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0篇“ 腮腺手术“的相关文章
- 一种腮腺手术术区暴露手术帽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腮腺手术术区暴露手术帽,包括帽体,帽体的底端装设有粘连结构,帽体的一端设置有帽尾,帽体的一端设置有后穿引孔,帽体内部的底端安转有弹力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帽体的底部外檐设置有膜体,在膜体的背部设置有胶...
- 伍钰潞阙林唐休发
- 一种用于腮腺手术的多臂面神经拉钩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腮腺手术的多臂面神经拉钩,包括末端设有互相平行的若干夹角调节杆的手柄,所述夹角调节杆上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调节位置并固定的线性位置调节机构,所述线性位置调节机构上设有可伸缩的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
- 徐万林杨雯君卢浩朱云
- 论面神经监测在腮腺手术面神经解剖中的运用
- 2023年
- 研究在腮腺手术中面神经监测的运用方法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21年12月60例腮腺手术病例,研究组为34例应用神经监护仪行面神经功能监测的病例,对照组为26例未行面神经监测的病例。根据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面神经损伤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中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120.24min;平均出血量为59.47ml;平均住院时间5.53天;2例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神经麻痹 (5.88%),无永久性面瘫。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69.65min;平均出血量为83.31ml;平均住院时间5.96天;术后暂时性面神经麻痹7例(26.92%),永久性面瘫2例(7.69%)。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较短,平均出血量较少,面神经损伤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神经监护的运用,使术者在腮腺手术中更容易辨别及保护神经,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误伤面神经风险,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方建林蔡成福
- 关键词:腮腺肿瘤面神经解剖肌电描记术手术中
-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63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对照组采用经典“S”型切口,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以及美观满意度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美观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经典“S”型切口相比,安全性一致,美观满意度高,在美容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 陈杨张萌张勤修曹蜀炜刘建敏
-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美学效果
- 腮腺手术中保留耳大神经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研究目的:腮腺手术中耳大神经(Greater auricular nerve,GAN)的损伤会影响患者的感觉功能,然而其对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腮腺区域手术中保留GAN的重要性,综合评估保留GAN...
- 熊青
- 关键词:腮腺手术耳大神经META分析
- 心血管病抗栓治疗患者腮腺手术围术期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目的:回顾心血管病行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患者在腮腺手术围术期情况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9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行腮腺手术的抗栓治疗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间段内56例常规腮腺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进行术前检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定下一步抗栓方案,分别为继续组(n=30)、停药组(n=18)和桥接组(n=11)。记录围术期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1 d的国际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继续组中发生1例术后出血事件。术后引流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组术后1 d的INR和PT低于继续组(P<0.05);桥接组术后第1天HGB和PT低于本组术前(P<0.05);余各组间INR和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HGB值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抗栓治疗患者腮腺手应在术前进行详细的出血及血栓风险评估,针对个体指定个性化的围术期抗栓治疗方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赵璧鲁勇王婧韦杭玲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抗栓治疗腮腺手术围术期
- 一种腮腺手术拉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腮腺手术拉钩,包括用于拉钩进行架构的横梁和纵梁,且横梁的外侧通过弹簧连接有用于对拉钩进行固定的第三拉钩:还包括:第一拉钩,所述第一拉钩的端部呈向内侧倾斜设置,且第一拉钩的顶端呈“Y”字形分叉设置;第二...
- 陈飞唐婕晞陈艺菲黄芷棉王雅洵
- 内镜辅助下腮腺手术研究进展
- 2021年
- 手术切除是腮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改善美容效果,内镜技术在腮腺手术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内镜辅助下腮腺手术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替代治疗方法.本文就目前已经开展的内镜辅助下腮腺手术的不同手术入路、优缺点等内容做一综述.
- 周宇翔苗北平陈涛
- 关键词:腮腺肿瘤内窥镜检查
- 异种脱细胞基质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异种脱细胞基质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7例在我科行腮腺手术的患者,其中观察组52例在腮腺全部或者部分切除后术腔植入异种脱细胞基质生物膜,另外对照组45例术后术腔未放置任何移植物以及其他自体组织填充于术腔,只给予逐层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涎腺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差异,观察组的术后引流总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涎腺瘘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异种脱细胞基质置入腮腺术后术腔内,可减少术腔引流管放置的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降低涎腺瘘的发生率,病人可获益。
- 谭国杰焦粤龙林颖张欣睿
- 关键词:腮腺腮腺切除术
- 不同引流方式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及美容效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及美容效果。方法:选取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以入院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为Xp组(负压引流颈部开口)30例,双号Fy组(负压引流头皮开口)30例,对Xp组、Fy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Xp组、Fy组手术相关指标,比对Xp组、Fy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Xp组、Fy组肿瘤大小、患病侧、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组手术时间较Fy组延长,术中出血量多于Fy组,拔管时间延长并高于Fy组,手术引流量较Fy组有明显升高,Xp组、Fy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手术相对=2.021,t手术出血量=3.714,t拔管时间=2.534,t手术引流量=2.104,P<0.05)。Xp组术后轻度疼痛病患较Fy组少7例,中度疼痛患者较Fy组多4例,Xp组、Fy组重度疼痛相差1例,强烈疼痛相差2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组涎瘘患者较Fy组多1例,Fy组无感染者,Xp组1例。Xp组面神经坏死患者较Fy组多4例,Frey综合征较Fy组多2例,X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6%)高于Fy组(10.0%)(χ^(2)=4.034,P<0.05)。Xp组美容效果非常满意者较Fy组少15例,基本满意者较Fy组多9例,不满意者较Fy组多7例,Xp组满意度(76.7%)明显低于Fy组(96.7%)(χ^(2)=4.025,P<0.05)。结论:负压引流头皮开口方式在腮腺手术中的美容效果较好,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 文世生郭雯瑾杨明
-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美容效果负压引流
相关作者
- 凤麟飞

-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腮腺手术 面神经功能 神经电图 表面肌电信号 牙周病
- 刘德裕

- 作品数:36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鳞癌 腮腺手术 PRF 腮腺切除术
- 单小峰

- 作品数:128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下颌骨缺损 颌骨重建 下颌骨 颌骨 下颌骨重建
- 蔡志刚

- 作品数:295被引量:77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下颌骨缺损 面神经 口腔颌面部 下颌骨 面神经损伤
- 林博

-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面神经 术中监护 腮腺肿瘤 腮腺手术 颌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