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篇“ 舌根癌“的相关文章
根癌术后缺损皮瓣修复研究现况
2024年
根癌切除手术不但造成患者术后体外形的破坏,更严重的是导致根体积减小,使得患者语音、吞咽等一系列口腔功能出现障碍,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双重打击。随着功能性外科理念的不断引入,各种组织瓣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日趋成熟,因而重塑患者原有的形态已成为可能,但至今语音、吞咽等功能的恢复仍不尽如人意。本文综述了根癌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以期为根癌术后缺损修复的选择提供参考。
马乐天刘娟刘娟
关键词:舌根癌前臂游离皮瓣胸大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
1例根癌脑转移病人的护理
2021年
根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低,Reddy等[1]研究了英格兰从1985年到2006年根癌的发病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6.7%,女性为6.5%。大多数根癌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2],40~69岁发病率最高[1]。由于根癌位置较隐蔽、不宜察觉,根部血液及淋巴循环较丰富,加之局部运动频繁,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2]。晚期头颈部肿瘤远处转移发生率为48.6%[3],最常转移的部位分别是肺(83.4%)、骨(31.1%)和肝(6.0%)[4],脑转移发生率仅有3.3%[5]。
卓平向彩琼邹丹
关键词:舌根癌脑转移护理
一种根癌放射粒子植入穿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射治疗设备,更详细地说是一种根癌放射粒子植入穿刺装置,包括针套,所述针套包括平直部和弯曲部,所述平直部和弯曲部均具有中空的孔道,且所述平直部和所述弯曲部一体相连,其内部的中空的孔道相连通;所述根癌...
田素青王俊杰孙海涛姜玉良范京红张喜乐
文献传递
根癌肝周腹膜转移1例临床分析
2019年
根的淋巴组织丰富且属于中线结构,因此根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约8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原发灶和(或)颈部淋巴结转移未控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占治疗失败的30%-70%左右。其次为远处转移,约占10%-20%左右,多发生于治疗后2年内,主要表现为肺、骨、或广泛转移,但根癌肝周腹膜转移未曾见报道。
黄婧祎钟春贺马岩崔振勇贾晓晶
关键词:雷替曲塞肝实质原发灶同步化疗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和根癌Radiomics特征的生存期预测被引量:1
2019年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正确评估癌症患者的预后状况对于个性化治疗意义重大。影像组学(Radiomics)数据中存在着大量反映肿瘤形状、强度、纹理和小波特性的定量特征,这些特征与其预后效果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关系。论文针对根癌的Radiomics特征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的生存期预测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强的预测精度。
潘晓英杨清萍
关键词:预后BP神经网络遗传神经网络生存期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根癌的生活质量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根癌术后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77例根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the 14-item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 questionnaires,OHIP-14)和欧洲肿瘤研制组织制定的头颈部生存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Head and Neck Module, EORTC-QLQ-H&N35)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每组3个时间点的OHIP-14和EORTC-QLQ-H&N35分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OHIP-14调查显示:生理性疼痛在术后3个月时即可得到明显的缓解,术后12个月和术后3个月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6±10.3)分比(39.2±10.6)分,t=-0.812,P=0.948];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在术后3个月时得分最高,术后12个月时依然无法恢复到术前水平;功能限制在术后12个月得分虽然比术后3个月的得分低,但是依然无法恢复至术前水平。EORTC-QLQ-H&N35调查显示:吞咽、语言和饮食在术后3个月时得分较高,在术后12个月时改善明显;牙齿和张口度在术前和术后得分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根癌,能够恢复患者外形、语言和咀嚼功能的基本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宁付坤何巍
关键词:舌肿瘤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生活质量
肝移植术后新发根癌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就肝移植术后新发根癌患者1例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患者肝移植术前长期大量吸烟,术后戒烟大量复吸,后7年余出现咽部异物感,进食吞咽时明显,症状出现初期及时行喉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提示根肿瘤,经调整抗排异方案、戒烟酒,并予放疗后,未再出现吞咽困难及咽部不适。笔者认为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移植术后患者需遵守随访时间及随访内容,定期完善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移植术后生存率。
梁娟娟范铁艳陈虹
关键词:肝移植舌根癌
根部恶性肿瘤(根癌)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根部恶性肿瘤(根癌)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根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资料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病例患者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RI在根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显示15例左侧根病灶,8例右侧根病灶,5例为中侧根病灶;根癌T分期结果敏感性85.71%较临床分期敏感性64.29%显著高(P<0.05);最大径测量MRI测量值(3.52±0.41)cm与样本测量值(3.45±0.41)cm无显著差异(P>0.05);MRI根癌最大径≤2cm时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最大径>2cm时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P<0.05),提示淋巴结转移与MRI上所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成正相关。结论 MRI可作为根癌中诊断的首选方法,MRI对根癌淋巴转移检测有一定意义,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张兴安谭小尧张兰芳王华东韩新生明华伟
关键词:舌根癌
经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切除根癌以及同期重建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对根/累及根的恶性肿瘤施行经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切除根癌以及同期重建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7例根/累计根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8例。根原发癌27例,其中鳞癌24例,粘液表皮样癌3例;累及根的咽侧、扁桃体鳞癌10例。均经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施行单纯根切除13例,单侧根切除+咽侧切除10例,单侧根+半切除11例,半切除+喉部分切除3例。根重建的方法:直接拉拢缝合5例,瓣后置6例,全腭瓣3例,带蒂胸大肌皮瓣5例,游离前臂皮瓣1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6例。11例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26例行单侧颈淋巴清扫术。结果:全组肿瘤切除率100%,均未出现残坏死,术后吞咽、语言、呼吸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37例原发灶切缘均呈阴性,21例(56.75%)出现淋巴结转移。除2例行全根+喉部分切除的病例终身带管外,其余35例皆在14~38 d拔出气管套管。术后10~28 d拔出胃管经口进食。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Kaplan-Meier法统计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97%(27/37)和67.56%(25/37)。结论:根/累及根的恶性肿瘤施行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切除根癌以及同期重建根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该术式可以充分暴露口咽和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是比较理想的术式,最大限度保留动脉是能否施行单纯根切除的和残组织能否成活的关键所在。
王祎叶茂昌李容新王来平周瑜朱伟政赵泽亮彭晖
关键词:舌根鳞癌外科学
全喉切除治疗晚期根癌3例被引量:1
2015年
根癌癌少见,但发病非常隐匿,早期难以发现。一旦有伸困难、讲话含糊不清,已至晚期。因有极重要的辅助发音、进食等生理功能,所以,是否保留功能将影响中晚期根癌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关功能是否要保留,目前也尚存在不同意见。我科对2005~2010年收治的3例晚期根癌患者,采取全、口底、全喉切除术进行治疗,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或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口底组织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黎长江吴海涛陶磊李筱明
关键词:舌根癌全喉切除胸大肌皮瓣误咽手术治疗方式

相关作者

邱蔚六
作品数:578被引量:2,15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口腔颌面外科 颞下颌关节 口腔癌 口腔颌面部
孙坚
作品数:403被引量:1,21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 上颌骨 下颌骨重建 上颌骨缺损 颌骨
陈关福
作品数:153被引量:36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颊脂垫 带蒂颊脂垫 上颌骨 唾液 外科手术
吕晓智
作品数:88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鳞状细胞癌 缺损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
陈杰
作品数:230被引量:66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遥感影像 地物 头颈肿瘤 舌癌 术后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