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2篇“ 芭蕾舞剧“的相关文章
古典与现代——两部芭蕾舞剧《睡美人》比较研究
2025年
《睡美人》这一讲述公主因诅咒沉睡百年终被真爱唤醒的童话故事,在当代社会能够有广泛的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早在1890年,著名的俄国“古典芭蕾之父”马里于斯·佩蒂帕与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以及作家符谢沃洛日斯基就合作创作了芭蕾舞剧《睡美人》,并使其成了俄国古典芭蕾中期代表作与“巅峰之作”。2012年,马修·伯恩版的现代芭蕾舞剧《睡美人》进行首演,这是马修·伯恩改编的“柴可夫斯基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位编导都采用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但马修版本的《睡美人》一改往常的优雅公主形象,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对美好爱情充满向往的公主形象。
李爽
关键词:古典芭蕾芭蕾舞剧柴可夫斯基《睡美人》童话故事
芭蕾舞剧《葛蓓莉亚》:音乐与蹈的梦幻交响
2025年
芭蕾舞剧具有独特风格与魅力,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特定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随着现代文化艺术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深入,芭蕾舞剧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许多艺术家在芭蕾舞剧创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本文从德里布的经典芭蕾舞剧《葛蓓莉亚》的音乐与蹈融合入手,结合音乐史学、芭蕾史学、音乐分析学、蹈解析法等方法,在概述这部作品创作背景基础之上,从音乐主题、蹈动作形象、音乐写作技术技巧、配器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葛蓓莉亚》的创新之处及艺术价值。
付秋雯何佳润
关键词: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
2024年
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本特色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在同名电影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同名电影由谢晋指导,1960年上映,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成功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很多经典芭蕾舞剧都是在各种经典文本上进行创作或改编的。依托经典文本,不仅能够让观众基于既有的认知接受同名创作作品,也能够引起观众更大的兴趣。
叶晓雨徐芯王昕玥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经典文本改编
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蹈形象研究
2024年
蹈形象的塑造是蹈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让观众直观、清晰地感知到蹈作品的艺术主题和风格。蹈形象不仅指代蹈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形象,还涵盖了作品中的任何动态形象。芭蕾舞剧《牡丹亭》改编于我国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同名作品,以西方芭蕾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学的艺术魅力,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核心人物形象,并有效串联起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
高莹
关键词:《牡丹亭》柳梦梅戏曲家芭蕾舞剧舞蹈形象艺术主题
古典芭蕾舞剧《吉赛尔》的艺术表现
2024年
艺术表现是展现艺术作品风采、完成艺术作品的主旨、体现艺术作品价值的实现途径。本文从古典芭蕾舞剧《吉赛尔》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情内涵入手,结合笔者自身表演的经历和体会,从人物塑造及情感、蹈语汇、音乐节奏、第一幕与第二幕的对比反差、艺术处理等方面,对如何实现和完成《吉赛尔》的艺术表现进行具体的阐述,在保持其古典性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品格。
孙廓
关键词:芭蕾舞剧《吉赛尔》艺术表现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分析
2024年
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与情的联系。《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与情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在序幕部分,随着台序幕拉开,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主角吴清华被关在南天霸黑暗的土牢中,这个时候音乐表现力不断增强。在管家曲广四不怀好意地出现在吴清华面前时。
杜一萍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音乐表现力
我在北大荒排演芭蕾舞剧《白毛女》
2024年
练就芭蕾童子功。我出身艺术世家,父母非常重视培养我的艺术修养。那时我家住房虽然很小,但是有架钢琴,我跟着父母学声乐、学钢琴。三年级时,学校来了位从英国回来的老师,她教同学们跳芭蕾舞。那时苏联的芭蕾舞团已经非常有名。
毛佩令(口述)吴佩珍(整理)
关键词:《白毛女》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童子功艺术修养排演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欣赏
2024年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经典作品,被人们称誉为戏芭蕾的典范,主要讲述了青年男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该芭蕾舞剧在创作中,最大程度还原了莎士比亚戏中的生动饱满形象,尤其是在音乐艺术创作方面,给受众带来了极致的听觉体验享受。
俞菁华
关键词: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普罗科菲耶夫莎士比亚戏剧音乐欣赏爱情故事
芭蕾舞剧《红罂粟》中的“中国和声手法”运用探究
2024年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芭蕾舞剧观众群体的身份变化与思想转变带来新的审美需求,艺术的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苏联作曲家格里埃尔(Reinhold Moritsevich Gliere,1875—1956)于1927年创作的《红罂粟》在这一改革需求中应运而生。传统的俄罗斯芭蕾通常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而《红罂粟》开辟了现实主义芭蕾舞剧的先河[1],为之后苏联芭蕾舞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智安琪彭程
关键词:和声手法芭蕾舞剧观众群体俄国十月革命童话故事民间传说
接受美学视域下芭蕾舞剧中国化的路径研究
2024年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重视观众解读过程的文学理论,为理解和创作艺术作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分析中国芭蕾舞剧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其在创新和与观众互动方面的挑战,探讨如何在芭蕾舞剧的创作过程中融入接受美学的视角,包括如何通过构建作品来满足观众的期待,如何通过召唤结构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接受美学为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强调理解和重视观众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为这一艺术形式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李睿涵
关键词:接受美学芭蕾舞剧

相关作者

于平
作品数:305被引量:75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研究主题:舞剧创作 舞剧 文化建设 民族舞蹈 文化
袁亚妹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芭蕾舞剧 《斯巴达克》 浪漫主义 精灵 舞剧音乐
慕羽
作品数:78被引量:343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剧 舞蹈创作 舞蹈批评 舞蹈 舞剧
欧建平
作品数:63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舞蹈 中国舞蹈 现代舞 芭蕾 国家大剧院
邓佑玲
作品数:51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
研究主题:舞蹈 中国舞蹈 中国学派 土家语 中国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