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08篇“ 臭氧投加量“的相关文章
净水工艺中不同臭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2025年
通过开展中试,研究预臭氧在前端混凝沉淀工艺中对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以O2计)、铁、猛的去除效果,以及后臭氧在深度处理工艺中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以N计)的去除效果,以确定臭氧的最佳。研究表明,预臭氧浓度为0.60 mg/L时,对沉淀池出水的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铁、锰的处理效果分别能达到90.45%、43.36%、71.42%、62.46%;在深度处理工艺浓度0.90 mg/L的臭氧,使得活性炭滤池中的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并解离氨氯与高锰酸盐指数,从而使这两者的去除率分别提升至87.78%和59.57%。
邵磊杨媛媛周煜溪
关键词:预臭氧氨氮浊度
一种臭氧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的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比较当前时刻进水COD浓度值与设定的高浓度阈值、低浓度阈值的关系,判断当前时刻进水COD浓度值属于高浓度、中浓度还是低浓度,并根据其所属的不同浓度范围,采用不同的方式计算所需...
姚谋清陈卓石翠磊吕卓
一种臭氧活性炭工艺中臭氧的推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活性炭工艺中臭氧的推荐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来水厂数据库预设时间段内及特定时刻下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构建训练集矩阵D,并对矩阵D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无纲化历史数据集矩阵...
武珉辉张双翼杨坤陆劲蓉李柱张新宇祝嘉禄庞愉文
青草沙水源水厂深度处理臭氧及发生器配置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文中对采用青草沙水源的3座深度处理水厂调研后发现,臭氧实际总在0.8~1.6 mg/L,常规运行总一般在1.0~1.2 mg/L,现状臭氧发生器设置过大,闲置较为严重。在调研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规范要求,推荐青草沙水源的臭氧最大总为1.7 mg/L,预臭氧为0.5~1.0 mg/L,后臭氧为0.5~1.0 mg/L。对不同规格臭氧发生器的特性进行了调研,发现实际运行功率随着工作负荷的降低而相应降低,负荷率在50%以上时,发生器效率和负荷率成反比,即负荷功率越高,产出臭氧效率越低,臭氧单位电耗越高。根据以上成果,对X水厂深度处理改造项目的臭氧发生器配置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
邢思初陈冠浩
关键词:青草沙水厂臭氧臭氧投加量臭氧发生器
优化污水提标装置臭氧的研究
2022年
针对污水提标装置中采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臭氧过大的问题开展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臭氧-臭氧利用率的关系曲线,以及臭氧-COD去除率的关系曲线。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臭氧在40 mg/L的情况下,COD去除率可达到最高,生物活性炭单元运行效果得到改善,现场异味严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该臭氧可有效降低臭氧发生器的电耗和氧气消耗,每年可节约费用约37.8万元。
代蓓蓓刘庆洁
关键词:污水处理臭氧处理臭氧投加量
南方某给水厂臭氧优化及季节性高藻对DBPs生成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对南方某水厂(20万m^(3)/d)臭氧工艺的预臭氧和后臭氧进行了优化包括单独预臭氧、单独后臭氧以及预臭氧臭氧联动运行优化并分析了优化后对耗电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臭氧对太湖优势藻种中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胞内有机质经臭氧氧化后氯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预臭氧运行的最优为1.0 mg/L时,沉淀池出水COD_(Mn)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67.27%和98.91%;单独后臭氧运行的最优为0.75 mg/L时,后臭氧出水COD_(Mn)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14.01%和30%;预臭氧和后臭氧同时运行时,联动调试下的预臭氧的最优0.5 mg/L和后臭氧的最优为1.0 mg/L时,出水COD_(Mn)和浊度分别为72%和99.6%。此外,在以优化后的臭氧条件下运行6个月,臭氧系统平均节约耗电为8.57%。臭氧对铜绿微囊藻作用之后再氯,胞外有机质生成的DBPs比胞内有机质生成的DBPs更多。
计杰施常洁李聪林秋风魏郭子健潘瑞军黄永斌张亮
关键词:预臭氧
后置臭氧-下向流活性炭工艺中臭氧的中试优化被引量:1
2021年
为实现采取"后置臭氧-下向流活性炭"工艺的金泽水厂中臭氧的优化,依托中试装置研究了臭氧对各构筑物处理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的(CCD)响应面模型优化了臭氧,同时,简析了该工艺对金泽原水中常见微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中UV254的去除主要发生在臭氧接触、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单元,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及总有机碳(TOC)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单元。臭氧的增可提高臭氧接触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但过高的臭氧不利于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通过响应面模型预测了活性炭滤池出水中CODMn去除率最优值为65.4%,此时预臭氧及后臭氧分别为1.02、1.36 mg/L。该工艺对金泽原水中常见抗生素及除去1,4-二氯苯、乙苯外的致嗅物质有较高去除率。
武珉辉钱庆玲刘爽陈志辉
关键词:臭氧氧化臭氧投加量混凝沉淀
基于微滤技术供水厂的臭氧预氧化前置工艺中臭氧的优化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臭氧预氧化降解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对DOM的氧化效果以及微滤(MF)膜污染的缓和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臭氧氧化过程中光谱参数变化的规律,进而提出一种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最佳臭氧的方法。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技术能够将中等分子质的芳香类DOM转化为低分子质的有机化合物,对应的UV_(254)去除率最高可达90.34%,从而显著改变了MF进水的光谱特性。此外,臭氧预氧化还显著缓解了DOM造成的膜污染,膜污染指数(FI)最多可降低51.49%。根据上述结果可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用于确定臭氧预氧化-膜过滤工艺最佳臭氧。根据层次分析法,对SUVA_(254)、FI和臭氧利用率3个客观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以满足不同饮用水厂的需求。此外,模型分析中可用光谱斜率作为SUVA254的替代参数,特别是S_(275~295)(R^(2)=0.9797),用UV_(254)作为FI的替代参数(R^(2)=0.8799),进而简化模型系数的获取。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水厂在实际应用中优化臭氧、综合提高水处理效果、缓解膜污染并降低运行成本提供参考。
宋钰莹杨晴李梦雅黄海鸥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物膜污染臭氧投加量预氧化
一种可控制臭氧的小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臭氧的小试验装置,包括臭氧发生装置、用于臭氧与水接触的接触装置、实验水箱和循环系统,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连接所述接触装置,所述循环系统分别连接所述接触装置和所述实验水箱,其中,所述循环系统设有...
吴进华周驰鲁建宇戴炜黄文彬熊艳郑淳丹周杰翔
文献传递
一种根据在线数据反馈臭氧自动调节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在线数据反馈臭氧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电控箱;所述臭氧发生器与电控箱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储气罐通...
沈硕李愉马誉洲赵传义窦翌阳张爱霞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马军
作品数:1,067被引量:4,851H指数:39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臭氧 水处理方法 高铁酸盐 水处理 催化臭氧化
贾瑞宝
作品数:280被引量:605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饮用水 引黄水库水 气浮 城市供水 藻类
孙韶华
作品数:145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研究主题:饮用水 引黄水库水 水质毒性 水质安全 城市供水
张昱
作品数:247被引量:1,41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饮用水 吸附剂 抗药基因 再生水 制药废水
刘正乾
作品数:48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催化臭氧化 臭氧氧化 水中有机污染物 臭氧投加量 水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