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0篇“ 英国工党“的相关文章
执政理想的确证:金诺克时期英国工党政策反省运动探析
2025年
1983年大选的失败标志着工党战后以福利国家和国有化为基础的政策框架已经无法适应20世纪末期英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党内面临严重的价值观和选举危机。新任党魁尼尔·金诺克在弥合党内分裂之后,于1987年开始筹划并开展政策反省运动。政策反省运动用社会所有制代替公有制,寻求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间的平衡,肯定了自由市场在投资和福利供给方面的积极作用。政策反省运动打破了战后工党政策基本框架,为后续约翰·史密斯和托尼·布莱尔的进一步改革开辟了道路。
周顺康
关键词:英国工党公有制
英国工党的政策主张、选举表现与执政前景探赜——基于2024年英国大选的分析
2025年
在2024年英国大选中,斯塔默领导下的工党围绕英国经济社会现实,在承继工党传统政策主张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外交等政策作出了一系列迎合中间选民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得益于保守党执政期间的负面表现及英国选举制度和钟摆效应的催化,工党以历史性胜利,时隔多年再度走到执政前台,赢得较为自如的执政环境。如何处理棘手的英国经济社会问题、能否保持工党内部的团结以及保守党等其他政党的发展状况是工党执政面临的现实挑战。
李华锋刘聪睿
关键词:英国工党英国大选执政前景
英国工党的思想流变与大选沉浮
2024年
从2010年布朗政府下台到2024年斯塔默政府执政,蛰伏十四年的英国工党在思想上经历了米利班德“一国工党”、科尔宾主义和斯塔默主义,分别对应工党激进左翼复兴、高潮和消退三个阶段。经过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大选的检验,党内激进左翼对工党的十年改造宣告失败。在斯塔默领导下,工党重新回到温和左翼的道路上,并以“变革”为竞选口号赢得2024年大选。然而,斯塔默执政班底在思想理念、政策方针和政党形象等方面还相对模糊,此次大选与其说是工党的胜利,不如说是保守党的失败。重新执政对工党而言是一个重要契机,斯塔默政府能否长期执政取决于工党如何面向未来提出并落实新的理念和政策,以有效的执政业绩赢得选民的支持。
刘成
关键词:英国工党左翼
英国工党通往执政之路:机遇、基础与挑战
2024年
2024年英国大选将于7月4日举行,工党极有可能在大选中获胜,重新执掌国家权力。从当前英国政治发展形势来看,工党面临有利的政治机遇、具备稳固的政治基础。保守党因政治丑闻、派系斗争深陷政党治理危机,无法提供解决英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有效方案;工党则通过加强自身组织管理,调整政治战略,推进政治理念和政策纲领革新,走出一条温和左翼政治路线,为其赢得国家权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工党也面临多重挑战。保守党将抓住工党的政策漏洞发起政治攻击,以便在大选中争取政治机会;工党集中化政党管理方式的悖论和意识形态的模糊性是其竞逐国家权力的潜在威胁;英国政党政治不断加剧的碎片化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危机,也将对工党产生长远、持久的影响。
郑海祥
关键词:英国工党保守党政党竞争政党治理
阶级优先还是性别优先?——20世纪英国工党女性议题的重心变化
2024年
英国工党诞生之初便关注了女性议题。20世纪早期,工党内部出现了关于“有限女性选举权”与“成年普选权”的争论,体现了阶级诉求与女性诉求两个向度的张力。此后,这一张力长期贯穿于工党的女性议题之中。女性利益支持者提出的家庭津贴、同工同酬等议题需向工会利益让步,在党内讨论中长期处于次要地位。直至1970年代,工党虽然愿意维护女性工人阶级的权益,但是依然将女性定位成从属性、辅助性、补充性的角色。经历多次选举失利,工党于1980年代初着手淡化阶级政党的形象,提升女性议题的优先级,通过党内配额改革等多项措施打造亲近女性的政党面貌。尽管如此,阶级身份与经济状况仍然是区别女性选民政治倾向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女性身份的定义正在变得模糊化。因此,阶级与性别的张力转化为性别与阶级、性取向、宗教、种族、民族等多元身份的互相牵制。工党难以通过强调某一种身份认同来取悦多数的女性选民。
项佐涛顾峰
关键词:英国工党阶级
英国工党的复苏及其挑战——基于其选举获胜与执政困局的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长期萎靡不振的英国工党在2024年英国大选中实现了复苏,取得了历史第二好的选举成绩。这一成绩得益于工党一系列扭转党的形象的努力:从组织上限制激进左翼,消除“科尔宾主义”的影响;在政策上回归中间路线,既重视经济复苏又慎重加税,重提普享型福利国家和权力下放,制定更包容的移民政策和更温和的外交路线;在思想上提出“道德社会主义”,重视生活政治和伦理价值。除工党自身因素外,民众受够了保守党连续多年糟糕的执政表现,在英国特殊的选举制度作用下,在讲究实用、妥协的政治文化裹挟下,工党以三成的支持率赢得了六成以上的议席。但是,工党接手的是一个经济疲软的英国,其自身也缺乏明确的意识形态引领,在欧洲政治集体右转氛围的影响下,英国政治极化与政治冷漠现象突出,工党依然面临严峻的执政形势。
