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1篇“ 艺术批评“的相关文章
一桩历史公案:“波夫”先生与艺术问题--兼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批评的“第三条路”
2025年
19世纪6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以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阵营,以及“纯艺术派”之间围绕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所引发的艺术论战早已成为俄国批评界的一桩历史公案,然而围绕这桩历史公案所衍生的不同思想主张,特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民族文化审美立场,依然存在着诸多需进一步澄清的问题。文章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最著名的批评著作《“波夫”先生与艺术问题》为样本,回溯、梳理和解析这场论战的全过程,以期呈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审美意识上既不同于革命民主主义,亦迥异于“纯艺术派”的艺术批评“第三条路”主张,并进而还原这桩著名公案的历史全貌与思想图谱。
季明举冀会鑫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论“无垂不缩”在艺术批评中的泛化
2025年
艺术形式间皆存在泛化,书法与词学在主体性、空间感和音乐性等审美居面上皆有相通性,具备泛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无垂不缩”是重要的书学概念,在真书与草书中的侧重点不同。周济通过对草书章法的领悟将“无垂不缩”引入词学批评中,后世词学家对此或是接受,或是基于此不断深化“无垂不缩”在词论中的内涵,最终将其发展成广泛运用的词学批评术语。
毛慧敏符继成
关键词:书论词论泛化
艺术批评何以“定义”艺术
2024年
“何为艺术”目前一直未有明确定论,“为艺术下定义”也成为当代艺术批评界争论不休的经典话题。批评家们从“艺术是什么”逐渐转向了“艺术在何种情形中发生”的事件性判断,这一转变可将艺术生产过程明晰化。由此说明艺术现象涉及“艺术”与“艺术性”问题,两者是历史与审美的统一。艺术的历史问题在审美观照的艺术批评中不断展开,这使得“何为艺术”的艺术性反思重新定义艺术,并提供着艺术创作的价值命题与历史想象,也为何为艺术话题本身获得了更多阐释可能。
王天乐高桢桢
关键词:艺术审美
黑格尔的绘画艺术批评
2024年
黑格尔的绘画艺术批评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作与鉴赏的方法准则,他对绘画艺术的看法集中于两个方面,内容意蕴与形式表现,贯穿于这两个方面的核心思想是主体的内在精神与协调一致。黑格尔的艺术观以其美学为基础,运用正—反—合的逻辑加以阐释,最终落脚于形式的表现要协调适应内容意蕴中的精神性表现。黑格尔绘画艺术批评观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对当代艺术批评体系的建构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王建平
关键词:黑格尔绘画艺术
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批评理论建构
2024年
在视觉文化不断发展的当代,艺术表现出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崭新的艺术形态和样式。传统艺术批评理论未能及时更新,已经不能描述和概括当代艺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及其性质,陷入了一种“失语”的状态。视觉文化、视觉技术进入当代艺术生产与消费,改变了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向。视觉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多专业交叉融通的性质。在视觉文化时代,要尝试建构跨学科交叉融通的艺术批评理论体系,使之符合当代艺术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用之指导艺术实践,把握视觉文化和视觉技术驱动的当代艺术发展的命运。
魏毅东左千
关键词:艺术学视觉文化
2023艺术批评:新时代艺术批评话语建构
2024年
2023年,艺术批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和突破。一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标准及发展的研究。二是对“新时代”与阶段性经验总结及系统研究的重视。三是对艺术批评基础理论重点概念和话语的研究。四是对艺术批评史方法和艺术家及学派“共同体”的研究。五是对新媒体语境下的艺术批评现象及新媒体艺术批评类型的研究。六是丰富多样的各种门类艺术批评研究,各门类艺术批评重点关注批评的历史、体系、学科和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与个案研究共同发展。艺术批评话语呈现出新时代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李若飞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批评
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风格与意义
2024年
虽然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的研究方法、兴趣及目的似乎存在极大的差异,但实际上,他们的研究是“彼此互依”的。作者具体以艺术史家工作的核心——确定作品的风格和艺术批评家的本质工作——确定作品的意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风格作为意义的功能体现”和“意义作为风格的功能体现”两个方面,论证了艺术史家关注的“事实”与艺术批评家关注的“价值”必须“相互依靠”,才能支撑“有意义的系统”,共同发现艺术作品的风格和意义内涵。
珍妮弗·罗宾逊朱橙(译)
关键词:艺术史艺术批评
鲍里斯·格罗伊斯的艺术批评观研究
鲍里斯·格罗伊斯是一位关注密切艺术流变又敏锐洞察其发展趋势的批评家。他的移民身份及其当时所处的文化困境,使他擅长从技术革新背景下文化、精神意识的转变等角度对艺术展开思考。俄罗斯先锋派理论、阿甘本的弥赛亚主义理论、本雅明的...
张迈
关键词:艺术理论艺术特性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的边界——以名誉侵权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2024年
艺术批评中常出现从对于作品的分析评论扩展到对作者人格、行为的讨论,让艺术创作者感到人格受到冒犯,发生名誉权纠纷等法律问题。以名誉侵权为视角,厘清艺术批评中“侮辱”“诽谤”的法律界定,从司法实务案例对名誉侵权的认定中给艺术批评找到法律“红线”,从而定位艺术批评的合法边界,对艺术批评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亚洋刘德龙
关键词:艺术批评名誉权
述行与书写:数字时代的后剧场化艺术批评
2024年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样态发生了巨变,在从极简主义现场艺术到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批评陷入了“失语”的困境。原本确立的批评在文化中的作用和形式在数字景观中,因文化优先权的转变而动摇了。当批评者降格为仅仅是一个消费鼓吹者的时候,传统形象中作为判断仲裁者的批评如何突围?新的批评书写如何匹配艺术的新形态,并使自身具有动态的活力?基于如上问题,为探索一种超越了传统形式的批评书写,在关注“后剧场艺术”的基础上,通过“述行性书写”的方式实现批评与当下艺术的融合,能将艺术批评带向数字化的未来体验书写。
蔡潇
关键词:艺术批评

相关作者

彭锋
作品数:270被引量:1,118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 美学 艺术批评 艺术学理论 当代艺术
王一川
作品数:520被引量:2,843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艺术 影片 中国电影 艺术学理论 电视剧
陈旭光
作品数:516被引量:2,822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电影 中国电影 想象力 电影工业 主流电影
李心峰
作品数:113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 艺术史 艺术理论
凌继尧
作品数:159被引量:54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学 美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 艺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