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1篇“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相关文章
- 一例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治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临床基本检查、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一例10岁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病犬,采用全膀胱摘除术且术后经局部及全身化学药物为主的治疗使患犬存活367 d;治疗过程提示,TCC的诊断技术已相对完善,通过手术、化疗等治疗方式可较大程度的改善病犬生存质量与存活时间,但须重视术后及化疗过程中TCC转移的监测,以更好评判预后。
- 侯显涛温华梅李梅清
- 关键词: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研究组)及健康膀胱组织的体检人群100例(参照组)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针对两组观察对象实施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验,观察对比两组观察对象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检测后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的过度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照组无表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在不同病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HER2的过度表达与临床分期存在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指标均呈现过度表达状态表明患者预后较差。
- 缪伟贤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种植改性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基质在家兔尿道重建中的应用
- 尿道缺损是泌尿外科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先天性疾病如尿道下裂、尿道上裂等疾病,也可以发生于尿道损伤、感染,常伴有损伤后的尿道纤维化瘢痕狭窄。短段的尿道狭窄也可以通过尿道扩张、尿道狭窄切开及尿道狭窄段切除加端端吻合术...
- 张龙
- 关键词:尿路重建尿路上皮细胞
-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染色体畸变与血清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
- 2015年
- 目的探讨3、7、17号染色体区带特异性探针(CSP3、CSP7、CSP17)和9号染色体p21(9p21)区p16基因位点特异性探针(GLPp16)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测定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结果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健康对照30例和BTCC患者188例,运用FISH技术检测其膀胱脱落细胞的CSP3、CSP7、CSP17及GLPp16异常率,同时测定其血清TOS、TAS浓度和OSI值,比较各测定结果在健康人群和BTCC患者间的差异及其与BTCC分期分级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BTCC患者中CSP3、CSP7、CSP17和GLPp16异常分别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BTCC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膀胱脱落细胞CSP3异常率(47.3%vs.10.0%)、CSP7异常率(52.1%vs.15.0%)、CSP17异常率(41.5%vs.10.0%)、GLPp16异常率(59.0%vs.20.0%)和FISH阳性率(50.5%vs.0.0%)以及其血清TOS浓度[(18.60±3.70).vs.(14.74±1.31)μmol H2O2 Eq./L]、OSI值[(1.33±0.41)vs.(0.89±0.10)]均明显增高(P<0.01),仅其血清TAS浓度[(1.44±0.21)vs.(1.66±0.16)mmol Trolox Eq./L]明显降低(P=0.000)。各探针异常率、FISH阳性率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与BTCC分期之间均不相关(P>0.05)。而与BTCC分级之间,除GLPp16外,CSP3、CSP7、CSP17异常率和FISH阳性率呈明显的Gamma等级相关(r=-0.452、-0.564、-0.519和-0.375,P=0.000),且血清TOS、TAS浓度和OSI值也具有良好的Spearman相关性(r=0.678、-0.311和0.664,均P=0.000)。进一步分析4种染色体异常与3项氧化应激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显示,CSP3、CSP7、CSP17异常率分别与TOS、OSI结果间均呈正相关(P<0.01),CSP7、CSP17异常率分别与TAS结果间呈负相关(P<0.01);而GLPp16异常率与TOS、TAS、OSI结果间均不相关(P>0.05)。结论 FISH检测膀胱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是早期辅助诊断BTCC的有效的、无创性手段,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准确定量可用于病情评估,二者的相
- 杨渝伟黄玉霞杨永红俸家富
- 关键词: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荧光原位杂交氧化应激
-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1及锌α2糖蛋白的差异性表达及意义
- 2015年
-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并鉴定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差异性表达蛋白.方法 选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清40例(膀胱癌术前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后患者血清40例(膀胱癌术后组)及正常体检者血清2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技术筛选出差异性表达蛋白,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对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对所得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m/z位于5 735及10 510的蛋白/肽段在膀胱癌术前组(3 885.951 2±850.899 2、4271.2364±1 132.2998)高表达,而在膀胱癌术后组(1 553.981 0±720.517 9、2 961.454 5±633.8647)及正常对照组(944.494 8±209.345 7、2 512.183 1±166.043 4)相对低表达,三组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MALDI-TOF/TOF MS技术鉴定m/z位于5 735及10 510的蛋白/肽段分别为差异性表达蛋白为锌α2糖蛋白(ZAG)及载脂蛋白A1(ApoA1).结论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并鉴定出了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差异性表达蛋白ZAG与ApoA1.
- 闫泽晨张俊杰郭飞赵伟宋东建余捷凯郑树顾朝辉王家祥
- 关键词:蛋白质组膀胱癌载脂蛋白A1
- 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 2014年
