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9篇“ 荒野“的相关文章
- 荒野的声音
- 2025年
- 我走出茅屋,走出小院,有时不知该往哪里去。到处都是树木,是各种花草。我已经把所有远远近近的树和草都认遍了,因为哪天遇到一株.从没看到的植物,就会摘一片叶子、揪一根枝茎回家。外祖母大半会说出它书上的名字,还有当地的叫法。我一开始分不清同样开金黄色花朵的迎春和连翘,也分不清蜀桧和龙柏。它们都长得太像了。原来地上的茅草也有那么多学问,有一种叶子稍宽、草梗稍硬的茅草,生在路边,一点都不起眼,外祖母说这叫“荩草”,“你瞧瞧,它就像最小的竹子,那模样多神气”。
- 张炜
- 关键词:蜀桧荒野
- 荒野机器人
- 2025年
- 人工智能机器人拥有情感吗?改编自彼得·布朗同名畅销书的电影《荒野机器人》,就讲述了机器人罗兹流落荒岛,与岛上的小动物们建立情感联系的故事。罗兹第一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孤身待在一个荒岛上。运输船队在暴风雨中撞上礁石,罗兹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机器人。
- 许曾锦(赏析)
- 关键词:机器人情感联系畅销书荒野暴风雨
- 穿过荒野保护区
- 2025年
- 唐纳乎山口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和亚当斯荒野保护区的分界线。沿着缪尔山径走出亚当斯荒野保护区,从雷兹草原开始,进入缪尔荒野保护区。荒野里,脚下每一步都是喜乐。
- 于珈(文/图)dreamstime(图)
- 关键词:荒野亚当斯保护区
- 澳大利亚荒野求生
- 2025年
- 每年有大约40人命丧澳大利亚腹地。只有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植物才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家。65000年来,当地土著已经掌握了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生存的技能,学会从稀疏且有毒的植物中寻找食物。多数部落都敬畏大自然那生杀予夺的力量,人们总结的经验代代相传、日益增进。他们发现了许多利用周围资源的方法,比如从植物或菌类中提取药物来治疗疾病,治愈动物造成的伤口。
- 艾尔萨·哈维
- 关键词:治疗疾病动植物
- 荒野上的生命礼赞
- 2025年
- 安娜,自从上次西安之旅后,你我许久未见了,展信舒颜。上次你推荐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我已经看完了,我很喜欢,我坚信良知和正义会战胜一切。你不是一直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令你向往吗?我最近在阅读李娟的《冬牧场》,这是一部能让你了解中国游牧民族生活的作品,强烈推荐你去好好看看。《冬牧场》主要讲述了2010年的冬天,作者李娟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人深入阿勒泰南部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历时四个月,度过了一段艰辛寒冷的荒野生活,以第一视角记述了哈萨克民族最悄寂最深暗的冬季生活。
- 倪梓嫣
- 关键词:《杀死一只知更鸟》游牧民族荒野
- 都市“荒野”重生记
- 2025年
- 城市有千百个形态,或高楼林立,或古巷幽深,或冰冷疏离,或热闹喧嚣。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北京以“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的姿态,为万物生灵筑起了一座乐园。现在,让我们步入北京南部的翠绿之心——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南森公园”),探寻这座城市中的“荒野”,感受那首在繁华中静谧流淌的生命之歌。
- 雷茵茹(文/图)李伟路红艳(文/图)
- 关键词:生命之歌湿地公园荒野重生生物多样性
- 浅析荒野审美的演变与应用
- 2025年
- 荒野与人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随着城市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浮现,荒野被重新提起。荒野景观作为人居环境中的重要体验对象,其独特的审美特质和价值日益凸显,而且随着荒野保护运动和实践的发展,荒野审美观在西方学界也逐步完善了体系的建构。本文着重分析荒野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当代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对荒野审美价值的认知,树立多元的审美观,也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 陈浩哲张晓燕
- 关键词:荒野自然景观
- 冒险岛 武汉荒野之家#125#-绿洲木屋
- 2025年
- 该项目位于武汉甘露山文创城。这里是由武汉城建集团投资打造的华中地区首个超大规模“冰雪+”文旅综合体,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离开真正意义的荒野之地,融入一个内容丰富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希望打造孤立于世的空间体验,于是联合业主和社群发起了“岛居计划”。该计划将打造一系列的小岛木屋,并通过不同的空间形态探索回归自然的可能性。“绿洲木屋”就是自然共建计划的一部分,也是个个世界完成的首个岛居木屋。
- 无
- 关键词:荒野回归自然木屋
- 城市化背景下荒野空间影响机制分析
- 2025年
-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广阔的荒野地区及其生物多样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为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荒野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采用2020年杭州市的数据作为案例分析样本,运用布尔-WLC评价法识别杭州市荒野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增强回归树(BRT)模型,以社会经济指标作为驱动因素,探究其对荒野空间分布影响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低质量荒野的影响贡献率最高,而随着荒野质量的提升,城市建设因素逐渐成为中、高质量荒野的主导因素。
- 蒋雨峰
-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 基于荒野保护的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动态优化
- 2025年
- 人类活动干扰下荒野空间不断被压缩,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创新划定并严守的生态保护红线(ECR)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荒野地概念起源较晚,以往划定ECR时,几乎都未考虑荒野地保护这一因素。本研究以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为案例,基于改进的荒野识别模型将荒野地与现有ECR进行叠加分析,评估了ECR对荒野保护的贡献。同时,考虑荒野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及空间分布差异,提出现有ECR的潜在优化路径。结果表明:2010—2020年间,浙江省荒野地分布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荒野地面积减少20.8%,荒野地质量整体呈明显降低趋势;研究期间,红线内荒野地丧失较少,且27.2%的荒野地质量有所提升,红线外荒野地丧失严重且整体质量下降;现有ECR对荒野地保护覆盖率仅为29.8%,存在明显的保护空缺,整合优化后的ECR面积增加40.2%,受保护的荒野面积增加135.8%。本研究模式为提高ECR保护效率、制定关键荒野保护途径、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理论依据。
- 管嘉文杨国福陈昊王振国王锡钰徐斌
- 关键词:区域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关作者
- 王荒野

- 作品数:25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学 仿真 可调 教学质量 切开
- 李荒野

-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TRIZ ARIZ 技术创新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研发管理
- 曹越

- 作品数:31被引量:3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荒野 自然保护地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野化
- 杨锐

- 作品数:271被引量:2,786H指数:3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 滕海键

- 作品数:84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
- 研究主题:环境史 红山文化 西辽河流域 环境政策 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