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0篇“ 苘麻“的相关文章
不同产地苘麻子质量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苘麻子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结合型和游离型亚油酸、油酸含量,将颜色参数与化学成分相关联,以总色值、水分、浸出物含量及结合型和游离型亚油酸、油酸含量为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0批药材中结合型亚油酸、油酸含量分别为67.636~223.703、27.957~47.780 mg/g,游离型亚油酸、油酸含量分别为9.684~60.006、1.613~11.893 mg/g;苘麻子粉末总色值范围为60.28~68.19。四川产苘麻子综合评分最高,质量最佳。粉末色度值与游离型亚油酸、油酸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更全面地反映苘麻子质量。
魏伟鲁露杰钱怡洁皮文霞毛春芹陆兔林
关键词:苘麻子亚油酸油酸HPLC主成分分析
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田间发生动态
2024年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的危害也显著加重。掌握苘麻在大豆田中的发生规律,抓住防除苘麻的关键时期,可以更好地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除策略。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分析了苘麻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拔除处理的苘麻种群数量达79.0株/m^(2),显著高于不拔除处理的苘麻累计出苗数18株/m^(2),且不拔除处理苘麻累计出苗数比其最高值33.8株/m^(2)减少了46.75%。5月下旬到9月初苘麻的株高及鲜重变化曲线呈S形,即表现“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大豆播种后10~20 d为苘麻出苗高峰期,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苘麻快速生长期,7月下旬苘麻进入开花结实期,8月中旬苘麻种子逐渐成熟,9月初苘麻种子大部分成熟。单株苘麻的生物量和结籽量随着出苗时间的推迟而降低。5月下旬到7月上旬出苗的苘麻均能开花结实完成整个生长繁殖过程,且出苗越早的苘麻开花期越长,苘麻蒴果的平均直径更大,单蒴果平均种子数更多,结实能力更强。7月中旬以后出苗的苘麻不能开花无生殖生长。
贾金蓉耿志同王月超李欣怡孙明雨马红谷维
关键词:苘麻出苗株高鲜重大豆
侵染苘麻的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的鉴定及基因组结构分析
2024年
为明确引起我国山西晋中地区苘麻叶片表现皱缩和花叶症状的病原物及其基因组分子特征,本研究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扩增获得病毒基因组部分序列,经测序、比对后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苘麻叶片皱缩、花叶的病原物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将该分离物命名为TYLCV-Abu,GenBank登录号为OP293347,但未扩增到β卫星。该病毒DNA-A基因组全长为2782 bp,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TYLCV-Abu分离物与TYLCV茄子分离物KSQ1-3(GenBank登录号KC428753)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8.99%,其中C4和V2编码的蛋白变异较大。重组结果分析显示,分离物TYLCV-Abu是由TYLCV-F(GenBank登录号KY971326)和TYLCV-KSQ1-3重组得到,重组区域为其基因组2617-2782 nt区域。这是首次从苘麻样品中扩增到TYLCV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分析。
杜江马振男崔丽艳王德富牛颜冰
关键词:苘麻
苘麻对镉胁迫的代谢响应及谷胱甘肽相关基因的分子验证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必要资源,但工业及人类活动的广泛发展导致了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其中农用田污染最突出问题就是重金属镉(Cd)。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对Cd重金...
杨登
关键词:苘麻GST
稗与苘麻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不同除草策略下的经济阈值
2024年
为优化玉米田杂草防治策略和降低管理及生产成本提供理论依据,2021年在辽宁省开展田间试验,设置稗和苘麻不同密度比例(17∶0、29∶0、30∶3、43∶3、97∶4、262∶5、792∶10、0∶10、719∶0)并以无稗和苘麻为对照,分析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稗与苘麻密度比例与玉米产量间的幂函数模型,并由此推导出玉米田稗、苘麻防治的经济阈值,探究不同密度比例下稗和苘麻与玉米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稗和苘麻的综合竞争干扰对玉米授粉期株高和收获期茎粗影响不显著;稗的密度占比最高时,玉米授粉期茎粗、收获期株高和整株鲜重均受到显著干扰,此时玉米产量最低;对穗长、穗粗、单穗重和百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幂函数模型为y=16015.94x-0.047(r 2=0.993,F=11651.090,P=0.0001),能较好地拟合杂草组合密度与辽宁省春玉米产量的关系。防除杂草需要根据“治早治小”的原则,在选用不同方案防除春玉米田中混生杂草稗和苘麻时,应根据其对应的经济阈值(人工除草的经济阈值为8.75株/m 2,乙·莠·滴辛酯、硝磺·烟·莠防除杂草的经济阈值分别为4.45、4.58株/m 2,乙·莠·滴辛酯+硝磺·烟·莠防除杂草的经济阈值为5.40株/m 2)进行实施,将玉米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刘文莉孟威郭晶婷孙慕君张鑫忱关依迪纪明山
关键词:春玉米苘麻经济阈值
苘麻子配方颗粒膏粉含量问题的研究
2023年
寻找按照最优工艺提取的苘麻子配方颗粒膏粉含量超标准上限近3倍的原因,并研究其解决方式。方法 通过考察不同产地药材含量、不同前处理方式的影响、不同工艺下膏粉含量的差别,进行前处理方式改变及工艺改善来降低鸟苷含量的提出。结果 苘麻子将壳破开后含量更容易提出,提取次数少含量会降低,浓缩液进行灭菌会提高鸟苷的含量。结论 苘麻子不进行破碎,并且不进行灭菌均可降低膏粉含量,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苘麻子配方颗粒膏粉含量超高,可以不进行药材破碎并降低提取液与浓缩液的受热时长。
张亚茹姜国志李军山
关键词:苘麻子鸟苷
一种苘麻子水提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苘麻子水提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水浴加热苘麻子水溶液,并过滤;水浴减压法蒸发所得滤液,浓缩至原体积一半;加入乙醇,充分搅拌,并静置;过滤静置后的溶液,并水浴将溶液减压蒸馏;过滤,得苘麻子水提物...
