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47篇“ 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文章
增强CT扫描在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研究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重点评估增强CT检查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19名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增强CT检查扫描腹腔淋巴结,结果 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比,以分析其在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术后病理组织学显示:119名胃癌患者中有67名存在腹腔淋巴结转移,占比率56.30%;一致性检验结果呈现:Kappa值为0.813,表明增强CT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之间存在显著一致性(P<0.01);在CT值方面评估中,转移淋巴结患者与未转移淋巴结患者在增强CT检查中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CT值作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增强CT检查长短径评估中,转移淋巴结患者与未转移淋巴结患者在增强CT检查中长径、短径、短径/长径作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展示:增强CT检查对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显示临界数值:门脉期CT值=65Hu、短长径比=0.7,相应的AUC分别为0.829、0.716,对应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73~0.885,0.569~0.863,而P值分别为0.000、0.012。结论 针对胃癌患者行增强CT检查,对是否有腹腔淋巴结转移能够提供可靠的判断,为胃癌术前拟定适宜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黄梦媛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
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对淋巴结(LN)转移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0例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通过对比分析术后患者的淋巴结状态、转移淋巴结数量(MLN)、淋巴结转移率(LN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使用Kaplan-Meier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患者总体生存率,预测术后独立预后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淋巴结指标对晚期卵巢癌患术后生存的预测能力。结果120例晚期患者中淋巴结阴性有71例(59.20%),淋巴结阳性有49例(40.80%),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阳性LN状态、MLN、LNR和LODDS是影响总生存期(OS)独立危险因素。与淋巴结状态、转移淋巴结数量相比,在预测1年、3年和5年OS时,AUC最高的变量是LODDS(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阳性LN状态、MLN、LNR和LODDS是预测卵巢癌患者OS的指标。其中,LODDS是预测卵巢癌患者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死亡率的最佳预后预测因子。
李博巍马少寒祁馨仪陈修鑫李贝张瑞琪哈春芳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
纳米碳标记前哨淋巴结对内生型宫颈癌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示踪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标记前哨淋巴结(SLN)在内生型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淋巴结示踪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内生型宫颈癌患者,其中120例术中采用纳米碳示踪技术指导腹腔镜进行腹腔淋巴结清扫(示踪组),80例患者术中未采取纳米碳示踪技术,按照传统解剖路径实施腹腔淋巴结清扫(传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指标、清扫淋巴结数目、SLN数目,分析不同病理学特征的宫颈癌患者SLN阳性检出率。结果示踪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平均手术出血量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示踪组患者的髂外、闭孔、髂前、宫旁清扫淋巴结数目,以及合计清扫淋巴结数目、SLN数目均大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髂内、髂总、腹主动脉旁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示踪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与传统组的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妇产联盟分期(FIGO)分期为Ⅰ期、肿瘤直径<3.0 cm、非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SLN阳性率高于FIGO分期为Ⅱ期、肿瘤直径≥3.0 cm、高危HPV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理学类型的宫颈癌患者SLN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标记SLN在内生型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SLN清除率,SLN与肿瘤大小、FIGO分期及高危HPV感染有关。
付建王敏乔春红方月兰
关键词:纳米碳前哨淋巴结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扶正消积汤联合放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扶正消积汤联合放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ALNMC)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治疗的82例胃癌根治术后ALNMC患者,按1∶1比例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扶正消积汤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放化疗治疗。两组治疗6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变化,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客观缓解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提高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和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ALNMC患者采用扶正消积汤联合放化疗治疗疗效显著,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陈海霞蔡重阳张宾
关键词:放疗化疗胃癌根治术腹腔淋巴结转移癌
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调强放疗加量方式的不同将82例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后程加量调强放疗)和研究组(n=41,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危及器官照射剂量、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完成时、放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2.68%、90.24%,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17%、6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直肠最大剂量(D_(max))、小肠D_(max)、膀胱D2c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外照射时间和整体治疗完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后程加量调强放疗相比,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李文裕何静邱梅英
关键词:同步加量照射剂量
增强CT扫描对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对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80例,均行腹部CT平扫与增强CT扫描,比较腹部CT平扫与增强CT扫描诊断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70例患者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CT增强扫描检查出的淋巴结转移率稍高于CT平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诊断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强化程度高于未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增强CT扫描用于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效果优于CT平扫,可使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
尹锠杰
关键词:胃癌腹腔转移CT平扫增强CT扫描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分析
2023年
观察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在研究期间,纳入了一共50位接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治疗的患者。这项研究从2018年1月一直持续到2023年1月。为了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了两个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25人。观察组接受了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干预,而对照组仅接受了单纯的放疗干预。对这些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持续了接下来的两年。在随访期间,比较了两组患者在多个指标上的表现。这些指标包括近期疗效、无症状生存期、生存质量评分、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5.510,P<0.05)。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并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无症状生存期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同时在治疗后三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而言,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转移,优于单纯放疗。这种治疗方案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安全性。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的优势在于,它将放疗和化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协同作用的方式共同对抗淋巴结转移瘤。通过这种综合治疗策略,患者可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疾病控制。
何小军陈一伟杨燕夏兆立王咪
关键词:放疗
磁共振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开展术前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以及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准确性为90.63%(58/64),低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RI灵敏度为92.45%(49/53),特异度为91.43%(32/3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82.81%(53/64),灵敏度为76.47%(13/17),特异度为85.11%(40/47),低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判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在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准确性较低,故在实际诊断时,应与其他诊断方法联合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祁红琳郑岚枫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肌层浸润
子宫腺肌瘤癌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腹腔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3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指的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异位内膜最常出现于卵巢、子宫骶韧带、子宫肌壁、盆底腹膜等邻近组织器官,罕见于胃肠道、泌尿道、肺、鼻黏膜、脑等盆腔外器官[1-3]。
刘莹潘汉梅汪宏谚杨琳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癌变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总结胰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249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对患者初诊时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和总生存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9例患者无术中死亡,围术期死亡4例,病死率1.6%。总体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1%、31.4%、22.3%和16.1%。有腹腔淋巴结转移169例(67.9%),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胰腺癌患者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个月和12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8%、48.2%、37.1%和30.8%,46.3%、23.3%、15.6%和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胰腺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术前CA19-9水平、术前CEA水平、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A19-9升高(>37 U/L)(OR=2.09, 95%CI:1.10~3.97)、肿瘤低分化(OR=2.07, 95%CI:1.09~3.95)是胰腺癌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远期预后较差,术前CA19-9升高和肿瘤低分化是胰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俊明曹爽张欣雪刘喆马军寇建涛贺强
关键词: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转移CA19-9肿瘤分化

相关作者

杨熙鸿
作品数:112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贲门癌 食管癌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周福有
作品数:213被引量:876H指数:17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贲门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鳞癌
胡崇明
作品数:30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贲门癌 食管癌术后 外科治疗
孙菁
作品数:35被引量:202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放疗 甘氨双唑钠 放射增敏剂 增敏作用 肿瘤转移
张梅玲
作品数:21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预后 化学治疗 联合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