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4篇“ 膈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章
右侧神经阻滞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探究右侧神经阻滞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取的5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26例,对照组正常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作额外处理,观察组进行全麻诱导前先应用0.375%罗哌卡因6ml行右侧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在实施胆囊切除后均进行静脉注射羟考酮0.1mg/kg,在实施缝合之前采取0.375%罗哌卡因15ml对切口浸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肩部疼痛的评分情况,当疼痛程度≥4分对患者采取静脉注射曲马朵5mg进行补救镇痛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情况、术后肩部疼痛≥4分的发生例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肩部疼痛≥4分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的静息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联合右侧神经阻滞镇痛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及肩部疼痛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纳。
孟斐王飞
关键词:阻滞镇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六组:A组(0.125%罗哌卡因,n=30)、B组(0.25%罗哌卡因,n=30)、C组(0.375%罗哌卡因,n=30)、D组(0.5%罗哌卡因,n=30)、E组(0.75%罗哌卡因,n=30)和对照组(不行神经阻滞,n=30),其中A~E组患者均于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神经阻滞。评估各组患者术后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肌运动幅度(DM)、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肩痛方面,C组[(2.47±1.14)分vs (4.03±1.77)分]、D组[(2.53±1.22)分vs (4.03±1.77)分]、E组[(2.50±1.22)分vs (4.03±1.77)分]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DM方面,D组、E组患者神经阻滞10 min的DM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麻醉恢复时间方面,D组[(22.50±2.16) min vs (20.73±1.76) min]和E组[(22.80±2.63) min vs (20.73±1.76) min]患者的PACU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5);在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方面,C组、D组、E组患者术后24 h的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E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vs 16.67%)。结论:采用0.375%罗哌卡因行右侧神经阻滞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肩痛并提高术后恢复质量,且不会影响肌功能恢复及PA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建中刘怡菲李婷婷舒爱华刘力端
关键词:罗哌卡因膈神经阻滞肩痛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神经阻滞在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神经阻滞在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黔南布依族苖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n=35)、椎旁神经阻滞组(N组,n=35)和观察组(O组,n=35)。C组行全身麻醉诱导;N组行椎旁神经阻滞后全身麻醉诱导;O组行椎旁及神经阻滞后全身麻醉诱导。比较三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切口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侧肩膀痛VAS评分、术后24 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次数。结果O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低于C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术后切口痛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术后同侧肩膀痛VAS评分低于C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术后24 h内PCA使用次数低于C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神经阻滞在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全身麻醉药的用量,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及同侧肩膀痛,能减少术后PCA使用次数,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普遍推广,让广大患受益。
姬魁权何锴龙明波张永国陈绿绿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开胸肺叶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阻滞与右侧神经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阻滞(R-SGB)与右侧神经阻滞(R-PNB)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啶(DEX)治疗,实验1组给予DEX联合R-PNB治疗,实验2组给予DEX联合R-SGB治疗。比较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ey镇静评分、舒适评分、止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气管插管即刻(T2)、气腹后5min(T3)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HR均慢于对照组,T3时,实验1组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其他时间MAP、HR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h(T7)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h(T5)~术后48h(T9)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e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VAS和Ramse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1组和实验2组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止痛药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舒适评分和止痛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R-SGB和R-PNB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肩痛中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疗效较好。
毕生龙钟宗仁刘荣陈艾琼繆剑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肩痛
右侧神经阻滞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右侧神经阻滞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麻醉科择期行LC患者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神经阻滞镇痛组(P组)40例及对照组(C组)40例。P组于全麻诱导前先应用0.375%罗哌卡因6 mL行右侧神经阻滞,C组未行处理。两组均于胆囊切除后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在缝皮前0.375%罗哌卡因15 mL切口浸润。记录患者术后4、8、12、24 h时肩部疼痛(PLSP)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当VAS评分≥4分时采用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进行补救性镇痛。记录术后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术后PLSP(VAS评分≥4分)的发生例数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最终77例完成本研究,其中C组38例,P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组发生PLSP 1例(2.6%),少于C组的9例(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镇痛满意度评分(3.9±0.8)分,高于C组的(3.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术后8、12、24 h静息及活动时PLSP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1例(2.6%),C组4例(1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可有效降低LC术后PLSP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有较好的安全性。
赵丽琴程灏张海龙
关键词:膈神经神经传导阻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肩痛
帕洛诺司琼联合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帕洛诺司琼联合神经阻滞对甲状腺肿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帕洛诺司琼组(P组)麻醉前静注帕洛诺司琼0.25 mg;帕洛诺司琼+神经阻滞组(P+G组)术前行神经阻滞且麻醉前静注帕洛诺司琼0.25 m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0~6 h、6~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术后0~6 h、6~24 h、24~48 h、48~72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0~6 h、6~24 h,P+G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49±0.88)分、(1.20±0.49)分,明显低于P组(3.20±1.04)分、(2.17±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2、6.902,P<0.05)。P+G组患者术后0~6 h、6~24 h、24~48 h、48~72 h的PONV发生率分别为10.0%、6.7%、3.3%、0,低于P组的40.0%、33.3%、26.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6.667、4.706、4.630,P<0.05)。结论 帕洛诺司琼联合神经阻滞较单用帕洛诺司琼预防甲状腺肿瘤术后高危患者PONV的效果更理想。
赵元哲王冰周琪王东阳周伏园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膈神经阻滞甲状腺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合水针治疗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后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予以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水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同步放化疗治疗后所致顽固性呃逆患者4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山莨菪碱、氯丙嗪、中医疗法等单药或联合治疗,研究组予以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水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5%,其不良反应率37.5%、复发率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5%和30.8%,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成因复杂,治疗棘手,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水针治疗,具有安全高效、低复发、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王伟周杰于世虎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膈神经阻滞超声引导水针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使用0.2%罗哌卡因行右神经阻滞,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用量、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术后4、8、12 h、24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用量和术中高血压发生率低(P<0.05),术后4 h、8 h、12 hVAS评分低(P<0.05),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少(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肩痛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0.2%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右神经阻滞用于LC,可减少术中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用量,降低术中高血压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降低术后肩痛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余焱王萍胡安民海超李丹
关键词:膈神经阻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就诊的顽固性呃逆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常规组给予盲探法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阻滞成功率、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神经阻滞操作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7,30,90 d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常规组出现颈部血肿3例,神经损伤2例,治疗组未出现并发症.[讨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
权虎城吕冰申威虞傲文金文哲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膈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对非气管插管肺叶切除术麻醉效果优化的研究
目的:为避免气管插管相关风险,非气管插管麻醉技术逐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胸腔镜手术。本研究目的是探索我院独创的神经阻滞复合非插管全麻方案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非插管全麻方案相比是否具有更优化的麻醉效果,能够减少全麻药的用量。...
朱毅
关键词:膈神经阻滞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梁雅芬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佛大学
研究主题:硬膜外阻滞 胸外科术后 肩膀 罗哌卡因 膈神经阻滞
杨优存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显微手外科医院
研究主题: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 联合法 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张庆凤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研究主题:SPSS 多重共线性 实证分析 充气管 插管
姚柏春
作品数:75被引量:3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嗅成鞘细胞 AΒ 淀粉样Β蛋白 PBL教学
施伟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因素 相关基因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细支气管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