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8 篇“ 腰椎横突 “的相关文章
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的最新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25年 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the 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TLTPS)以急、慢性损伤引起腰部慢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尤其以第三腰椎 横 突 处压痛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本文通过收集、总结近3年来有关TLTPS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润华 赵铎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刃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刃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就诊的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针刺疗法,观察组则使用刃针疗法,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McGill疼痛积分、腰部功能(JOA)评分、脊柱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主观疼痛和功能障碍感受量表(SC-FRI)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cGill、JOA、SC-FR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1周、2周、3周、4周后,观察组的McGill、SC-FRI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3周、4周后,观察组JOA评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相比普通针灸疗法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蔡俊磊关键词:刃针疗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痛 恢刺法联合雷火灸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恢刺法联合雷火灸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特勤科及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明确诊断为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针刺配合红光局部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恢刺联合雷火灸治疗。隔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JOA评分与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刺法联合雷火灸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强患者腰椎 活动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徐学妍 肖颖 沈丹彤 叶水林 陈劼关键词:恢刺法 雷火灸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阿是穴 脊柱调衡手法联合腰痹通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5年 评价对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患者进行联合脊柱调衡手法结合腰痹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腰痹通治疗,观察组进行联合脊柱调衡手法结合腰痹通治疗,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p<0.05),JOA评分更高(p<0.05),IL-6,PGE2水平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通过对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患者进行联合脊柱调衡手法结合腰痹通治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改善腰椎 功能,减少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 王雪利 徐立扬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 腰椎功能 炎症 基于整体力学的超声可视化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简称“腰3横 突 综合征”)患者接受基于整体力学的超声可视化注射下针刀松解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腰3横 突 综合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基于整体力学的超声可视化注射+针刀松解治疗,B组采用腰3横 突 尖的超声可视化注射+针刀松解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激痛点治疗。观察比较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4周后Owestry功能指数、VAS评分,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96.67%,29/30)显著高于C组(73.33%,22/30,P<0.05)。治疗前,3组Owestry功能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治疗4周后Owestry功能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4周后A组Owestry功能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总依从率(96.67%,29/30)显著高于C组(70.00%,21/30,P<0.05)。A组手术点肿胀、剧烈疼痛、肌无力、瘀斑、出血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显著低于C组(26.67%,8/30,P<0.05)。结论基于整体力学的超声可视化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腰3横 突 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指数和疼痛评分,提高患者依从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徐倩岚 王华燕 詹晶晶 吴单 杜奋飞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针刀松解 国医大师李业甫“柔中寓刚,一拨见应”学术思想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经验撷菁 2025年 学习与归纳李业甫国医大师“柔中寓刚,一拨见应”学术思想治疗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的经验。李业甫教授认为,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核心病机在于肾虚,肾虚乃是发病的根源所在,而风寒湿邪的侵袭及外伤劳损等因素,则是诱发此病的外在原因。治疗上遵循“经络循行、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注重祛邪扶正,其“一指禅”推拿手法的“柔中寓刚”独特之处分别可以用巧、准、量、效来概括,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患者的不适,临床疗效不错。 施露艳 吴以诚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 横 突 的影像学定位方法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 横 突 精准定位的问题。方法选取博山利康医院36例病人的腰椎 DR片,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8.44±12.06)岁,排除影响测量结果的相关因素。将同一棘突 的上、下缘中点作一连线,并将其平均分为3等份,分别记为上(S)、中(M)、下(L),棘突 间隙记为(I)。通过同一腰椎 横 突 尖的中点向这一连线作一水平垂直线,测量横 突 尖中点到棘突 上、下缘连线之间水平线的长度,并观察这一水平线通过棘突 上、下缘连线的位置。结果L_(1)、L_(2)、L_(3)横 突 水平线100%通过S段或I段。L_(4)横 突 水平线94%通过S段或I段,6%通过M段。L_(5)横 突 水平线53%通过S段者,44%通过M段,3%通过I段。L_(1)R距离为(3.99±0.37)cm;L_(1)L距离为(3.95±0.36)cm。L_(2)R距离为(4.64±0.41)cm;L_(2)L距离为(4.54±0.46)cm。L_(3)R距离为(5.23±0.51)cm;L_(3)L距离为(5.12±0.55)cm。L_(4)R距离为(5.15+0.55)cm;L_(4)L距离为(5.18±0.54)cm。L_(5)R距离为(5.35±0.47)cm;L_(5)L距离为(5.29+0.46)cm。L_(1)~L_(5)横 突 尖距棘突 正中线的距离均超过3cm,且同一腰椎 横 突 尖距中线距离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同一棘突 旁3cm处进针是相对安全的距离。L_(1)~L_(4)横 突 定位应选取平行于同一棘突 上1/3位置或棘突 间隙进针,上、下微调针刀可找到横 突 ;L_(5)腰椎 横 突 定位应选取平行于同一棘突 中上1/3连线的中点进针,上、下微调可找到横 突 。 曹永泉 唐少娜 董云关键词:腰椎横突 腰椎棘突 影像学 腰痛 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针灸治疗进展 2024年 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TLTPS)是一种多发病,属于中医学“腰痛”范畴,以第三腰椎 横 突 明显压痛为特征。临床此病多发且易反复发作,患病人群分布广泛。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主要依靠封闭疗法、手术,但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均不易被接受;而针灸疗法具有安全、有效等明显优势。文章对近30年来关于TLTPS的认识、机制、疗效的研究进行概述,发现各治疗方法独具特色,均具有良好效果;但目前还缺乏对各疗法适用范围的足够关注,日后尚需高质量的研究设计以全面评价针灸疗法与TLTPS的联系。 江民钰 徐杰关键词:腰痛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针灸疗法 腰椎 横 突 骨折法医学分析2例2024年 在伤情法医分析案件中,腰椎 横 突 骨折较为常见。而伤害类案件中的法医学意见往往决定着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因此,判断腰椎 横 突 骨折新鲜与陈旧及骨折的成伤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2例腰椎 横 突 骨折案例,对腰椎 横 突 骨折进行法医学分析,供法医同行遇到此类骨折进行参考。 史彦彦 唐晋 吉驰关键词:法医临床学 腰椎横突骨折 第三腰椎 横 突 征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作为骨科领域的一类常见疾病,临床上以青少年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多见,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针对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已经相当丰富,包括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本文回顾了近5年来第三腰椎 横 突 综合征相关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内容,并对其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郑超 李长辉关键词:中医治疗
相关作者
张天民 作品数:184 被引量:433 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刀整体松解术 针刀 针刀治疗 针刀医学 针刀疗法 韩文岭 作品数:10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小针刀治疗 顽固性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小针刀 滑膜 杨秀民 作品数:6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针刀治疗 顽固性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横突 崔清国 作品数: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腰椎横突 体表定位 解剖学 腰椎疾病 腰椎棘突 姜益常 作品数:94 被引量:483 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针刀 针刀疗法 针刀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