- 临床中膀胱肿瘤并不是很多见,移行上皮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犬膀胱肿瘤,但其只占恶性肿瘤的1.5%~2%左右,临床中猫很少发生此病,母畜肿瘤比公畜更常见,常见于老年犬,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血尿、尿频、尿淋漓。笔者遇到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1患犬基本资料12岁混血公犬,体重8 kg,免疫、驱虫完全,无以往病史。就诊时间:2014年3月10日;就诊原因:尿频、血尿。病程半个月左右,最近比较严重,血尿,尿频,
- 高德才
- 关键词:膀胱肿瘤上皮细胞公犬排尿困难典型病例
- 细胞因子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早期手术根治性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及早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综述细胞因子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王海临李德林
- 关键词:细胞因子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bbit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rASCs)向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混合共培养组、条件培养液组和空白对照组。混合共培养组是将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SCs(GFP标记)与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按1∶1比例混合培养;条件培养液组是将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上清液与rASCs一起培养;空白对照组是rASCs与普通培养基常规培养。2周后,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分化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尿斑素Ib、尿斑素Ⅱ、尿斑素Ⅲ和上皮细胞角蛋白CK18的表达。结果 2周后,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在混合共培养组中,诱导分化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尿斑素Ib和上皮细胞角蛋白18、尿斑素Ⅱ、尿斑素Ⅲ没有检测到。而在条件培养液组和空白对照组,上述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都没有检测到。结论 rASCs与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混合培养可以诱导rASCs向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化。
- 刘杰王伟李刚覃庆平杨剑文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化
- 人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被引量:4
- 2011年
- 背景:移行上皮细胞的分离方法有酶消化法、组织块法及刮削法3种。目的:探讨培养人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和其传代的最佳方法。方法:培养人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观察细胞在MEM-F12和KSFM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以及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标记AEl及仅在尿路上皮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尿空斑蛋白UroplakinⅢ,以鉴定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别利用4步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再植法对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在MEM-F12培养基中较KSFM培养基中爬出及融合均快,生长状态良好。②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⑨胰蛋白酶消化传代细胞,传代第18-24h贴壁,贴壁后无法继续生长,60-72h后细胞开始凋亡:组织块再种传代细胞生长稳定迅速,24-48h细胞开始爬出,第10-16天达到80%融合,传至第4代后开始出现衰退。说明以DMEM-F12培养基进行组织块培养法和组织块再种法是人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经济有效的方法。
- 郝维平姚友生王家伟邓毕华吕夷松
- 关键词:膀胱上皮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
- FISH技术在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用随机引物法标记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p16基因探针,对该院10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或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FISH进行检测,分析染色体畸变或数目异常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3、7、17号染色体和p16基因的畸变率分别为41.7%(43/103)、45.6%(47/103)、31.1%(32/103)和55.3%(57/103),畸变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除p16基因外其余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相关,其中17号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1)。4个探针组合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总阳性率为46.6%,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1)。结论 FISH技术检测有助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并可用于探索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 杨渝伟唐洁陈小红薛冰蓉刘运双俸家富
- 关键词:膀胱染色体畸变
相关作者
- 徐勇

- 作品数:479被引量:1,56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膀胱肿瘤 膀胱癌 前列腺
- 李文录

- 作品数:61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肿瘤 膀胱癌 膀胱移行细胞癌 预后 TGFΒ1
- 郝权

- 作品数:68被引量:328H指数:9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预后 膀胱移行细胞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1
- 刘文欣

- 作品数:34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癌相关基因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卵巢肿瘤 子宫颈癌
- 李虎林

- 作品数:146被引量:76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单孔腹腔镜 局麻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剜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