王开胡桂学裴志花赵健张双黄海龙陶志孟繁兴赵艳丽
河北省不同苘麻种群对莠去津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明确河北省玉米田杂草苘麻对莠去津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本研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采自河北省6个不同地区的苘麻种群进行莠去津抗性水平测定,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解毒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s)对莠去津的非靶标抗性,并对靶标基因psbA进行了序列比对和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种群HB-3对莠去津最敏感,种群HB-6表现为高抗,抑制生长中量(GR50)分别为1662.75和84721.13 g·hm^(-2),抗性种群较敏感种群的抗性倍数为50.95;抗性种群HB-6中,GSTs抑制剂NBD-Cl和P450s抑制剂马拉硫磷对莠去津具有增效作用,与未使用GSTs和P450s的处理相比,该种群的GR50分别降低了11.61倍和27.77倍,且GSTs和P450s活性均高于敏感种群HB-3;抗性种群HB-6的靶标基因psbA未发生突变,经莠去津处理后,该种群psbA基因表达量低于敏感种群HB-3。综合上述结果可知,苘麻对莠去津的抗性是由GSTs和P450s介导的解毒代谢作用增强引起的。本研究结果为苘麻的科学防除和莠去津的减量化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郭倩颖李哲马树杰王明思杨娟张利辉
关键词:苘麻莠去津GSTS抗性
苘麻形态特征结构对出苗时间的响应动态
2023年
结构可塑性有利于理解植物应对出苗时间变异中的形态和生物量分配可塑性以及相关联的生长策略。为研究植物如何通过动态的结构可塑性对出苗时间做出响应,本研究设置野外试验,在不同的日期种植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使它们在春季、晚春、夏季和晚夏出苗,作为4个出苗时间处理(ET1-ET4)。在3个生长阶段测量植物在不同垂直构层(每层间距10或20 cm)中的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春季与夏季之间出苗的植物和晚夏出苗的植物在繁殖阶段分别表现出“垂直拱形”和“倒锥形”两种形状,揭示了它们对营养和繁殖生长的时间安排有鲜明反差。出苗更早的植物有相对分离的营养和繁殖阶段,晚夏出苗的植物由于寿命缩短,同时加速叶片和繁殖生长,营养和繁殖阶段相互重叠。尽管如此,更早出苗的植物仍有能力采取不同的优化策略应对它们相应的处境。结构分析应该是能更好地理解在变化的环境条件背景中植物的多样化策略的有效途径。
Shu WangDao-Wei Zhou
关键词:生物量分配营养生长
镉胁迫下苘麻生理响应与转录组学研究
本研究基于水培法培育苘麻40天后,通过设置1、5、10、15、20mg/L镉胁迫组与0mg/L空白对照组,分别在胁迫后的第1、3、5、7、9天采集苘麻的根和叶检测生理指标,以及根、叶中的镉含量和亚细胞镉含量。为了揭示苘麻...
王浩铭
关键词:镉胁迫转录组

相关作者

高兴祥
作品数:232被引量:9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组合物 杂草抗药性 小麦田 杀草谱
李美
作品数:278被引量:1,012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组合物 防除 杂草抗药性 杂草
李健
作品数:174被引量:320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组合物 杂草抗药性 杀草谱 杂草
房锋
作品数:196被引量:60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组合物 杂草抗药性 小麦 马唐
雷满香
作品数:98被引量:234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化工研究院
研究主题:除草活性 氧 除草剂 生物活性 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