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74篇“ 苦楝“的相关文章
- 苦楝黄化植原体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明确苦楝黄化植原体海南株系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通过克隆苦楝黄化植原体16S rDNA基因和rp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一致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及16S rDNA基因的虚拟RFLP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获得16S r DNA基因片段大小为1830 bp,rp基因片段大小为1212 bp;苦楝黄化植原体的16S rDNA基因片段与16SrI组的植原体同源性最高达100%,苦楝黄化植原体rp基因片段与rp I组的植原体同源性最高达100%;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苦楝黄化植原体与槟榔黄化植原体(KF728948.1)、见月草植原体(M30790.1)集聚于同一个独立分支;rp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苦楝黄化植原体与翠菊黄化植原体(AY183708.1)聚于同一个独立分支;苦楝黄化植原体16S rDNA基因的虚拟RFLP图谱与16SrI-B亚组代表的洋葱黄化植原体(AP006628)相同,且相似系数为1.00。综上表明,苦楝黄化植原体海南株系在分类上属于16SrI-B亚组。本研究结果可为采用铲除槟榔黄化病中间寄主的防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 林兆威牛晓庆于少帅王晔楠杨德洁余凤玉宋薇薇
- 关键词:植原体分子鉴定
- 苦楝叶的苦涩——印度电影《曼托传》评析
- 2024年
- 印度女导演兰迪塔·达斯拍摄的《曼托传》聚焦著名乌尔都语作家萨达特·哈桑·曼托生命的最后十年,以印巴分治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示曼托作为一个成长在印度的穆斯林的情感撕裂。电影在记述作家生平重要事件的同时,还以叙事上的独特手法完成了曼托作品与影片观众的“双重对话”,曼托的精神世界由此获得更为真实、深入的艺术再现。
- 邢军
- 关键词:传记电影印巴分治叙事
- 川楝子和苦楝子生药鉴别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川楝子与苦楝子饮片的区别,以便于临床正确应用。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川楝子、苦楝子的形态特征和粉末进行研究。结果:2种药物的性状特征有较大差异,川楝子呈类球形,直径2~3.2 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果核球形或卵圆形,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苦楝子呈长椭圆形,皱缩较明显,长1.1~2 cm,直径1~1.5 cm,表面灰黄色,久存呈棕红色;果核长椭球形,一端平截,另一端略尖,有5~6条纵棱,内分5~6室。显微特征中,川楝子的果皮纤维较大,多为环纹导管,果皮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较厚;苦楝子果皮纤维较小,多为梯纹导管,果皮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较薄。结论:基于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以区分川楝子和苦楝子,该研究结果可为以上2种药材的快速鉴别使用提供参考。
- 朱丽明王小鹏侯建忠朱顺娟
- 关键词:川楝子生药鉴别
- 印苦楝内酯靶向RNF114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肺炎
- 2024年
- 目的探究印苦楝内酯(nimbolide,NIM)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肺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气管插管构建小鼠金葡菌急性肺炎模型,NIM治疗后,观察小鼠生存率差异,平板培养分析肺部荷菌量变化,ELISA检测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差异;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腹腔原代巨噬细胞感染金葡菌后,NIM对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炎症通路激活的影响;慢病毒shRNA敲低原代腹腔巨噬细胞RNF114蛋白水平,通过ELISA及Western Blot探究NIM是否通过RNF114抑制炎症反应。结果金葡菌感染小鼠肺部后可导致急性死亡,NIM显著提高了小鼠生存率,下调小鼠肺部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但短期内不影响金葡菌肺部定植;巨噬细胞感染结果表明,NIM可能通过调控RNF114功能,下调ERK的磷酸化水平抑制MAPK通路激活,进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NIM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RNF114功能,抑制MAPK通路激活进而抑制小鼠肺部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最终抑制金葡菌急性肺部高炎症导致的小鼠死亡。
- 孙慧田湉熊廷蓉邹全明张笑恺杨宪王于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噬细胞
- 一种苦楝素萃取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苦楝素萃取设备,涉及苦楝素萃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萃取箱,所述萃取箱顶部转动连接压力自适应调节器,所述萃取箱包括外仓体,所述外仓体顶部转动连接顶盖,所述顶盖右端与外仓体右侧外壁之间螺栓连接紧固...
