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篇“ 荒原意象“的相关文章
- 论杨志军小说中的荒原意象
- 摘要:杨志军的小说基于对青藏高原乡土的热情,他把这种热情外化为一种具体的形象——“荒原”.而这一形象既显示了自然环境的广袤,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对荒原人和动物的精神状态的展示,又有对社会信仰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
- 唐培香
- 关键词:小说创作荒原意象
- 对人类历史的追问与反思——论莱辛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的荒原意象
- 2022年
-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其科幻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的"荒原"意象。多丽丝·莱辛借用了艾略特《荒原》中的"荒原"意象创作了《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她通过显性的文学文本隐喻隐性的社会历史文本,刻画自然生态的文明荒原,表现现实主义的主题思想。多丽丝·莱辛通过互文性创作策略,不但书写了人类历史,而且促进了人类对历史的追问与反思。本文对《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互文性解读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作品的主题与艺术价值。
- 柏云彩
- 关键词:《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荒原意象互文性
- 探究白羽平风景油画中的荒原意象
- 2021年
- 中国风景油画,是中国画家们运用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语言相结合,使中国风景油画成为中国油画中最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语言形式。在当代,有很多优秀的画家致力于本土化的探索,其中白羽平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笔者以白羽平的风景油画为切入点,探究其作品中的荒原意象及艺术价值。
- 李冰茹
- 关键词:风景油画本土化荒原意象
- 玛丽悲剧人生的解读:运用弗莱的魔怪原型理论分析《野草在歌唱》中的荒原意象
- 2015年
- 莱辛因为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而广为人知,被认为是二战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历年来,不断有学者和批评家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角度来剖析这部作品,主要关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殖民白人与土著黑人之间的尖锐矛盾。本文则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弗莱的魔怪意象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荒原意象,由此来解读女主人公玛丽悲剧人生的成因,可以看出莱辛在小说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 宋明星
-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荒原意象
- 《红字》中荒原意象的意义探析
- 2014年
- 小说《红字》中的荒原意象被赋予了罪恶和自由的二元对立的双重意义,使作品获得了不朽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 付晓丹
- 关键词:荒原意象《红字》
- 《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家”的荒原意象解读
- 2014年
- 艾德嘉·爱伦·坡(1809-1849)是一个有着"前瞻性"的作家,他预见了20世纪现代人们的困惑:荒原上的生活。本文以《厄舍古屋的倒塌》为例,来分析家的荒原意象在该作品中的体现。本文通过孤独的家"具"(物理性环境:家周围的环境与家里的装饰)、崩溃的家"人"(生物性的环境:厄舍兄妹)及游离的家"魂"(精神性的环境:渴求新生)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体现坡在这部作品中折射出的家的荒原意象。
- 李鑫
- 关键词:《厄舍古屋的倒塌》荒原意象
- 《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家”的荒原意象解读
- 2014年
- 艾德嘉·爱伦·坡是一个有着“前瞻性”的作家,他预见了20世纪现代人们的困惑:荒原上的生活。本文以《厄舍古屋的倒塌》为例,通过孤独的家“具”、崩溃的家“人”及游离的家“魂”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体现坡在这部作品中折射出的家的荒原意象。
- 李鑫
- 关键词:《厄舍古屋的倒塌》荒原意象
- 论杨利民剧作中荒原意象的文化寓意
- 2013年
- 从大荒野走出来的杨利民,对这片广阔无垠、变幻多端的黑土地赋予了浓烈的文化寓意。他时时表现大荒野的荒漠与苍凉,进而从大荒野中凝练出石油人身上宝贵的品质。其剧作中,在广阔辽远的荒原上,展示了自然、纯净、原始的质朴人性;在贫瘠的荒原上,展示了工人们战天斗地的顽强精神;在创业之初的大荒原上,展示了一群石油工作者向下、向下、再向下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
- 任金凤
- 关键词:荒原意象文化寓意
-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荒原意象的存在主义研究
-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确实是位令人恐惧的人师,异于同为现代主义先驱诗人的艾略特那直入眼帘的肮脏病态,他笔下的荒原总是披裹着和谐清新的田园外衣。弗罗斯特的诗歌满是孤独,异化,并总是立于呈现一位鹤立独行冷漠的旁观者眼中那...
- 江志蕾
-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文学诗歌创作荒原意象
- 试论奥斯卡·王尔德作品中的荒原意象被引量:1
- 2012年
- 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人文主义作家,[1]其作品投射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之一即其作品中的荒原意象:消亡的伊甸园、真善美的陨落、信仰危机、空心人、没有灵魂的人、乱伦、不育、不毛地、逃亡、死亡等。作品从现实、精神层面还原了英国社会是如何从美好的伊甸园逐渐沦落为毫无生机的荒原。王尔德作品中的荒原意象标志着英国文学传统由自然荒原向精神荒原历史性转变的开始,为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精神荒原时代的到来做了有力铺垫。
- 袁庆锋
- 关键词:伊甸园荒原意象生态危机救赎
相关作者
- 穆秀丽

-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
- 研究主题:荒原意象 本质观 结构观 文学言语 批评观
- 李鑫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意象解读 《厄舍古屋的倒塌》 荒原意象 荒原
- 刘宏

-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美国文学 荒原意象 超验主义 异化 《荒原》
- 刘文韬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
- 研究主题:《呐喊》、《彷徨》 孤独 荒原意象 苦痛
- 张国杰

-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诗意 诗意栖居 《荒原》 艾略特 荒原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