王瑶
关键词:英国工党政党政治
社会福利思想与英国工党社会福利政策变迁
本书以英国工党百年政策史为脉络,分阶段全面阐述对其影响较大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脉络,以及在其影响下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历程,考察社会福利思想各流派不同的思想主张对英国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并探究影响福利思想选择的“场...
庞渤作
英国工党中间道路的回归及其影响
2024年
2010年以来英国工党经历了从左翼激进政策到务实中间道路的转变:在意识形态上,向市场导向的社会民主主义倾斜,强调实现“国家复兴”;在经济上,以“安全经济学”为基础、以产业政策为抓手统筹增长、产业和社会政策目标;在对外战略上提出“进步现实主义”的理念,力图实现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发挥关键角色和促进国家繁荣目标之间的平衡。英国工党的中间道路回归是大变局下英国政党政治逻辑和诸多内外部危机共同驱动的结果,也面临英国自身现实和全球、地区层面变化的诸多制约。随着工党在2024年大选中获胜,其执政理念与政策实践将对英国未来的政治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角色演变产生深刻影响,成为英国能否走出近年来国家治理困境的一个重要节点。
王展鹏陆准
关键词:工党大选意识形态
试析英国工党新政府的“安全经济学”
2024年
“安全经济学”作为2024年7月上台的英国工党政府经济治理方法的统称,是其应对广泛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危机的旗舰政策,涵盖加大政府干预、增加就业权利、促进增长与公平发展等诸多内容。英国政府首次正式以“安全”冠名经济政策,显示了其政策安全化的最新动向。“安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重背景,经济危机时期政策“左倾”的历史惯性、工党在国内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欧美左翼政党的影响是主要因素。“安全经济学”内涵宽泛,政策有待细化,效果尚待观察。未来工党政府需要平衡增长与稳定、繁荣与安全、政治与经济等多组关系。在欧美政治新一轮“右转”浪潮中,英国工党将成为左翼政党的“希望之星”还是“微弱之光”仍需拭目以待;而工党新政府能否为英国量身打造适配的发展蓝图,将是“安全经济学”成功的关键。
杨芳曲兵董一凡刘晨
推进中英关系的改善和发展:1954年英国工党代表团访华
2024年
1950年英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中英关系因多种因素处于紧张状态,直至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双方关系才有所缓和。1954年8月15日至9月1日,英国工党代表团访华,是日内瓦会议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西方代表团,工党代表团的访问加深了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促进了文化和经济交流。特别是代表团与中国领导人的对话,强化了双方的信任与合作意愿。此次访问标志着中英关系在非官方层面上的显著提升,为两国在冷战背景下的和平共处及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何兢刘丽丽
关键词:中英关系中国外交

相关作者

李华锋
作品数:73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所
研究主题:英国工党 冷战后 英国工会 中国外交 工会关系
倪学德
作品数:48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战后初期 英国工党 工党 工党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刘成
作品数:62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和平学 英国工党 公有制 冲突化解 英国外交
魏磊
作品数:83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英国工党 党的建设 社会控制 工党
吴韵曦
作品数:42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政党政治 欧洲政治 社会民主党 社会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