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14篇“ 腰-硬联合麻醉“的相关文章
联合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小剂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麻醉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小剂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麻醉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公安中医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分为对照组(给予-联合麻醉)与研究组(给予联合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小剂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5 min(T3)、麻醉后30 min(T4)及手术完毕后(T5)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T1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氧饱和度(SpO_(2))及心排量(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2、T3、T4、T5时的HR、MAP、CVP及C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小剂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李晓培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与-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与麻-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于某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孕妇86例,根据分层抽样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联合麻醉,观察组接受利多卡因SGB和-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心率(HR)]、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水平,同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酸碱度(pH)、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10 min后(T_(1))、麻醉20 min后(T_(2))时SB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T_(2)时HR高于对照组,术毕时(T_(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术后1 h的Cor、SO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时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pH、PO_(2)、P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SGB的应用,可稳定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调节应激指标水平,对产妇、新生儿的安全性均较高。
高月
关键词: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右美托咪定辅助-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寒战反应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寒战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11月于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40例,按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联合麻醉+静脉泵注0.4μg/kg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n=120,-联合麻醉+等量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2h、24h、48h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24h、48h微循环指标,围术期[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手术开始时(T2)、婴儿娩出时(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开始至术毕30min期间寒战反应发生情况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h、24h、48h,两组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各时点评分(2.35±0.39分、1.62±0.27分、1.07±0.18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4.21±0.71分、3.18±0.53分、2.11±0.34分);术前、术后24h、48h,两组管袢长度及袢顶宽度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观察组术后24h、48h的管袢长度、袢顶宽度均长于同期对照组;T1~T4时,MAP、HR两组均低于T0时,但观察组T2时高于同期对照组、T3时MAP及T4时HR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各时点SpO_(2)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且寒战反应总发生率(14.2%)低于对照组(41.7%)(均P<0.05);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17.5%)与对照组(2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联合麻醉能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寒战反应发生率,更好稳定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安全性较好。
王富平刘鑫李军孙福德吴文双廖超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寒战反应
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5年
随着国家开放三孩、鼓励生育等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越来越多[1],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术后疼痛和术后睡眠障碍是影响产妇产后恢复、造成产妇抑郁的重要因素[2-3]。布托啡诺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可安全用于产妇术后镇痛[4-5]。产妇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哺乳[6],关于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产妇的睡眠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蔡有松缪燕香马晴张晓静范国祥严佳佳闫玮尹宁
关键词:布托啡诺高龄产妇术后镇痛拮抗药睡眠质量
-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麻醉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分析临床无痛分娩使用-联合麻醉的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0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膜外麻醉)和观察组(-联合麻醉),各150例。对比两组分娩、血清指标,分析麻醉效果和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阶段产程时间更短,产后2 h出血量较少,肠道蠕动恢复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前,两组产妇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组产妇血清指标高于产前,但观察组前列腺素、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后10 min、产后1 h、产后1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7/150),低于对照组的12.00%(18/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0,P<0.05)。结论应用-联合麻醉有助于缩短无痛分娩产程,改善分娩指标,产妇应激反应小,麻醉效果好,且麻醉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王声付丽明王永华
关键词:分娩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纳布啡治疗产妇-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4年
探讨产妇-联合麻醉(CSEA)后寒战应用纳布啡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CSEA后寒战产妇研究,共计样本量120例,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组)与纳布啡治疗(纳布啡组),比较效果。结果 对比纳布啡组,地塞米松症状消失时间更长,总有效率更低,不良反应率更高,可见纳布啡组优势更明显(P<0.05);两组给药前镇静评分无差异(P>0.05),给药5min、术毕纳布啡组镇静评分优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 相比地塞米松方案治疗CSEA后寒战产妇,应用纳布啡治疗,症状可更快缓解,不良反应也会更少,重要的是能提高疗效,兼具一定的镇静价值,值得应用。
李长江
关键词:产妇寒战腰-硬联合麻醉镇静评分
-联合麻醉对镇痛分娩产妇应激反应、安全性的改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对镇痛分娩产妇疼痛、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9例镇痛分娩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单纯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联合麻醉)。两组产妇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2、24、48h疼痛程度,围术期指标,产前、产后24h应激指标,以及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产后12~48h两组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初乳时间、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产后2h出血量更少;与产前比,产后24h两组产妇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观察期间,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联合麻醉可减少镇痛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刘锴锐严北清
关键词:镇痛分娩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应激反应
全身麻醉-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2024年
观察全麻与麻-膜外阻滞在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中的比较。方法 选取2020年一月至2023年一月住院的老年患者86名,按1:1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人。结果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麻-膜外阻滞,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实验组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疼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膜外阻滞在老年骨科病人中的应用比全身麻醉更有效,更能保障病人的安全。
张墨
关键词: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
-联合麻醉膜外麻醉稳定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究-联合麻醉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相关指标、麻醉分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西安市鄠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手术中进行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手术中进行-联合麻醉,两组产妇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相关指标、麻醉效果分级,麻醉前(T_(1))、麻醉起效时(T_(2))、胎儿娩出时(T_(3))、手术结束时(T_(4))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Ⅰ、Ⅱ级麻醉效果分级占比均降低,Ⅲ级麻醉效果分级占比升高;与T_(1)时比,T_(2)~T_(4)时对照组产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均先降低后升高,对照组产妇心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观察组产妇T_(2)~T_(4)时舒张压均较T_(1)时降低,且T_(2)~T_(4)时观察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T_(2)时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组产妇T_(1)~T_(4)时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住院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膜外麻醉相比,-联合麻醉可更好地稳定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提高麻醉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王梦杜力行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剖宫产血流动力学
-联合麻醉与连续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2024年
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重点讨论-联合麻醉、连续膜外麻醉这两种。方法 回顾我院分娩镇痛产妇的镇痛情况,先从2022.01-2024.06为年限,再从中选定238例,最后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组。对比说明观察组(n:139/方式:-联合麻醉)于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程度与对照组(n:139/方式:连续膜外麻醉)的区别,分别统计中途转剖宫产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时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比较短(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10min的NRS疼痛评分分数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且麻醉后30min亦如此(p<0.05);2组均有中途顺转剖的情况但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其中以观察组更低(p<0.05);均有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亦显著更低(p<0.05)。结论 相比连续膜外麻醉方式,更推荐分娩镇痛中采取-联合麻醉法,可起到迅速且有效地减轻疼痛感的作用,可减少中转剖宫产的情况和不良反应。
蒋新民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相关作者

唐培佳
作品数:62被引量:340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舒芬太尼 布比卡因 瑞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
王新
作品数:16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煤炭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高龄患者 腰-硬联合麻醉 全髋关节翻修术 星状神经节阻滞 心血管系统
李协佐
作品数:7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蔡铁良
作品数:100被引量:4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罗哌卡因 镇痛 术中唤醒 脑功能区 全麻
梁勇升
作品数:33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舒芬太尼 小儿 七氟醚吸入麻醉 丙泊酚 小儿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