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72篇“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相关文章
程序化护理对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患者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对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患者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接受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抑郁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可提高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患者的安全性,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与满意度。
李晴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心理状态依从性
Retcam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引导下激光治疗低龄儿童Coats病的临床体会
2023年
Coats病又称外层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于1908年由George Coats首先报道,至今其病因未明。其特征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异常扩张,伴有广泛的视网膜下渗出,好发于婴幼儿或青少年男性,12岁以下占97.2%,自婴儿期至老年期均有发病,80%以上为单眼发病,偶有双眼发病[1]。本病发病率较低,自然病程中视力预后极差。
李程梁天蔚张诚玥赵军阳李莉崔燕辉
关键词:COATS病低龄儿童自然病程视力预后
程序化护理对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析程序化护理对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在该院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组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程序化护理的47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7,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数据分别为(35.67±4.28)分、(36.24±4.19)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9、5.80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结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调节患者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蒋雪梅江丽琴
关键词: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程序化护理心理状态
程序化护理对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瘙痒打喷嚏、过敏性休克等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瘙痒打喷嚏、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vs3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可降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临床操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马秀艳乔翠云付笑笑
关键词:血管造影护理
原田氏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特点
2017年
目的分析原田氏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特点。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5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药物治疗方法、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50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视网膜水肿、视力降低;全部50例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营养对症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全部患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39例患者显效,11例患者有效;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存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性表现:后极部存在早期多发性荧光渗漏点,晚期视网膜表现为多囊样视网膜下荧光素积存。结论在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时,糖皮质激素治疗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杨顺超
关键词:原田氏病药物治疗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配合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配合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的护理体会,减少造影患者检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500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患者注射造影剂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20例患者检查后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之外,其他患者造影过程顺利,造影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掌握造影禁忌证,检查前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如药敏试验、充分散瞳、指导患者配合,医护操作同步进行是造影检查顺利完成的关键,并可有效预防检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葛芸
关键词: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钠护理体会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并发症的护理及护理安全管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分析FFA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观察分析收集137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资料,对影响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37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发生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11例,占(8.02%);瘙痒、皮疹4例,占(2.91%),胸闷、气短1例,占(0.7%),经全面的护理措施后均顺利完成了检查,未发生休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做好有效的护理安全防护措施,对提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王淑莲闫晓玲
关键词: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并发症护理安全管理
便携式双波段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仪的光学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双波段眼底造影仪的光学结构。考虑人眼光学系统的像差并使用共轴式照明,设计了在主波段525和826 nm下全视场200万像素高清晰成像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方式成像。为了避免角膜中心具有大曲率而引入杂散光,照明系统采用环形光阑、中空反射镜和共轴式照明相结合的方法。为了达到系统的便携性和成像清晰性,在摄影系统中加入两个非球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较大的调节能力,对-10 m-1~+8 m-1人眼普遍适用,系统可实现30°的眼底拍摄,眼底分辨率>108 lp/mm,畸变<10%,达到了便携式双波段眼底造影仪的使用要求。
葛婧菁
关键词:医疗器械眼底造影非球面
双波段便携式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光学设计
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双波段眼底造影仪的光学结构。通过考虑人眼光学系统和使用共轴式照明,实现了在主波段525nm和826nm下的全视场200万像素的高清晰成像,系统可实现吲哚菁绿...
葛婧菁
关键词:医疗器械眼底造影非球面
文献传递
高龄患者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
2010年
陈映梅
关键词:高龄患者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护理

相关作者

赵军阳
作品数:124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母细胞瘤 儿童 眼动脉 疗效分析 患儿
梁天蔚
作品数:58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患儿 人工玻璃体 先天性白内障 硅橡胶膜
崔燕辉
作品数:178被引量:281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泪道阻塞 先天性 先天性上睑下垂
李莉
作品数:190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婴幼儿 内斜视 近视 弱视
刘丽丽
作品数:91被引量:320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人工晶状体 内斜视 婴幼儿 影响因素