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 篇“ 色素上皮撕裂 “的相关文章
巨大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2024年 患者男,72岁。因颜面部及四肢水肿5个月,双眼视物模糊3 d到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既往糖尿病史12年,胰岛素治疗,随机血糖12.8 mmol/L;糖尿病肾病半年;高血压史5年,血压控制差,波动在170~180/10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低蛋白血症半年。肝功能检测,总蛋白38.9 mmol/L,白蛋白19.0 mmol/L。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尿糖(++)。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尿蛋白4.54 g/L,24 h尿蛋白7.72 g/24 h。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左眼视力0.1。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8.0、16.2 mm Hg。 郭浩轶 聂晓东 郭希让关键词: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自发荧光表现与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疾病特点的回顾分析 第一部分170例初发、症状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特征性眼底自发荧光表现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究初发、症状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患者的特征... 赵欣宇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疾病特点 抗VEGF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后并发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一例 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61岁,2014年2月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9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既往史无特殊。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2,左眼0.8。眼压:右眼14mmHg(1mmHg=0.133kPa),左眼15mmHg。双眼晶状体轻度混浊,余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 吴婵 陈有信 戴荣平 王尔茜 杜虹 李东辉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色素上皮撕裂 视网膜 并发 最佳矫正视力 视物变形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伴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5 2015年 视网膜色素 上皮 (RPE)撕裂 常见于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多发生在纤维血管性色素 上皮 脱离(PED)的边缘,可为自发性,也可发生在光动力疗法(PDT)、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眼内注射以及激光光凝治疗后[1-10]。息肉样脉络膜病变(PCV)常伴有较大的出血性 PED 或浆液性PED[11-14],具备 RPE 撕裂 的前提条件,但有关 PCV 患者伴RPE 撕裂 的报道较少,临床特征尚不明确[15,16]。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伴有 RPE 撕裂 的 PCV 患者的临床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马楠 陈有信关键词:色素上皮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光动力疗法治疗后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多光谱眼底成像观察一例 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7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半年于2014年7月24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眼科检查:右眼0.2,左眼0.4;矫正均不能提高。眼压:右眼13mmHg(1mmHg=0.133kPa),左眼11mmHg. 戚沆 陈长征 苏钰关键词:色素上皮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伴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伴视网膜色素 上皮 (RPE)撕裂 的临床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PCV伴RPE撕裂 的12例患者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8.6岁。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8只,左眼4只。12只眼中,浆液性RPE脱离1只眼,出血性RPE脱离11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3例患者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血管弓为界,将RPE撕裂 区位置分为血管弓内、血管弓上及血管弓外。根据撕裂 区的形状分为新月形、半月形及不规则形。观察患者眼底、FFA、ICGA及0cT表现特征。结果眼底检查发现,RPE撕裂 区呈灰白色病灶。12只眼中,RPE撕裂 区位于血管弓内4只眼,占33.3%;血管弓上5只眼,占41.7%;血管弓外3只眼,占25.0%。RPE撕裂 区形状为新月形1只眼,占8.3%;半月形10只眼,占83.3%;不规则1只眼,占8.3%。FFA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表现为早期RPE撕裂 区可见透见脉络膜荧光,晚期病灶内呈强荧光、边缘锐利。早晚期均无荧光渗漏,RPE撕裂 区边缘可见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ICGA检查发现,早期可见RPE撕裂 区清晰的透见荧光,缺乏毛玻璃样荧光;晚期9只眼可见RPE撕裂 区边缘清晰的分界线,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行OCT检查的3只眼,其RPE撕裂 区均可见RPE光带断裂缺失,边缘可见RPE层卷边的强反射区。结论PCV伴RPE撕裂 区多呈半月形,多位于血管弓内及血管弓上。血管造影检查可见RPE撕裂 区呈透见荧光,边缘呈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OCT检查可见RPE撕裂 区RPE光带断裂缺失,断裂的边缘RPE层卷边呈卷曲的强反射带。 于珊珊 杨诚 袁敏而 闫宏 欧杰雄 梁小玲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引起的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总结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引起的视网膜色素 上皮 (RPE)撕裂 的临床特点.方法 文献分析.通过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系统查阅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AMD引起RPE撕裂 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视力、RPE撕裂 的发生率及发生部位、发生RPE撕裂 前玻璃体腔注药的次数及周期、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种类、撕裂 发生的危险因素等.结果 最终有35篇文献(7879眼)纳入研究.发生RPE撕裂 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6岁(59~96岁),平均玻璃体腔注药1.6次(1~次),撕裂 发生后至初次诊断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4.8 d(1 d~4个月).玻璃体腔注射任何抗VEGF药物均可能会引起RPE的撕裂 ,RPE撕裂 基本都发生在平行于色素 上皮 脱离(PED)的边缘.玻璃体腔注药引起RPE撕裂 的发生率为0.1%~7.5%,平均1.9%.初次确诊为RPE撕裂 时,与撕裂 发生前相比,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有提高或保持稳定(81.4%).经过平均94.9 d的随访,绝大多数患者的最终视力保持稳定或有提高(83.3%).大范围的血管性PED是RPE撕裂 发生的危险因素,当血管性PED的高度>400μm时,玻璃体腔注药后发生RPE撕裂 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AMD可能会引起RPE的撕裂 ,但发生率较低,且RPE撕裂 对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无明显影响.大范围的、高的血管性PED是RPE撕裂 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静波 关娟 周历 盛豫 司艳芳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药 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 色素上皮 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2007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1992年以来经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的5例5眼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tear of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m,RPE)的临床资料。其中对2例RPE撕裂 灶边缘进行了光凝治疗。结果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多发生于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浆病、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激光治疗后,也可发生于特发性葡萄膜渗漏。接受激光治疗的2例病例,病情都得到了控制,RPE渗漏停止,视网膜脱离得到了复位,患者视力较前均有提高。结论RPE撕裂 好发于黄斑部及其附近。其在检眼镜、FFA、ICGA及OCT等检查中有特征性改变。激光对于合并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RPE撕裂 治疗有效。 周才喜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 自发性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一例 2007年 视网膜色素 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撕裂 是一种少见的眼底黄斑疾病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和老年性黄斑变性行视网膜光凝术中或术后,也可以自发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例。我们最近遇到一例老年性黄斑变性伴自发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李志 曾键 陈青山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 色素上皮撕裂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光凝术 黄斑疾病 玻璃体腔pegaptanib注射后发生视网膜色素 上皮 撕裂 2006年 PURPOSE:To report two cases of a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tear aft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pegaptanib sodium.To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is finding after intraocular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herapy.DESIGN: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s.METHODS:Two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occul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associated serous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 that was a result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Both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pegaptanib sodium.RESULTS:One patient developed a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tear one week after the intravitreal injection.The second patient developed a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tear eight weeks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S:Although these cases may represent natural history,there should be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for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tears in patients who report significant visual deterioration aft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pegaptanib sodium.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ngiographic subtypes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n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developing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tears after treatmentwith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gents. Dhalla M. S. Blinder K. J. Tewari A. 曹绪胜(译)关键词:色素上皮撕裂 玻璃体腔 视网膜 注射后 色素上皮脱离
相关作者
陈有信 作品数:248 被引量:964 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视网膜 脉络膜 脉络膜疾病 眼科 戚沆 作品数:19 被引量:195 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体腔注射 血管生成抑制剂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光学相干 李东辉 作品数:45 被引量:240 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光学相干 甲状腺相关眼病 近视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双眼 于珊珊 作品数:12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急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 光化学疗法 苏钰 作品数:79 被引量:291 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OCT 玻璃体腔注射 妇产科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