鉴别诊断的应用
-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MRI影像组学在脑泡型包虫病、脑转移瘤及脑结核瘤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提高三种疾病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泡型包虫患者40例(203个...
- 杨静
- 关键词:脑转移瘤脑结核瘤核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脑结核瘤一例
- 2020年
- 脑结核瘤是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同时也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占位病变。本文报道的1例脑结核瘤患者以头痛等颅内高压症状为表现,发热不明显;影像学表现为明显强化肿块,脑膜受累强化伴局部骨质受累破坏。术前误诊为肿瘤病变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证实为脑结核瘤,经过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痊愈。
- 刘俊张文君叶新运冯开明赖文焘蒋秋华
- 关键词:颅内占位病变脑结核瘤肺外结核病术前误诊肿瘤病变
- 脑结核瘤合并急性粟粒性肺结核1例
- 2020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于2018年7月4日以发热伴左侧肢体麻木不适1月为主诉入潍坊中医院急诊,患者晨起出现意识不清,不能正常对答,伴有认知障碍,发热伴寒战,体温最高达38℃,夜间病情加重,头晕无头痛,左侧肢体疼痛伴麻木不适,左下肢屈伸受限,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二便失禁等症状。查体:被动体位,查体欠合作。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左上下肢肌力IV级,肌张力可,左下肢屈伸受限,双侧腱反射(++),双侧病理征(-)。
- 崔涛于林
- 关键词:脑结核瘤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 脑结核瘤与脑转移瘤MRI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总结分析脑结核瘤与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要点,以提高其MRI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10月经我院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24例脑结核瘤与48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脑结核瘤与脑转移瘤MRI主要鉴别点:①年龄:(8~53岁,37~76岁);②大小:(0.2~2.6 cm,0.7~4.8 cm);③数目:单发(4/24,16/48),多发(14/24,32/48),粟粒型(6/24,0/48);④信号特征:结节中心短T2信号(10/24,2/48);⑤肿块增强:结节状强化(8/24,6/48),环形强化且环壁厚薄均匀、光滑(14/24,4/48),环形强化且壁毛糙或伴壁节(2/24,38/48);⑥瘤周水肿:中、重度水肿(4/24,32/48)。⑦脑膜受累:(6/24,4/48)。结论脑结核瘤与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各具备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二者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张延海王佳冰李文成
- 关键词:结核瘤转移瘤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 彭娟

- 作品数:57被引量:337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鉴别诊断价值 2型糖尿病患者 影像
- 罗天友

- 作品数:372被引量:2,382H指数:2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多发性硬化 X线计算机 CT
- 吴景全

- 作品数:86被引量:5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脑脓肿
- 吕发金

- 作品数:710被引量:3,621H指数:2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CT
- 欧阳羽

- 作品数:130被引量:731H指数:1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 X线计算机 医学影像学 磁共振波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