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3篇“ 脑脊髓膜炎“的相关文章
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例临床特征和血清群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血清群分布。方法病例系列研究,总结2014年4月至2024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6例流患儿的人口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疫苗接种史、诊断及治疗、预后等资料。根据患儿就诊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和学生组(6~15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6例患儿中男、女各8例,就诊年龄4.25(0.33,12.30)岁。流呈散发状态,全年发病,11例来自农村。6例因年龄不足未接种疫苗。所有患儿均急性起病,从发病到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间为0.6(0.5,1.0)d,住院时间20(12,28)d。普通型10例,暴发型6例,热程≤7 d 7例,出现瘀点瘀斑8例,休克3例,呼吸衰竭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婴幼儿组和学生组各8例,婴幼儿组抽搐5例,学生组头痛、恶心呕吐共6例,意识障碍4例。16例患儿C反应蛋白124.5(71.3,212.3)mg/L(正常值0~8.0 mg/L),降钙素原水平26.8(11.0,92.8)μg/L(正常值0~0.5μg/L)。婴幼儿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学生组[(7±4)×10^(9)比(17±10)×10^(9)/L,t=-2.36,P=0.034]。所有患儿病原学检测阳性,血清群鉴定结果显示C群、W135群、X群各1例,B群4例,Y群3例,未分群6例。共分离出膜炎奈瑟菌菌株10株,7株对磺胺类药物耐药,5株对青霉素耐药,3株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9例患儿使用美罗培南,所有患儿均病情好转出院,无死亡患儿。出院时1例患儿出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5例患儿因后遗症需康复治疗。结论儿童流主要发生在≤3岁和6~15岁,≤3岁患儿流的白细胞计数较低。膜炎奈瑟菌血清群多样性高,发现X和Y群流病例。分离出膜炎奈瑟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在临床疗效不佳时需警惕耐药菌的存在。
姚婷新刘静刘芙蓉于四景
关键词: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清群
江西省首例ST-7962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病原学分析
2025年
目的对江西省赣州市2024年2月发现的1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为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病例血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分离株进行血清分群、药敏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及多位点序列分析,分析菌株遗传进化关系。结果从病例血液中分离出1株膜炎奈瑟菌,为B群。MLST分型为ST-7962型,无克隆群归属,为江西省首次报道发现。进化树结果显示与1977年上海携带者分离株(id-52231)遗传关系较近。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米诺环素、头孢曲松、氯霉素、美罗培南、利福平、氨苄青霉素8种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对青霉素中介。结论该病例为江西省内发现的首例ST-7962型B群流病例,应加强对本地区健康人群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耐药及菌株分子特征的监测,为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用药和溯源调查与控制提供实验室支持。
方欢廖勇胡晓军雷琼钟小荣王珏鑫王素萍唐满妹吴雨宸邬楚楚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B群药敏试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2023年版)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疗方案进行介绍。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2023年版)》解读
2024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头痛,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疝等,死亡风险高。流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首选青霉素G,重症者需同时给予各器官系统支持治疗。膜炎球菌疫苗是防控流最有效的措施,应当根据不同地区流行菌株血清群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疫苗接种。
权敏毕红霞吕晓菊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疫苗
南通市首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报道
2024年
目的:对南通市首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病例进行报告分析。方法:对2022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报告的1例实验室确诊流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液和脊液标本进行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血清群PCR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该病例为26岁女性,自述既往接种过流疫苗,接种记录不详,无流病例接触史,无续发病例出现。从该病例的血液标本中分离培养出膜炎奈瑟菌,经鉴定为膜炎奈瑟菌B群;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氯霉素、米诺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该病例为南通市报告的首例B群流,提示南通市流行菌群可能发生变迁,B群流有流行风险,应加强流病原学监测。
高兴金红梅廉丽华陈杰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B群流行病学
2023年贵州省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对贵州省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病例进行鉴定。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脊液以及密切接触者和相关健康人群咽拭子标本,开展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核酸检测或分离培养,鉴定Nm血清群。结果该病例9岁,2023年11月28日发病,未接种含Y群成分膜炎球菌疫苗,发病前无外出史,Y群Nm核酸检测阳性;在病例的46例家庭和小学师生密切接触者中1例Y群Nm核酸检测阳性,为病例的兄长,其所在中学师生Y群Nm核酸阳性率为20.55%(30/146)。病例所在县其他健康人群Y群Nm核酸阳性率为0.33%(1/305)。病例经住院治疗后康复,其他Y群Nm阳性者预防性服药3 d后均转为阴性。未发生续发病例。结论贵州省首例Y群流病例为本地Nm携带者传播所致,及时隔离治疗和预防性服药可遏制Nm传播。建议加强适龄儿童含Y群成分膜炎球菌疫苗接种。
芮莉萍刘淳婷刘铭赵玲璐祝俊冯磊刘林杨成香潘春柳雷世光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
新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与政府应对研究(1949-1977)
目的:我国曾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高发国家。流传染性强、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给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被国家列为乙类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曾发生三次全国性流疫情。本文全面回顾三次流疫情发生、演变的具...