- 柴东彬胡瑞涛柴秀奎张爱梅巫恒杰柴秀军
- 苦楝和香椿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 2023年
- 为给苦楝(Melia azedarach)和香椿(Toona sinensis)木材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10年生苦楝木材和17年生香椿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解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木材为环孔材或半环孔材,香椿木材为环孔材;两种木材的生长轮均明显,弦切面上均呈倒“V”字或山水状花纹。两种木材早材管孔弦径相差不大,均稍大。苦楝木材早材管孔多数4列,香椿木材早材管孔多数2列。苦楝木材早材至晚材略急变,晚材管孔向生长轮外部逐渐减小;香椿木材早材至晚材急变。苦楝木材晚材管孔弦径大于香椿木材。香椿木材结构较细。苦楝和香椿木材木射线宽度均属于中等,高度均属于极低,径切面花纹较普通。在实际加工利用中,采用弦切板制作家具板面较美观。香椿木材的导管、薄壁组织、射线组织等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红色树胶,使木材呈现红褐色;香椿木材刨面光亮,自然色泽好,具有芳香气味,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作为家具用材,香椿木材在纹理、色泽和气味等方面优于苦楝木材。
- 宋恋环雷福娟黄耀恒王军锋龙大军
- 苦楝组培快繁技术优化试验
- 2023年
- 为解决苦楝组织培养中出现的芽苗玻璃化、叶黄化、愈伤组织异常等问题,以苦楝半年生种子实生苗带腋芽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诱导出无菌芽,进行培养方法改进及培养基优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是MS+0.4 mg/L 6-BA+0.2 mg/L IBA+30 g/L蔗糖+3.5 g/L琼脂;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改良MS+0.8 mg/L 6-BA+0.3 mg/L KT+0.3 mg/L IBA+1 g/L花宝1号+40 g/L蔗糖+3.8 g/L琼脂,增殖系数达到3.9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 MS+0.6 mg/L ABT 6号+0.2 mg/L NAA+15 g/L蔗糖+3.2 g/L琼脂,平均生根率达到93.56%。
- 时群陈丽文杨利平吴红英李芳菲
- 关键词:苦楝快繁培养基优化
- 苦楝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 2023年
- 楝树又名苦楝,属楝科楝属,是黄河流域南重要的绿化树种,其材质好、用途广、易繁殖、生长快的优势十分突出,故在黄河流域以南种植范围十分广泛。阐述了苦楝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总结了苦楝树种植技术;介绍了丛枝病、溃疡病、菟丝子害、叶斑病、花叶病、花粉菌、星天牛、刺蛾、大袋蛾、金龟子、赤眼蜂等苦楝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 蔡英磊
- 关键词:苦楝病虫害
- 一种芦荟苦楝植物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苦楝植物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洗手液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洗手液由以下组分按比例制备:十二烷基硫酸钠8%~10%、樟树精油1%~3%、烷基糖苷4%~6%、去离子水10%~15%、芦荟汁20...
- 林倩
- 基于CNKI数据库的苦楝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充分了解近十年国内对苦楝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CNKI数据库搜索到以苦楝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发文量大致呈波浪状下降趋势,涉及学科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保护、中药学、畜牧与动物医学、水产和渔业等领域;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作者陈晓阳、廖柏勇、刘明骞、陈丽君、何霞、王芳等发文量较多且合作紧密;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发文量最多,但各机构间发文量悬殊较大且中心性低,合作紧密度不高;研究热点关键词有中草药、苦楝皮、种源等,苦楝对产卵的影响是我国苦楝目前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
- 崔子佳朱江华韩璐欧述荣欧斌
- 关键词:苦楝CITESPACECNKI可视化分析
相关作者
- 崔鹏

- 作品数:294被引量:69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哌嗪 光催化 苦楝素 TIO2 甲酸
- 陈晓阳

- 作品数:402被引量:2,095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种源 外植体 黄梁木 辣木 杉木
- 教忠意

- 作品数:67被引量:41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苦楝 无性系 灌木柳 柳树 盐胁迫
- 廖柏勇

- 作品数:22被引量:11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苦楝 种源 桉树 粗皮桉 地理变异
- 陈丽君

- 作品数:23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苦楝 种源 聚类分析 不同种源 地理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