陈红梅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防控中西医学术遗产
茂名市2020年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 对茂名市1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做好今后的流监测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病例的基本情况、病情发展、疫苗接种史、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同时采集病例脊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膜炎奈瑟菌(Nm)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患儿,男,28天龄,于2020年3月13日开始发病,因发热、精神反应差、意识模糊就诊并住院治疗,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患儿发病前无与同类患者接触史,其居住环境卫生差,通风不畅。患儿脊液及其密切接触者祖母和二伯父咽拭子标本均分离到Y群Nm。通过采取预防性服药、带菌者隔离医学观察、四价流疫苗应急接种、病家消毒通风及流防控宣传教育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无续发病例出现。结论 茂名市首报罕见Y群流病例,需加强炎监测和人群带菌调查以研究其流行趋势和发病特征。
莫巧茜陈乐锋黄金凤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流行病学
2004—2022年郑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郑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流行特征,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流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4—2022年郑州市流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计算发病率,分析流发病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和血清分型特征,并比较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流发病率变化情况。结果2004—2022年郑州市共报告流病例85例,年均发病率为0.054/10万,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51.21%,发病较多的4月份占20.00%。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2008—2022年)流发病率为0.023/10万,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2004—2007年)的0.200/10万(χ^(2)=133.744,P<0.05)。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0~<1岁、2~<3岁、7~<8岁年龄组流发病率分别为0.142/10万、0.060/10万、0.065/10万,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的1.874/10万、0.972/10万、1.398/10万(χ^(2)分别为16.849、10.695、15.524,P均<0.05)。27例确诊病例中以C群(29.63%)和B群流(29.63%)为主。结论目前郑州市流防控取得明显成效,流发病以散发为主,应加强对学生人群的综合监测,关注膜炎奈瑟菌菌群演变。
程真真李锋王小丽姚莹莹王瑞周鹏李国伟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发病率扩大免疫规划
2024年福建省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处置
2024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首例Y群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gitidis,Nm)所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病例调查处置情况。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标本进行Nm分离;采集病例家人、学校同班级和其他班级师生咽拭子标本,检测Nm核酸;在当地开展健康人群Nm携带和抗体水平调查;评价采取相关预防措施的效果。结果该病例为14岁初中学生,2024年1月9日发病,血标本Y群Nm分离阳性。病例家人、学校同班级师生、其他班级师生Y群Nm阳性率分别为0.00%(0/4)、54.55%(30/55)、31.25%(5/16)。经采取隔离观察、预防性抗生素口服、含Y群膜炎球菌疫苗接种、环境消毒等预防措施后,未发生续发病例;学校师生Y群Nm核酸抽样检测阳性率为3.03%(1/33);当地健康人群Y群Nm携带率为0.00%(0/430),Y群Nm抗体阳性率为20.00%(86/430)。结论本例福建省首例Y群流可能经学校学生感染引起,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后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
胡奇胆胡智强林建阳吴林晶徐雪婷周勇叶建斌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

相关作者

李艺星
作品数:121被引量:1,600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脑膜炎奈瑟菌 疫苗
尹遵栋
作品数:267被引量:3,146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疫苗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接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李军宏
作品数:69被引量:1,23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 疫苗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邵祝军
作品数:178被引量:1,10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军团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嗜肺军团菌
张丽
作品数:539被引量:3,797H指数:29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疫苗 麻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乙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